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陶行知语文教育理念探微 被引量:1
1
作者 郭祥圣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4-8,共5页
作为一位公认的人民教育家和社会改革家,陶行知对我国现代教育的贡献是卓著的。他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教人求真""学做真人"等教育理念直到今天仍然影响着千千万万教育工作者。不仅如此,这些理念,以及他... 作为一位公认的人民教育家和社会改革家,陶行知对我国现代教育的贡献是卓著的。他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教人求真""学做真人"等教育理念直到今天仍然影响着千千万万教育工作者。不仅如此,这些理念,以及他的"大众语文观"等涉及语文教育的思想,对于身处教学改革一线的语文老师,也会有更多启发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教育理念 陶行知 社会即学校 人民教育 教育工作者 教学做合一 生活即教育 现代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文教育新理念的呼唤与思考
2
作者 刘建琼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2年第2期89-90,共2页
现代著名史学家钱穆先生探讨中国历史研究法时,有一段极为精彩的关于"理念探求"的名言:"近人治学,都知注重材料与方法.但做学问,当知先应有一番意义.意义不同,则所采用之材料与其运用材料之方法,亦将随而不同."相... 现代著名史学家钱穆先生探讨中国历史研究法时,有一段极为精彩的关于"理念探求"的名言:"近人治学,都知注重材料与方法.但做学问,当知先应有一番意义.意义不同,则所采用之材料与其运用材料之方法,亦将随而不同."相同的道理,探求语文教育的改革,理应从实践意义出发,先探讨语文教育的理念.语文教育的理念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具体目的、途径、方法、措施、评估、走势等都将起到决定性作用.语文素质教育,首先要树立起新的语文教育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教育 理念 语文教学 人文精神 学习者 分科教学法 语文教育理念 阅读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语文教育民族化”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5
3
作者 刘华 孙立权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4-6,共3页
“语文教育民族化”是一种语文教育理念 ,在全球化的今天 ,它显得日益重要。我们的实验有两项 :两年背诵古诗词300篇、学会批注式阅读。实验引发我们进一步深思 :语文教学应当让学生读什么、读多少、怎样读?
关键词 语文教育 民族化 教学改革 语文教育理念 批注式阅读 记忆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代语文教育方法及其当代启示 被引量:3
4
作者 王松泉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3-18,共6页
我国语文教育的历史源远流长。如果把整个语文教育史分为古代语文教育期、近代语文教育期、现代语文教育期h’,那么,从原始社会文字产生至1904年语文独立设科前即为古代语文教育期。其中,从文字产生至奴隶社会中期结合劳动和生活进... 我国语文教育的历史源远流长。如果把整个语文教育史分为古代语文教育期、近代语文教育期、现代语文教育期h’,那么,从原始社会文字产生至1904年语文独立设科前即为古代语文教育期。其中,从文字产生至奴隶社会中期结合劳动和生活进行言语和文字教育的阶段为言文教育期,从奴隶社会中期至语文独立设科前渗透在文化教育中的读写教化的阶段为古文教育期。古代语文教育期虽然没有独立的语文教育,也没有语文这一学科的名称,但渗透在生产生活和文化教育活动中的语文教育理念、方法,对于我们今天的语文教育不乏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语文教育 教育方法 当代启示 文化教育活动 现代语文教育 文字教育 语文教育理念 奴隶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新理念指导语文“研究性学习”
5
作者 刘建琼 肖杨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5年第02X期97-100,共4页
语文素质是民族文化素质形成的基础,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其中某些传统的语文教育理念已经被时代所淘汰,一种融合古今教育优势的全新的“大语文”理念正在教育改革实践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这种新的教育理念支持下,中学开设... 语文素质是民族文化素质形成的基础,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其中某些传统的语文教育理念已经被时代所淘汰,一种融合古今教育优势的全新的“大语文”理念正在教育改革实践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这种新的教育理念支持下,中学开设的“研究性学习”课程正是素质教育的一种有效的实践。本文分别从理论、实践操作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等维度,对新理念指导下在中学开设″研究性课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论述,以求理论和实践的和谐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念 “研究性学习”课程 语文教育理念 新的教育理念 素质教育 “大语文 研究性课程 理论和实践 素质形成 民族文化 语文素质 改革实践 教育优势 发展方向 实践操作 和谐发展 可行性 中学 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八岁出门远行》的叙事冒犯 被引量:1
6
作者 孙文辉 《中学语文教学》 2008年第11期41-43,共3页
《十八岁出门远行》最初发表在1987年第1期《北京文学》上。二十多年过去了,中学语文教育理念几度嬗变,人们终于在文学教育领域接纳了这个颇具先锋色彩的小说。人教版课标本高中《语文》必修3把《十八岁出门远行》放在第一单元,与《... 《十八岁出门远行》最初发表在1987年第1期《北京文学》上。二十多年过去了,中学语文教育理念几度嬗变,人们终于在文学教育领域接纳了这个颇具先锋色彩的小说。人教版课标本高中《语文》必修3把《十八岁出门远行》放在第一单元,与《林黛玉进贾府》《祝福》《老人与海》等传统小说并列,显示了文学教育的包容胸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八岁出门远行》 《林黛玉进贾府》 《北京文学》 冒犯 叙事 语文教育理念 《老人与海》 传统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