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主谓补语句的语义结构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森山美纪子 《汉语学习》 CSSCI 1999年第1期22-26,共5页
引言主谓补语句的语义关系很复杂,虽然在表层结构里处于同一个NP成分的位置,但是其语义关系并不一样。对于这些现象,李临定(1963)、李芳杰(1993)等不少研究者从表层结构上,对NP1与V或者NP2与V之间的句法结构... 引言主谓补语句的语义关系很复杂,虽然在表层结构里处于同一个NP成分的位置,但是其语义关系并不一样。对于这些现象,李临定(1963)、李芳杰(1993)等不少研究者从表层结构上,对NP1与V或者NP2与V之间的句法结构关系曾经进行了比较细致的分类。但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语义结构 歧义现象 语义关系 深层结构 受事主语句 转换过程 表层结构 主谓 主体与客体 对象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语言处理中的语句语义表示格式研究
2
作者 缪建明 张全 吴晨 《计算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6期77-79,共3页
语句语义表示格式(语句格式)体现了语句各组成成分之间的组合关系,可给计算机提供指导性的知识。该文在HNC理论框架指导下,对目前普遍采用的语句格式提出了一种全面改进的方案,给出了新的语句格式编码,通过实例阐述了带来的变化。测试... 语句语义表示格式(语句格式)体现了语句各组成成分之间的组合关系,可给计算机提供指导性的知识。该文在HNC理论框架指导下,对目前普遍采用的语句格式提出了一种全面改进的方案,给出了新的语句格式编码,通过实例阐述了带来的变化。测试数据表明,新语句格式具有很强的通用性和非常好的表示能力,更有利于计算机的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NC理论 语义 语句格式 句群 语义深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论德语复合词及其语义 被引量:2
3
作者 刘顺生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1期79-82,共4页
德语词汇主要是由单纯词(Simplex)、派生词(Ableitung)和复合词(Zusammensetzu-ng)三大词类所组成。其中复合词占有很大比重。由于复合词是由两个或多个词复合构成的,所以容易造成学生从组成它的单词词义理解它的词义。这种对复合词的... 德语词汇主要是由单纯词(Simplex)、派生词(Ableitung)和复合词(Zusammensetzu-ng)三大词类所组成。其中复合词占有很大比重。由于复合词是由两个或多个词复合构成的,所以容易造成学生从组成它的单词词义理解它的词义。这种对复合词的理解方法只适用于非习用性复合词,对于习用性复合词就行不通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语复合词 表层语义结构 习用性 形容词 词义理解 词的语义结构 语义关系 限定词 小品词 深层语义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V+上/下”结构中的“上”和“下” 被引量:3
4
作者 段业辉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年第2期71-76,共6页
“骑上马”与“吃上饭”和“跳下马”与“攻下山头”这种“V+上/下”结构,从表面看,两个“上”和两个“下”没有什么不同,但如果从“上”“下”的词汇意义、“V+上/下”结构的深层语义及“上/下”前的动词聚合来分析,“上”和“下”均... “骑上马”与“吃上饭”和“跳下马”与“攻下山头”这种“V+上/下”结构,从表面看,两个“上”和两个“下”没有什么不同,但如果从“上”“下”的词汇意义、“V+上/下”结构的深层语义及“上/下”前的动词聚合来分析,“上”和“下”均可区分为“上_1上_2”和“下_1下_2”。“上_1下_1”是趋向动词,“上_2下_2”是时态助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意功能 句子 深层语义结构 词汇意义 表层结构 词语 词义 趋向动词 句法结构 语义包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传》谓语“请”字句的结构转换 被引量:3
5
作者 李运富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3期49-54,共6页
《左传》谓语“请”字句的结构转换李运富“请”字在《左传》中作谓语493次[1],本文称之为谓语请字句,举例时用横线标出,横线之外的,与“请”没有直接结构关系,不属于谓语请字句。“请”字作谓语时,常见义表示“请”或“请... 《左传》谓语“请”字句的结构转换李运富“请”字在《左传》中作谓语493次[1],本文称之为谓语请字句,举例时用横线标出,横线之外的,与“请”没有直接结构关系,不属于谓语请字句。“请”字作谓语时,常见义表示“请”或“请求”[2],动词。从语意搭配关系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传》 深层结构 表层结构 谓语 施事者 深层语义结构 成素 乔姆斯基 句式 同形同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问句新探 被引量:19
6
作者 刘松汉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1期86-91,共6页
0.1.反问句是问句的一种,不过这种问句是“无疑而问”,答案就包含在问句之中。句子字面上是肯定的,答案就是否定的;字面上是否定的,答案就是肯定的。这种句子,许多人已作过深入的研究。本文打算在时贤论述的基础上,把“无疑而问”的反... 0.1.反问句是问句的一种,不过这种问句是“无疑而问”,答案就包含在问句之中。句子字面上是肯定的,答案就是否定的;字面上是否定的,答案就是肯定的。这种句子,许多人已作过深入的研究。本文打算在时贤论述的基础上,把“无疑而问”的反问句和一般的疑问句进行对比,试图探求两者在结构形式和深层语义上的重要区别,揭示反问句的一些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问句 一般疑问句 语言环境 深层语义结构 句子重音 表层形式 表层结构 未知信息 疑问形式 句法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省略、隐含和空语类的区分 被引量:10
7
作者 荣晶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81-87,共7页
1 引言与印欧语言相比,汉语往往注重意义之间的内在搭配,而不是追求句子结构形式的完整和表层线性结构与语义结构的一致,因而省略、隐含和空语类的现象特别突出。这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汉语句法结构的灵活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吕叔湘先生... 1 引言与印欧语言相比,汉语往往注重意义之间的内在搭配,而不是追求句子结构形式的完整和表层线性结构与语义结构的一致,因而省略、隐含和空语类的现象特别突出。这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汉语句法结构的灵活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吕叔湘先生很早就曾指出“国语的句法分析比较印欧系语言困难,有两个原因:一、隐藏和省略的部分太多;……”①因此,深入细致地分析省略、隐含和空语类这些现象,无疑对进一步认识汉语结构规律以及表层结构与深层语义结构之间的复杂关系有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层结构 句法结构 汉语 深层语义结构 语义内容 语言学 句子结构 语言单位 语言环境 语言困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