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话语建构及启示
1
作者 关伟 《北京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2-52,共11页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民族生死存亡的语境转变中,通过灵活的语境适配、包容的主体建构、精准的语义界定、策略的意义阐释,建构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一政治符号,完成了意义深远的政治动员。中国共产党关于团结抗战的话语表述,...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民族生死存亡的语境转变中,通过灵活的语境适配、包容的主体建构、精准的语义界定、策略的意义阐释,建构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一政治符号,完成了意义深远的政治动员。中国共产党关于团结抗战的话语表述,经历了多词混用的状态,逐步稳定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固定政治表述,实现了从阶级革命话语向民族救亡话语的转型。从目标指向、主体指向、方式指向、形式指向多维度来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话语建构既与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整体利益和各党派、阶层局部利益的准确把握有关,也与各种团结抗战表述的语义内涵及逻辑转变紧密相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话语建构经验为新时代统战话语的建构提供了有益的现实启示。新时代统战话语建构要结合现实语境、语义内涵及意义阐释,从建构者、目标指向、内容指向、方式指向、形式指向等方面一体推进统战话语建设,以形成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统战话语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话语建构 语境转变 语义内涵 意义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解读90年代的文学写作
2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8-78,共1页
关键词 文学写作 90年代 个体文化 文化价值 思想精神 语境转变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