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强语义模糊性词语的情感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张志飞 苗夺谦 +1 位作者 岳晓冬 聂建云 《中文信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68-78,共11页
语义的模糊性给词语的情感分析带来了挑战。有些情感词语不仅使用频率高,而且语义模糊性强。如何消除语义模糊性成为词语情感分析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规则和统计相结合的框架来分析具有强语义模糊性词语的情感倾向。该框... 语义的模糊性给词语的情感分析带来了挑战。有些情感词语不仅使用频率高,而且语义模糊性强。如何消除语义模糊性成为词语情感分析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规则和统计相结合的框架来分析具有强语义模糊性词语的情感倾向。该框架根据词语的相邻信息获取有效的特征,利用粗糙集的属性约简方法生成决策规则,对于规则无法识别的情况,再利用贝叶斯分类器消除语义模糊性。该文以强语义模糊性词语"好"为例,对提出的框架在多个语料上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该框架可以有效消除"好"的语义模糊性以改进情感分析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分析 语义模糊性 粗糙集 贝叶斯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义的性质、来源与语义模糊性的根源 被引量:7
2
作者 吴振国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03-108,共6页
本文首先讨论语义的性质和来源 ,提出语义“功能说”,即词语的意义就是词语在言语交际中的功能或作用 ,指出语义本身属于客观存在的语言世界 ,但其源于客观物质世界和人们的主观精神世界。进而讨论语义的模糊性与客观世界、主观世界和... 本文首先讨论语义的性质和来源 ,提出语义“功能说”,即词语的意义就是词语在言语交际中的功能或作用 ,指出语义本身属于客观存在的语言世界 ,但其源于客观物质世界和人们的主观精神世界。进而讨论语义的模糊性与客观世界、主观世界和语言世界的关系。指出语义的模糊性与客观世界或主观世界的联系都是间接的 ,与语言世界的联系则是直接的。语言形式和意义的矛盾、语义形成的社会性以及言语交际的需要 ,都是语义模糊性的直接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义 语义模糊性 客观世界 主观世界 语言世界 语义来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漫谈数的语义模糊性与翻译 被引量:3
3
作者 王秉钦 《外语研究》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7-22,共6页
(一)从《红楼梦》俄译有关数的翻译谈起。《红楼梦》第九回写道:原来这学中虽都是本族人丁与些亲戚的子弟,俗语说得好:“一龙生九种,种种各别。”未免人多了,就有龙蛇混杂,下流人物在内。
关键词 语义模糊性 红楼梦 翻译问题 数字 外语研究 成语 语言 俄译汉 形容词 翻译理论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通性代词He的语义模糊性及文化含义 被引量:1
4
作者 吴静 《山东外语教学》 1998年第2期36-40,共5页
浅析通性代词He的语义模糊性及文化含义吴静一、概论人称代词是用来指示人际关系的信息词语,它不仅表示语法上的宾主、所属关系,而且是人类社会关系在语言中的体现。使用不同的人称代词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说话者的观点和立场,如性... 浅析通性代词He的语义模糊性及文化含义吴静一、概论人称代词是用来指示人际关系的信息词语,它不仅表示语法上的宾主、所属关系,而且是人类社会关系在语言中的体现。使用不同的人称代词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说话者的观点和立场,如性别取向和文化态度。英语的一大特点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称代词 语义模糊性 说话者 文化含义 词语 语法 指示 观点 文化态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容性义位语义模糊性管窥
5
作者 海阳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4期98-102,共5页
通过对《现代汉语词典》中所收的3600余个形容性义位的全面观察,本文得出如下结论:形容性义位的模糊性在语言系统中有内容上的周遍性和形式上的双向性特点,而其在言语运用中则有变异性和主观性特点。
关键词 形容 义位组合 语义模糊性 模糊义位 《现代汉语词典》 概念的外延 言语运用 形容词 语言和言语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事物与模糊等同
6
作者 王文方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0-78,195,196,共11页
有关于模糊性的两个重要问题分别是连锁悖论与模糊性根源问题,其中一个特殊的问题是涉及了等同的连锁悖论与根源问题。对于涉及了等同的连锁悖论,三值多重赋值主义无疑是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而从三值多重赋值主义的角度来看,该悖论的问... 有关于模糊性的两个重要问题分别是连锁悖论与模糊性根源问题,其中一个特殊的问题是涉及了等同的连锁悖论与根源问题。对于涉及了等同的连锁悖论,三值多重赋值主义无疑是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而从三值多重赋值主义的角度来看,该悖论的问题显然在于前提的可靠性,而不在于论证的有效性,但其不易被察觉的不可靠性则很容易被说明。对于涉及了等同的语句的模糊性根源问题,学界的讨论经常聚焦于埃文斯一个简短反驳本体模糊性理论并辩护语义模糊性理论的论证。尽管埃文斯和后来的许多学者认为这一论证对涉及等同语句的本体模糊性理论构成了一个成功的归谬,但该论证其实仍涉及一些问题及困惑。在指出这些问题及困惑后,可以进一步论证以下要点:在本体论者提出一个涉及第二类等同语句并适当反驳了埃文斯论证的三值语义论后,埃文斯的论证不但不构成对本体模糊性理论的挑战,反而提供了本体模糊性理论家一个挑战语义模糊性理论的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 连锁悖论 语义模糊性 本体模糊 三值多重赋值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语言符号的模糊与指称 被引量:6
7
作者 陈保亚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22-27,共6页
一缘起如果你要去会一个新朋友,我告诉你:他身高一米九○,胸围宽九十厘米,鼻梁高二厘米,眼珠直径一厘米,眉长六厘米,眉宽一厘米,你会笑我幽默,也会担心认不出这位朋友,你没法去测量他。我再告诉你:他个头很高,身体结实,高鼻梁,龙眉大眼... 一缘起如果你要去会一个新朋友,我告诉你:他身高一米九○,胸围宽九十厘米,鼻梁高二厘米,眼珠直径一厘米,眉长六厘米,眉宽一厘米,你会笑我幽默,也会担心认不出这位朋友,你没法去测量他。我再告诉你:他个头很高,身体结实,高鼻梁,龙眉大眼,你会轻松地找到这位新朋友。这就是模糊语言的作用。模糊性是普遍存在的。在涉及人的科学,如文学、社会学、医学、生理学、心理学、政治学、法学、哲学中,模糊性更是无处不在。不承认模糊性是硬科学和软科学不能渗透的原因之一。研究模糊性,在信息论和软科学中具有重要意义,而语言的模糊性在模糊性研究中又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义模糊性 语言符号 自然语言 模糊 指称功能 模糊数学 模糊语言学 计算机语言 隶属度 模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体语义的多级安全数据模型
8
作者 崔宾阁 刘大昕 《计算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57-158,212,共3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实体语义的多级安全数据模型。该模型借鉴了Smith-Winslett模型基于置信的语义和MLR模型数据借用的思想。定义了ESM数据模型,并描述了它的4个完整性性质和4个数据操作。ESM模型消除了语义模糊性,同时又保持了向上的信息... 提出了一种基于实体语义的多级安全数据模型。该模型借鉴了Smith-Winslett模型基于置信的语义和MLR模型数据借用的思想。定义了ESM数据模型,并描述了它的4个完整性性质和4个数据操作。ESM模型消除了语义模糊性,同时又保持了向上的信息流。证明了ESM模型的正确性、完备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级安全 实体语义 语义模糊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