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煤粉燃烧中NO_x和SO_x生成的详细反应机理模拟 被引量:9
1
作者 魏小林 韩小海 +2 位作者 Uwe Schnell Günter Scheffknecht Benedetto Risio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60-768,共9页
采用详细化学反应机理与CFD方法耦合的煤粉燃烧数值模拟程序,计算了煤粉燃烧过程中CO,NO_x和SO_x等的浓度分布特性.通过与实验对照,验证了数值模拟方法的可靠性,并分析了燃烧温度和煤粉细度等因素对于NO生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对于NO... 采用详细化学反应机理与CFD方法耦合的煤粉燃烧数值模拟程序,计算了煤粉燃烧过程中CO,NO_x和SO_x等的浓度分布特性.通过与实验对照,验证了数值模拟方法的可靠性,并分析了燃烧温度和煤粉细度等因素对于NO生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对于NO的生成影响较大,随着温度的增加,NO的生成浓度明显增加;对于不同煤种,可能存在一个温度点,这时NO的生成速率将非常快;在计算范围内,温度对SO_2的最终生成浓度没有明显影响,而只影响SO_2的释放过程.煤粉细度对于NO生成有较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粉燃烧 详细化学反应机理 NO_x和SO_x生成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耦合天然气详细反应机理的三维湍流预混火焰结构数值预测 被引量:6
2
作者 蒋勇 邱榕 +1 位作者 董刚 范维澄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09-115,共7页
以具有279机理的天然气燃烧为例,分别采用涡耗散概念EDC湍流燃烧模型、修正的涡旋破碎EBU湍流燃烧模型以及基于时均值的Arrhenius关系,对燃烧室内复杂的湍流反应流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并对预测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EDC模型可以较好... 以具有279机理的天然气燃烧为例,分别采用涡耗散概念EDC湍流燃烧模型、修正的涡旋破碎EBU湍流燃烧模型以及基于时均值的Arrhenius关系,对燃烧室内复杂的湍流反应流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并对预测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EDC模型可以较好地反映湍流化学作用,并且能够较好地描述各基元反应,从而为工程实际复杂燃烧情况下其有害排放、中间物质、自由基和痕迹物质生成机理的研究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详细/半详细化学反应动力学机理 模型 数值模拟 涡耗散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详细反应机理的直管中正庚烷燃烧特性研究
3
作者 黄景怀 王威 《火箭推进》 CAS 2018年第1期53-58,86,共7页
利用详细化学反应机理,计算得到了正庚烷火焰附近一维的火焰结构;通过改变直管表面与空气之间的对流换热系数,得到了不同散热条件下燃烧器的工作特性,包括温度分布、火焰结构、主要产物的分布等。结果表明:正庚烷在进入预热区之前便已消... 利用详细化学反应机理,计算得到了正庚烷火焰附近一维的火焰结构;通过改变直管表面与空气之间的对流换热系数,得到了不同散热条件下燃烧器的工作特性,包括温度分布、火焰结构、主要产物的分布等。结果表明:正庚烷在进入预热区之前便已消耗;在反应过程中,固定当量比时,直管内的火焰温度保持不变,火焰位置与燃料流量(m_f)之间呈现线性关系,火焰下游温度变化斜率与m_f也呈线性关系;直管外表面对流换热系数的增加使得气体温度逐渐降低最终趋向熄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庚烷 详细反应机理 火焰结构 入口参数 对流换热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详细化学反应机理模拟燃烧污染物生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郭啸峰 魏小林 +1 位作者 张宇 李森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94-309,共16页
结合燃烧污染物数值模拟研究的发展和现状,阐述了采用详细化学反应机理进行模拟的方法,重点介绍了详细化学反应机理模型以及机理简化方法,概括综述了湍流燃烧模拟方法,并结合具体实例,展示了这个领域取得的成果,最后通过分析,指出了发... 结合燃烧污染物数值模拟研究的发展和现状,阐述了采用详细化学反应机理进行模拟的方法,重点介绍了详细化学反应机理模型以及机理简化方法,概括综述了湍流燃烧模拟方法,并结合具体实例,展示了这个领域取得的成果,最后通过分析,指出了发展前景和可以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详细化学反应机理 机理简化方法 湍流燃烧 燃烧污染物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耦合详细反应动力学机理的碳氢燃料预混火焰结构数值预测 被引量:3
