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2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语文实践取向的“教考一致”
1
作者 章新其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20,共5页
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改革注重实现“教—学—评”一致性。新课程改革赋予“学习任务”以实践性内涵,使之成为贯通“教与考”的必然载体,以及培育和评估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手段。教育知识观的变革,使语文知识从学习的目的转变为实践的对象... 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改革注重实现“教—学—评”一致性。新课程改革赋予“学习任务”以实践性内涵,使之成为贯通“教与考”的必然载体,以及培育和评估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手段。教育知识观的变革,使语文知识从学习的目的转变为实践的对象,形成了以情境问题解决为模型的教育形态,这必然带动“教与考”的系统化改进。新课程背景下的评价观,强化了实践的过程性,从追求标准化结果走向了关注多元化建构,这必然激活处于渗透与融合进程中的“教与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实践 核心素养 教与考 学习任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文实践活动的特征与设计旨要
2
作者 隆鑫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22-25,共4页
语文实践活动作为学习任务的构成部件,是推进语文课堂变革、教与学转型的关键。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解决当下语文教学实践中学习目标层级不清、活动设计预制性过强、语言知识内核不稳等问题,本文聚焦课堂场域,明确语文实践活动的进阶... 语文实践活动作为学习任务的构成部件,是推进语文课堂变革、教与学转型的关键。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解决当下语文教学实践中学习目标层级不清、活动设计预制性过强、语言知识内核不稳等问题,本文聚焦课堂场域,明确语文实践活动的进阶性、生成性与整合性,探究语文学习实践活动的设计旨要:一是基于进阶性,设计层级化的学习目标;二是突出生成性,建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三是注重整合性,调动、组织多样化的学习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实践活动 进阶性 生成性 整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实践活动的设计 被引量:6
3
作者 吕芯韵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1-53,59,共4页
语文实践活动是学生亲临问题的“现场”,真实感知学习情境的学习活动。它以获取知识为启程点,以实践探究为着落点,以素养习得为关键点,结合确定选题、实践探究、交流评价、反思修改的设计框架,将语文实践活动设计为交际表达系列、学科... 语文实践活动是学生亲临问题的“现场”,真实感知学习情境的学习活动。它以获取知识为启程点,以实践探究为着落点,以素养习得为关键点,结合确定选题、实践探究、交流评价、反思修改的设计框架,将语文实践活动设计为交际表达系列、学科融合系列和研学实践系列,进而促进学生能力发展,提升学生自信,将核心素养落到实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素养 学习情境 语文实践活动 交际表达 学科融合 研学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言实践型课堂的设计要义:确定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语文实践活动 被引量:4
4
作者 梁俊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10-13,共4页
语言实践型课堂是核心素养导向下语文课堂的应然模样,精准把握“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语文实践活动”的内涵与特征,确定适切的语文实践活动,是语言实践型课堂的设计要义。语文实践活动的内在逻辑可以遵循行文的逻辑、阅读的逻辑、认知的... 语言实践型课堂是核心素养导向下语文课堂的应然模样,精准把握“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语文实践活动”的内涵与特征,确定适切的语文实践活动,是语言实践型课堂的设计要义。语文实践活动的内在逻辑可以遵循行文的逻辑、阅读的逻辑、认知的逻辑、生活的逻辑,按照确定素养型教学目标、搭建实践活动逻辑框架、嵌入实践活动支架的路径进行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实践型课堂 语文实践活动 内在逻辑关联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境任务引领下的语文实践
5
作者 朱晓荔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0-71,共2页
“情境”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中的高频词。语文课堂是否需要创设情境,已经不是问题,真正的问题是如何创设有效的情境。一个重要的评价标准就是这个情境能否有效地联接文本学习,能否把学生的活动... “情境”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中的高频词。语文课堂是否需要创设情境,已经不是问题,真正的问题是如何创设有效的情境。一个重要的评价标准就是这个情境能否有效地联接文本学习,能否把学生的活动引领到语文实践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实践 《新课标》 语文课堂 高频词 活动引领 创设情境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情境任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读“语文实践" 被引量:31
6
作者 王荣生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3-39,共7页
语文新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并主张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该是语文实践。然而这却引起了种种误读,导致目前的语文教学出现了较大的偏差。语文实践有三种类型:与语文实践能力具有同一形态的听说读写实践,带有自然学... 语文新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并主张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该是语文实践。然而这却引起了种种误读,导致目前的语文教学出现了较大的偏差。语文实践有三种类型:与语文实践能力具有同一形态的听说读写实践,带有自然学习性质;对所要培养的语文能力有直接促进作用的,潜藏着特定语文教学内容的实践活动;语识转化为语感的语文实践活动。作为现代意义的语文课程,更应该强调后面两类“语文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实践能力 语文实践 培养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注课堂教学中的“语文实践” 被引量:1
