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基于语义网的动词“爱”的语义描写初探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徐冶琼
王传毅
-
机构
武汉大学语言与信息研究中心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
武汉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
出处
《长江学术》
2011年第2期124-131,共8页
-
基金
武汉大学"985工程"二期拓展项目"语言科学技术与当代社会建设跨学科平台"项目基金
2008-2009年度武汉大学人文社科自主创新项目"基于语义的网络舆情智能监测平台研究"基金资助
-
文摘
语义的科学描写是实现语义自动标注的前提,词群建构之前必须首先对词作精确、系统地描写。本文对动词"爱"进行了尝试性的描写,在已有的词典义的基础上,对"容易"的义项作了调整,增加了"想"的义项;并按照"词群-词位变体"理论,将其5个义项归为义位"爱1"、"爱2"和"爱3",并分别对其作了语义描写,力图对"爱"作新的再刻画,并为建立以"爱"为中心的同义词词群作基础。
-
关键词
动词"爱"
语义描写
同义词群构建
"词群-词位变体"
理论
-
分类号
H136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俄语中动态语义描写
被引量:1
- 2
-
-
作者
谢鑫
-
机构
黑龙江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俄语学院
北华大学外国语学院俄语系
-
出处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5-83,共9页
-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阿普列相语言学理论与现代汉语语义句法研究”(17JJD740005)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俄语“中动态”是一种较为特殊而表现十分活跃的句法语义、构式语义现象,一方面它具有一定主动态的语义特点,另一方面又表现出一定被动语义的特性,两方面特征有时很难泾渭分明地截然分开,其语言语义诸多方面内容和特点至今尚未得到充分揭示和系统、全面研究。本文基于动态、多维阐释的观点和方法,主要从非意志活动性、既不受损也不受益性、事件静态-抽象性、客体受控性与动作性、主体非施事性等五个方面对俄语中动态的语义特征进行探讨,并结合相关认知语义因素和交际结构特点分析中动态语义关系,力图拓宽俄语中动态语义分析的视野、深化有关中动态语义问题的认识。研究表明,俄语中动态是从现实切分维度对客观存在的动作事理关系的主观反映和记载,它既是对主动态的特殊被动化意识表现方式,又是对被动态的一种自主化变体或自足化意识表释形式,实质上所体现的是语言主体对动作事件结构及角色关系在构式、交际、认知、情态等语义层面的心理投射。
-
关键词
俄语中动态
语义特征
构式
认知
交际
情态
语义描写
-
Keywords
Russian middle voice
semantic features
construction
cognition
communication
modality
semantic analyses
-
分类号
H313.1
[语言文字—英语]
-
-
题名“V不C”构式研究综述
被引量:2
- 3
-
-
作者
陈晶晶
-
机构
河南大学外语学院
-
出处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15年第4期27-30,共4页
-
基金
河南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汉语否定情态述补构式‘V不C’的认知语法研究"[项目编号:Y1325008]
河南大学科研基金项目"汉语能性述补结构‘V得/不C’的认知语法研究"[项目编号:2012YBRW024]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V不C"构式是汉语中表示"否定可能性"的一类独特而地道的表达方式。自吕叔湘对其进行研究以来,汉语学界对这一构式从句法特征、语法意义、历时演变方面进行了详尽细致的研究。近年来,学者们也开始尝试运用认知语言学的概念整合、语法化等理论探索这一现象的心智过程。本文在对以往研究进行综述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值得关注的研究成果及研究缺口,希望对未来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
关键词
“V不C”构式
结构和语义描写
认知解释
-
分类号
H146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动词“劝诱”的多维意义结构分析
被引量:1
- 4
-
-
作者
刘丽丽
-
机构
燕山大学外国语学院俄语系
-
出处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16年第8期31-34,共4页
-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俄汉语用对比研究"[2009JJD40008]
燕山大学博士基金项目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
文摘
动词"劝诱"是带有负面评价色彩的言语行为动词。《现代汉语词典》中只将其视作单义词,且存在循环释义。经例证查验,由于关注焦点的不同,动词"劝诱"的词汇语义单位应该有3个。借鉴莫斯科语义学派的元语释义理论对其语义进行阐释,可以弥补汉语词典释义的不足,提高语言使用的准确性,更好地揭示词汇语义的实质。
-
关键词
义项划分
语义描写
多维结构
同义区分
-
分类号
H13
[语言文字—汉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