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读写迁移:基于语言建构与运用的文言文教学 被引量:5
1
作者 李晖 林承雄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5-37,共3页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素养整体结构的基础与内核,是具有前提性、基础性作用的关键要素。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形成,思维与审美品质的发展,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传承,都是以语言建构与运用为基础,并在个体言语实践经验的建构过程中得以...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素养整体结构的基础与内核,是具有前提性、基础性作用的关键要素。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形成,思维与审美品质的发展,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传承,都是以语言建构与运用为基础,并在个体言语实践经验的建构过程中得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建构 文言文教学 读写迁移 语文运用能力 基础性作用 语文素养 审美品质 传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学低段语言建构与运用的核心内容 被引量:2
2
作者 范国强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9-32,共4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2011年版课标”)把语文学科定位为“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最近发布的《普通高中各学科核心素养一览表》(以下简称“学科核心素养一览表”)中,把“语言建...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2011年版课标”)把语文学科定位为“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最近发布的《普通高中各学科核心素养一览表》(以下简称“学科核心素养一览表”)中,把“语言建构与运用”放在首位,并指出:“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素养整体结构的基础层面。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形成、思维品质与审美品质的发展、文化的传承与理解,都是以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为基础的”,都是“在语文学习(或活动)过程中”形成或发展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建构 语文学科 语文素养 内容 小学 语文课程标准 语文运用能力 实践性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