7
作者 禹旭红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2-55,共4页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实践"大有挣脱课堂樊篱,阔步迈向课外、其他学科和社会生活新天地的趋势。事实上,在基础教育阶段,课内语文实践是课外语文实践的前提和基础,课外语文实践是课内语文实践的补充和拓展。因此,我们...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实践"大有挣脱课堂樊篱,阔步迈向课外、其他学科和社会生活新天地的趋势。事实上,在基础教育阶段,课内语文实践是课外语文实践的前提和基础,课外语文实践是课内语文实践的补充和拓展。因此,我们应该更加关注课堂教学中的"语文实践",为学生课外开展更为有效的"语文实践"夯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教学 语文实践 语文实践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表现性评价引导语文实践活动落地生根——对“家乡文化生活”单元教材内容教学化的思考 被引量:9
8
作者 胡根林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8-12,共5页
高中统编教材必修上册第四单元“家乡文化生活”,属于“当代文化参与”学习任务群。《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指出,该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关注与参与当代文化生活,学习剖析文化现象,积极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 高中统编教材必修上册第四单元“家乡文化生活”,属于“当代文化参与”学习任务群。《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指出,该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关注与参与当代文化生活,学习剖析文化现象,积极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与交流,增强文化自信”[1]。用以往教材编排设计的单元类型来指称,这个单元属于典型的活动单元。如果我们把“双新”(新课标、新教材)前后的这两种理念贯通起来,这个单元的教学其实就是解决如何通过教师引导的活动来实现学生“当代文化参与”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现性评价 单元教材 教材编排 语文实践活动 家乡文化 统编教材 教师引导 单元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文实践:“活动·探究”单元教学实施的旨归 被引量:4
9
作者 贾秋萍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12,共4页
落实“活动·探究”单元的教学,发挥单元的组织价值,要以学生的学习为主线,统筹单元内容、目标、主题、情境、任务、评价等因素,用具有整体性的语文学习任务来引领学生进行积极的语言实践,把语文实践贯穿单元学习的全过程,帮助学生... 落实“活动·探究”单元的教学,发挥单元的组织价值,要以学生的学习为主线,统筹单元内容、目标、主题、情境、任务、评价等因素,用具有整体性的语文学习任务来引领学生进行积极的语言实践,把语文实践贯穿单元学习的全过程,帮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有意义的语文,不断促进语文素养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实践 主题 任务 情境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托语文实践活动 有效达成学习任务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林波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4-8,共5页
本文结合具体教学案例,指出设计学习任务群要注意学习任务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做到学习任务相互关联、彼此相依,共同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学习任务的达成应依靠实践活动,实践活动应凸显语文学科的特性,充满语文的味道。无论是学习... 本文结合具体教学案例,指出设计学习任务群要注意学习任务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做到学习任务相互关联、彼此相依,共同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学习任务的达成应依靠实践活动,实践活动应凸显语文学科的特性,充满语文的味道。无论是学习任务的设计,还是语文实践活动的开展,都必须凸显学生的主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任务 学科特性 语文实践活动 学生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语文教学中“语文实践”的迷失与重构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勇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2016年第1期37-42,共6页
语文实践是语文教学的主要途径。但近些年来,语文教学中的语文实践却存在着复杂多样的迷失现象,主要表现为:因把语文课教成知识课或因繁冗讲析而使语文实践遭到遮蔽;因机械训练或"泛语文"而使语文实践异化变形;因形式主义或... 语文实践是语文教学的主要途径。但近些年来,语文教学中的语文实践却存在着复杂多样的迷失现象,主要表现为:因把语文课教成知识课或因繁冗讲析而使语文实践遭到遮蔽;因机械训练或"泛语文"而使语文实践异化变形;因形式主义或理解狭隘而使语文实践虚化窄化。语文实践的迷失必然导致语文能力培养的低效。因此,重构语文实践很有必要,其主要路径有:把语文课上成实践课,保证语文实践成为语文教学的主路径;通过序列建构、知识介入、方法指导等多途径促成有效的语文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教学 语文实践 迷失 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文实践活动的设计要领 被引量:3
12
作者 余映潮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2-72,共1页
追求语文课堂读写教学的高效率,必须注重优化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
关键词 语文实践活动 设计 读写教学 语文课堂 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性语文:运用语文知识解决语文实践问题——“新课标”视域下的语文知识运用略谈 被引量:2
13
作者 安杨华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2020年第4期35-39,共5页
非理性的语文教学淡化知识,理性的语文教学则强调运用语文知识解决语文实践问题,语文知识的运用有助于解决语文实践问题、提高语文学习效率、提高语文素养。通过理性语文教学提升思维的深刻性、敏锐性、批判性、科学性,应该成为语文教... 非理性的语文教学淡化知识,理性的语文教学则强调运用语文知识解决语文实践问题,语文知识的运用有助于解决语文实践问题、提高语文学习效率、提高语文素养。通过理性语文教学提升思维的深刻性、敏锐性、批判性、科学性,应该成为语文教育思维培养的重要内容与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课标” 理性语文 语文知识 语文实践 思维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叶圣陶语文实践思想 被引量:1
