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汉语语体语法研究综述 被引量:19
1
作者 朱军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2-79,共8页
语体语法是指从语体的角度透视语法现象与语法规律,注重分析语法事实的语体层次与语体成因。本文简要梳理了汉语语体研究现状和汉语语体语法研究脉络,认为虽然汉语与语体相关的语法研究历史悠久、成果不菲,但尚存缺乏理论探索、缺少系... 语体语法是指从语体的角度透视语法现象与语法规律,注重分析语法事实的语体层次与语体成因。本文简要梳理了汉语语体研究现状和汉语语体语法研究脉络,认为虽然汉语与语体相关的语法研究历史悠久、成果不菲,但尚存缺乏理论探索、缺少系统性研究、研究方法单一等不足。今后汉语语体语法的研究应集中在具体理论框架下的系统性研究和应用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体语法 研究脉络 研究前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语体语法新发展及新用法研究——评《汉语书面正式语体语法的泛时空化特征研究》
2
作者 武薇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7期I0007-I0007,共1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语言学的研究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新的历史时期。正如北京大学陆俭明教授在“2019海内外中国语言学者联谊会”上的发言中所揭示出的,无论是从所运用的理论、本体研究的内容,还是从应用研究的程度来看,我国现代汉语语法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语言学的研究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新的历史时期。正如北京大学陆俭明教授在“2019海内外中国语言学者联谊会”上的发言中所揭示出的,无论是从所运用的理论、本体研究的内容,还是从应用研究的程度来看,我国现代汉语语法的研究都已得到了显著的深化,并且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例如,冯胜利教授开创的汉语韵律语法学和语体语法学,对汉语语法研究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法研究 语体语法 陆俭明 现代汉语法 韵律语法 研究 泛时空化特征 书面正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着”存在句的语体结构与语法属性 被引量:2
3
作者 段清钒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1-61,共11页
将有“在”与无“在”的“V着”存在句视为相同的结构无法解释存在句中有无“在”造成的合法与非法。考察有无“在”“V着”的存在结构发现:(1)“LocP_(1)+VP”与“P+LocP_(2)+VP”是两个不同的句法结构,前者是口语体,后者是正式体,内... 将有“在”与无“在”的“V着”存在句视为相同的结构无法解释存在句中有无“在”造成的合法与非法。考察有无“在”“V着”的存在结构发现:(1)“LocP_(1)+VP”与“P+LocP_(2)+VP”是两个不同的句法结构,前者是口语体,后者是正式体,内含体原子不同。(2)“P+LocP_(2)+VP”的合法与否是由“三维语法”中的语体之法决定,只有“P+LocP_(2)”满足双步平衡律,结构才能合法。同时,这也是“在”后音节数较多的本质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着”存在句 (在)+LocP+VP 语体语法 三维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单双音节对应词的语体对立及语法属性 被引量:21
4
作者 冯胜利 王永娜 王丽娟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17,共16页
本文讨论单双音节对应词(下称"单双词")在语体语法理论体系中出现和存在的原因。文章指出,虽然以往对单双词的现象及存在方式有多方面的观察和研究,但它们存在的原理及其语言学性质,迄今没有深入讨论和一致看法。本文认为,单... 本文讨论单双音节对应词(下称"单双词")在语体语法理论体系中出现和存在的原因。文章指出,虽然以往对单双词的现象及存在方式有多方面的观察和研究,但它们存在的原理及其语言学性质,迄今没有深入讨论和一致看法。本文认为,单双词是汉语韵律语体语法系统的产物,而它们在语义、词法、句法、语用和韵律等诸多方面的对立,都是语距定律下体原子在语言各个部门的作用和表现,因此单双词现象是汉语韵律语体语法机制派生的自然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双音节对应词 韵律语法 语体语法 距定律 原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式语体和非正式语体的分野 被引量:34
5
作者 崔希亮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6-27,共12页
不同的语体有不同的语法特性。在语体语法的研究当中,正式语体和非正式语体是两极清楚中间模糊的一对概念。正式语体和非正式语体到底有什么区别?这是很多研究者都希望搞清楚的问题。本文从文本形式特征的角度出发,抽绎出典型的正式语... 不同的语体有不同的语法特性。在语体语法的研究当中,正式语体和非正式语体是两极清楚中间模糊的一对概念。正式语体和非正式语体到底有什么区别?这是很多研究者都希望搞清楚的问题。本文从文本形式特征的角度出发,抽绎出典型的正式语体文本和典型的非正式语体文本的属性特征,并对二者进行对比。研究表明,正式语体与非正式语体的区别表现在句子长度、语气情态、欧化程度、古今层次、熟语运用、零句与整句、儿化与后缀等语法层面,也表现在庄雅度、整合度、正式度和互动性等语用层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体语法 正式 非正式 分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体机制的量度效应 被引量:8
6
作者 施春宏 赵博文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17,共16页
语体语法以语距原则和形式—功能对生律为理论基点,通过对表示交际双方关系和距离的语法手段和形式的系统分析,建构语体语法运作系统的分析模型。本文从交际距离的量度特征出发,探讨语体语法形式—功能相匹配的量度机制。文章首先基于... 语体语法以语距原则和形式—功能对生律为理论基点,通过对表示交际双方关系和距离的语法手段和形式的系统分析,建构语体语法运作系统的分析模型。本文从交际距离的量度特征出发,探讨语体语法形式—功能相匹配的量度机制。文章首先基于语体语法定距和调距的具体表现提出语体机制的量度效应及语体鉴定的量度策略,阐释语体机制中定量和调量的运作方式。进而从语言系统的组成部门和语法系统的单位层级两个方面描写和分析量度效应在语体语法系统中的作用和表现,试图借此系统梳理已经发现的语体现象并有效推导尚未发现的语体现象。文章最后论及语体变化中的量度调节机制及语体单位的形成动因。量度效应既是语体语法的机制性特征,也是具体的操作性规则,对量度效应在语言交际及语言用变与演变中普适性表现的系统分析,是考察语体语法运行机制的重要窗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体语法 距原则 机制 量度效应 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