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表征与非表征视角下饮食地域刻板印象的验证与测量
1
作者 熊伟 黄媚娇 +1 位作者 钟诗瑶 罗筱雯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83-889,共7页
饮食在地域之间不断交融,跨越国界、民族及社区,既成为一种表征的文化意义结构,也成为非表征的日常参与和实践,在表征与非表征视角下,饮食地域刻板印象的存在与具体内容值得探讨。为了厘清这一问题,本研究采用混合研究法对饮食地域刻板... 饮食在地域之间不断交融,跨越国界、民族及社区,既成为一种表征的文化意义结构,也成为非表征的日常参与和实践,在表征与非表征视角下,饮食地域刻板印象的存在与具体内容值得探讨。为了厘清这一问题,本研究采用混合研究法对饮食地域刻板印象进行验证和测量。子研究1使用了问卷调查法检验外显层面的饮食地域刻板印象,子研究2采用语义启动的实验范式检验内隐层面的饮食地域刻板印象。研究发现,被试在内隐和外显层面均持有饮食地域刻板印象,主要包括主食偏好、口味偏好、份量偏好和具体菜品4个维度。本研究验证了饮食地域刻板印象具有外显和内隐、经验与情景并存的特征,这扩展了表征与非表征理论相结合的饮食社会文化地理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征 非表征 饮食地域刻板印象 网络文本分析 语义启动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如其食:食物性别刻板印象及对人物评价的影响 被引量:12
2
作者 佐斌 戴月娥 +3 位作者 温芳芳 高佳 谢志杰 何赛飞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59-272,共14页
食物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具有性别文化意义。两个研究分别探索了外显与内隐食物性别刻板印象的存在及其对人物评价的影响。研究1采用提名法、自我报告法和语义启动范式检验外显和内隐食物性别刻板印象的存在,结果表明被试均持... 食物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具有性别文化意义。两个研究分别探索了外显与内隐食物性别刻板印象的存在及其对人物评价的影响。研究1采用提名法、自我报告法和语义启动范式检验外显和内隐食物性别刻板印象的存在,结果表明被试均持“男性偏好男性化食物,女性偏好女性化食物”的外显食物性别刻板印象,女性被试持有内隐食物性别刻板印象。研究2采用情境实验法和内隐关系评估程序进一步测量被试对食物性别刻板不一致目标人物在热情和能力维度上的评价,结果发现人们对食物性别刻板不一致男性在热情维度的内隐评价更加积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物性别刻板印象 内隐联想测验 语义启动范式 内隐关系评估程序 热情−能力 人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