14
作者 周纪焕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92-96,35,共6页
叶圣陶先生的语文实践思想极其丰富。他先后提出了“做”“练习”“训练”“实践”“用”“行”等概念,其内涵与语文实践是相一致的。要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必须处理好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 叶圣陶先生的语文实践思想极其丰富。他先后提出了“做”“练习”“训练”“实践”“用”“行”等概念,其内涵与语文实践是相一致的。要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必须处理好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知识与实践、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等几对关系;在语文实践方式、方法和途径选择上,则要坚持综合性,坚持两条腿走路,注重预习和讨论,坚持反复历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圣陶 语文实践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积极的语文实践中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统编本七年级下册《卖油翁》教学谈 被引量:3
15
作者 鲍道宏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32-34,共3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同时认为“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包括文言文在内的初中阅读教学,应准...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同时认为“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包括文言文在内的初中阅读教学,应准确把握课程性质,抓住课程特点,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独特的育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实践能力 学生思维品质 阅读教学 《卖油翁》 七年级下册 语文课程标准 实践性课程 义务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展语文实践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3
16
作者 郑梅秀 代吉娥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5-36,共2页
关键词 语文实践活动 实践与思考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语文实践能力 知识技能 提高能力 教学活动 相辅相成 课堂教学 培养学生 主要途径 语文材料 实践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开展语文实践活动的探索与实践
17
作者 周冠生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6期15-17,共3页
本文主要介绍了原北京市高职中专语文研究会从2002年开始开展的一项语文实践活动——实践写作活动.此活动在教学模式和具体操作上均有创新,可为学习新颁大纲、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 新颁大纲 语文实践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文实践与语法学习——从胡适“五四”前后对“文法”的认识说起 被引量:3
18
作者 蔡可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3-16,共4页
2001年,教育部颁布《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课程标准”这一名词在新中国第一次取代了“教学大纲”.名词的转变意味着课程理念的变化。与以往教学大纲规定知识点甚至给定教材篇目不同,语文课程标准着眼于语文素养,重视对... 2001年,教育部颁布《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课程标准”这一名词在新中国第一次取代了“教学大纲”.名词的转变意味着课程理念的变化。与以往教学大纲规定知识点甚至给定教材篇目不同,语文课程标准着眼于语文素养,重视对某一学段学生所应达到的基本标准的刻画,对实现目标的手段与过程,特别是对语文知识的前后顺序、语文教学的序列性。并没有作硬性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五四” 语法学习 语文实践 文法 胡适 “课程标准” 教学大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例谈语文实践课渗透传统文化的途径 被引量:1
19
作者 高栋彦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X期75-77,共3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语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习到教材要求的内容,还要求语文课堂要鲜活、生动起来,走出传统语文教学的模式,打造语文综合实践课堂。学生在生活中接触的中华传统文化不多,语文综合实践课堂恰好给了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语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习到教材要求的内容,还要求语文课堂要鲜活、生动起来,走出传统语文教学的模式,打造语文综合实践课堂。学生在生活中接触的中华传统文化不多,语文综合实践课堂恰好给了学生这样一个机会,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传统文化 语文实践 传统语文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 实践课堂 义务教育 语文课堂 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遵循学习的意义--基于“适性”的跨学科语文实践探索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晓奕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3-37,共5页
“学科实践”是学科育人方式变革的新方向,“跨学科”是学习方式、教学方式变革的新方向。基于“适性”的跨学科语文实践,是从儿童立场出发的综合性学习实践探索,体现了学习是对问题的探索,要感受到学习的意义,要具有生活价值等内涵。... “学科实践”是学科育人方式变革的新方向,“跨学科”是学习方式、教学方式变革的新方向。基于“适性”的跨学科语文实践,是从儿童立场出发的综合性学习实践探索,体现了学习是对问题的探索,要感受到学习的意义,要具有生活价值等内涵。基于“适性”的跨学科语文实践要紧扣三个关键问题:树立自由发展、探索体验、审视批判的儿童教育观,探索学科与学科、学科与生活、学科与人际关联的任务实践,落实素养导向的“教—学—评”一体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性 语文实践 跨学科 核心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