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形势下提升高职学生语文应用能力探析——基于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015届毕业生的调查 被引量:1
1
作者 黄丽娟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37-39,共3页
语文应用能力是新形势下高职学生就业的关键能力之一,也是高职院校学生能力提升的重点。本文从企业对毕业生的要求及《大学语文》课程边缘化两个方面阐述提升语文应用能力的必要性;基于对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015届毕业生的调查情况分... 语文应用能力是新形势下高职学生就业的关键能力之一,也是高职院校学生能力提升的重点。本文从企业对毕业生的要求及《大学语文》课程边缘化两个方面阐述提升语文应用能力的必要性;基于对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015届毕业生的调查情况分析,提出新形势下改革《大学语文》课程、提升高职学生应用语文能力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学生 语文应用能力 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就业难背景下如何培养大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
2
作者 兰楠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Z期11-12,共2页
大学语文作为大学课程教学中的一门理论和实践双重发展的学科,它在学校的教育以及学生的未来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基础,而且应该注重学生语文应用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 语文应用能力 培养策略 语言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
3
作者 黄春梅 《教师》 2015年第33期39-39,共1页
语文应用能力是人们学习、工作以及生活的基础。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是由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语文课程的性质以及整体取向决定的。掌握语文应用能力,是学生人生成功的体现,同时也是语文素养的核心。
关键词 初中语文 语文应用能力 学生 实践要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提高中职学生语文应用能力的策略 被引量:1
4
作者 陆红梅 《职业技术》 2013年第1期53-53,共1页
语文应用能力是语文素养的核心和基础。中职学生"宽口径"的招生政策,决定生源质量处于较低层次,大部分学生的语文素养不高。本文从中职学生语文应用能力现状及内涵出发,阐述了提高中职学生语文应用能力的意义、原则和策略。
关键词 提高 语文应用能力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幼儿教师语文应用能力现状分析与培养策略
5
作者 邹秀荣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42-144,共3页
语文应用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了幼儿教师在其教育教学过程中对教材内涵的理解把握和对自身教育的反思提升,也直接影响其与幼儿及其家长的语言交往和沟通交流,直接影响幼儿教师的综合职业能力。笔者从幼儿教师语文应用能力现状分析出发,... 语文应用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了幼儿教师在其教育教学过程中对教材内涵的理解把握和对自身教育的反思提升,也直接影响其与幼儿及其家长的语言交往和沟通交流,直接影响幼儿教师的综合职业能力。笔者从幼儿教师语文应用能力现状分析出发,在幼师语文课程教学和幼儿教师入职后的幼儿园岗位培训两个层面,提出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语文应用能力培养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应用能力 幼师语文课程教学 幼儿教师岗位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师生互动反思促进中职生语文应用能力培养的研究
6
作者 陈丽萍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3年第01Z期26-29,共4页
本文联系广州"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教学反思对有效作用的个案研究",主要从互动反思的内涵、内容、形式及课型等方面,结合十二个案例谈谈如何构建促进中职生语文应用能力培养的"师生互动反思模式"及... 本文联系广州"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教学反思对有效作用的个案研究",主要从互动反思的内涵、内容、形式及课型等方面,结合十二个案例谈谈如何构建促进中职生语文应用能力培养的"师生互动反思模式"及其策略,以增强互动反思的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生互动反思 语文应用能力 促进 模式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基”是必须的语文能力储备——高校自主招生语文命题特点探析
7
作者 黄玉慧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4-56,共3页
统观近几年各高校或联盟自主招生语文考试,虽然其试卷结构不尽相同,考查题目类型五花/t.1、-j,各有特色,但如果从能力的角度观察,各自主招生试卷考查本质并无区别,考查学生语文应用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是它们的共同追求。
关键词 自主招生 基本能力 语文考试 命题特点 基础知识 高校 语文应用能力 试卷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应用出发迎接挑战——大学语文教学内容构想 被引量:1
8
作者 杨虹 《旅游研究》 1997年第1期44-47,52,共5页
在社会经济模式发生变化,导致对人才的使用和需求也发生变化的今天,大学语文教学面临着社会对高层次人才语文应用能力实际需求的挑战,传统的教学内容已难以满足这种需求。要改变现状,应对现实,从语文学科的基础性和工具性特点出发,结合... 在社会经济模式发生变化,导致对人才的使用和需求也发生变化的今天,大学语文教学面临着社会对高层次人才语文应用能力实际需求的挑战,传统的教学内容已难以满足这种需求。要改变现状,应对现实,从语文学科的基础性和工具性特点出发,结合大学阶段语文教学的目的、任务,把实用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的知识学习,能力训练结合起来作为教学内容主体,力求学以致用,以此改善和提高学生语文应用能力方面的素质,迎接挑战,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语文教学 教学内容 语文应用能力 迎接挑战 内容构成 口头表达能力 书面表达能力 语文学科 知识学习 实用写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中语文互动教学法的应用及实施 被引量:1
9
作者 马驹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9年第20期104-105,共2页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推进,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模式弊端显露,对于语文教学的重点还是应该放在"应用"上面,而非传统教学模式中的"记忆"。倘若对于语文的学习缺乏互动和沟通,那么学生在学习语文时会有失重感。所以,转...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推进,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模式弊端显露,对于语文教学的重点还是应该放在"应用"上面,而非传统教学模式中的"记忆"。倘若对于语文的学习缺乏互动和沟通,那么学生在学习语文时会有失重感。所以,转变高中语文教学模式迫在眉睫,互动式教学模式就是培养学生语文应用能力、提升语文综合素养的最好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应用能力 高中语文 互动教学法 语文教学模式 互动式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模式 语文综合素养 素质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文教学中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
10
作者 蒋彬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9年第18期68-69,共2页
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能够欣赏文学作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 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能够欣赏文学作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语文素养"对很多学生而言是一个玄之又玄的符号,提高谈何容易?学海无涯,舟楫何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力的培养 语文教学 课外阅读 语文新课标 语文应用能力 科学文化素质 思想道德素质 语文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理解高中语文课程目标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云峰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7-29,共3页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话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话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为了实现这一根本目标,《课程标准》分两个层次对高中阶段的语文目标进行了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 语文课程目标 《课程标准》 语文应用能力 科学文化素质 思想道德素质 探究能力 审美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前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12
作者 马尚奎 《成才之路》 2011年第35期34-34,共1页
新《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提出:“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课程标准”明确地提出了审美是语文教育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 高中语文教学 “课程标准” 美育 语文应用能力 审美能力 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 普通高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文教材应当增加鲁迅文章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旭明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4-5,共2页
当下人们普遍对国民语文应用能力不满,其中尤对中小学语文教学不满,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对教材不满尤甚。我以为中小学语文教材问题多多,其中最大的问题是过多过高地要求学生掌握记叙和说明的能力,过少过低地要求学语文最该有的思辨... 当下人们普遍对国民语文应用能力不满,其中尤对中小学语文教学不满,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对教材不满尤甚。我以为中小学语文教材问题多多,其中最大的问题是过多过高地要求学生掌握记叙和说明的能力,过少过低地要求学语文最该有的思辨能力,致使语文教学占课时最多,教师配备也最多,教学效率却低下,培养的是一批又一批缺少思辨能力的学生走出校门、流向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教材 小学语文教学 语文应用能力 文章 鲁迅 应当 思辨能力 中小学语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言语的欢歌——试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下的审美教育
14
作者 沈贤鉴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06年第1期82-84,共3页
关键词 语文课程标准 审美教育功能 普通高中 语文应用能力 学生情感 言语 语文素养 科学文化素质 思想道德素质 语文审美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文背诵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崔存福 《成才之路》 2012年第9期95-95,共1页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随着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技术的普及,相应出现的课堂教学模式、...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随着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技术的普及,相应出现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多种多样,招式繁多,最终落实到学生的语文能力发展却是事倍功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教学 背诵 古文 语文应用能力 现代教学技术 课堂教学模式 高中语文 新课程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乐感文化”传统下高中语文审美教育的建构
16
作者 万敏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0年第4期76-77,共2页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时期高中语文已经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放在了与语文应用能力、探究能力同等重要的位置。审美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的知、情、意全面发展。本文将在"乐感文化"视野之下,探究高中语文审美教育课程的建构。一、&qu...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时期高中语文已经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放在了与语文应用能力、探究能力同等重要的位置。审美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的知、情、意全面发展。本文将在"乐感文化"视野之下,探究高中语文审美教育课程的建构。一、"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回溯"乐感文化"视野之传统依据以儒学为主的华夏传统,儒家美学是华夏美学的基础和主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感文化 高中语文 语文审美教育 语文应用能力 蓦然回首 儒家美学 探究能力 华夏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高中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 被引量:1
17
作者 牛彦玲 《成才之路》 2011年第19期38-38,共1页
新《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提出:“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课程标准”明确地提出了审美是语文教育的重要任务。那么,... 新《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提出:“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课程标准”明确地提出了审美是语文教育的重要任务。那么,怎样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总结以往的教学经验,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语文教学 审美教育 “课程标准” 语文应用能力 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 普通高中 审美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究职高语文教学中的美育
18
作者 王运廷 《成才之路》 2012年第5期21-21,共1页
“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课程标准明确地提出了审美是语文教育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 语文教学 美育 职高 语文应用能力 审美能力 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 探究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高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19
作者 蔡琼 《成才之路》 2012年第2期42-42,共1页
"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那么怎样在职高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总结以往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四个方面... "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那么怎样在职高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总结以往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审美教育 职高 语文应用能力 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 审美能力 探究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让语文教学充满生活的气息
20
作者 李文 《四川教育》 2016年第02X期18-18,共1页
语文源自于生活。生活中孕育着语文。让生活走进课堂,让教学走近生活,不仅是优化课堂教学的有效手段,也是培养学生语文应用能力,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良好途径。语文教学的改革,关键在于贴近学生生活,这是... 语文源自于生活。生活中孕育着语文。让生活走进课堂,让教学走近生活,不仅是优化课堂教学的有效手段,也是培养学生语文应用能力,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良好途径。语文教学的改革,关键在于贴近学生生活,这是“根”。语文从生命开始,与生活同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生活 语文教学 学生全面发展 优化课堂教学 语文应用能力 进课堂 “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