5
作者 蒋勇 邱榕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2002年第2期22-25,共4页
理论研究碳氢燃料、空气预混气流动燃烧过程数值计算方法 以碳氢类燃料中具有代表性的柴油为例 ,采用其最新研究的化学反应动力学机理 (包含 32 7个基元反应 ,涉及 71种组分 ) ,使用美国SANDIA国家实验室开发的CHEMKIN系列软件、PREMI... 理论研究碳氢燃料、空气预混气流动燃烧过程数值计算方法 以碳氢类燃料中具有代表性的柴油为例 ,采用其最新研究的化学反应动力学机理 (包含 32 7个基元反应 ,涉及 71种组分 ) ,使用美国SANDIA国家实验室开发的CHEMKIN系列软件、PREMIX程序和LAWRENCE国家实验室开发的解刚性反应系统算法器 ,模拟了不同工况下预混火焰中温度、反应物、主产物和自由基浓度随火焰高度的变化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混火焰 详细化学反应动力学机理 数值模拟 碳氢燃料 数值预测 燃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并行及耦合详细化学反应机理的煤层气发动机燃烧过程多维模拟
6
作者 李从心 张欣 王玉君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77-484,共8页
建立了耦合详细化学反应动力学的多维CFD模型,并基于MPI(message passing interface)建立了发动机并行模拟计算平台,以此为基础,开展了煤层气发动机多维仿真模拟工作.研究了缸内组分瞬态分布规律和过量空气系数、氮气体积分数对煤层气... 建立了耦合详细化学反应动力学的多维CFD模型,并基于MPI(message passing interface)建立了发动机并行模拟计算平台,以此为基础,开展了煤层气发动机多维仿真模拟工作.研究了缸内组分瞬态分布规律和过量空气系数、氮气体积分数对煤层气发动机缸内燃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发动机缸内中间组分分布具有良好的规律性.随着过量空气系数、氮气体积分数的增加,发动机动力性能变差,燃烧期增加,同一曲轴转角下NO生成量明显下降.同时,采用并行计算后,单循环的计算时间相对于串行程序大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发动机 详细化学反应机理 燃烧性能 多维模拟 并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自适应反应的煤粉无焰燃烧燃料氮转化机理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刘璐 李鹏飞 +4 位作者 成鹏飞 刘耀蔚 胡帆 柳朝晖 郑楚光 《洁净煤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23-131,共9页
无焰燃烧是近年来广受关注的新型高效清洁燃烧技术之一,具有容积式低反应速率燃烧区和典型中低温燃烧特性,需耦合详细反应机理并考虑湍流与化学反应交互,以提高无焰燃烧及其NO生成数值模拟精度。基于动态自适应反应机理对煤粉无焰燃烧... 无焰燃烧是近年来广受关注的新型高效清洁燃烧技术之一,具有容积式低反应速率燃烧区和典型中低温燃烧特性,需耦合详细反应机理并考虑湍流与化学反应交互,以提高无焰燃烧及其NO生成数值模拟精度。基于动态自适应反应机理对煤粉无焰燃烧和NO生成特性进行了高保真数值模拟研究。通过采用动态自适应机理简化算法,模拟过程实时对自主发展的含氮骨架机理进行当地简化。评估发现,相较于单纯采用骨架机理模拟,采用动态自适应反应可在不牺牲计算精度的条件下获得约3倍的计算加速,且对炉内NO生成的预测精度显著优于传统NO后处理模拟方法。基于经试验验证的模拟结果,还获得了HCN和NH_(3)等典型含氮前驱体的炉内分布,并进一步分析了煤粉无焰燃烧燃料氮转化路径、炉内活跃组分和活跃反应等氮转化关键信息。结果表明,煤粉无焰燃烧NO生成主要取决于NH_(3)、HCN和N_(2)O中间体,而NCO和HNO是较为关键的中间组分。HCN中间体主要通过HNCO/CN和NCO路径生成NO。NH_(3)中间体由HNCO生成,并进一步转化为NH_(2)和HNO,最终生成NO。N_(2)O路径主要参与NO还原,对NO生成贡献较低。CH_(3)CN也是生成NO的重要中间组分,可通过NCO路径生成N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粉无焰燃烧 燃料氮 详细反应机理 动态自适应反应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P-3航空煤油模拟替代燃料的化学反应简化机理 被引量:22
8
作者 曾文 李海霞 +2 位作者 马洪安 梁双 陈保东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139-1145,共7页
为了建立能适用航空发动机燃烧过程反应动力学计算的国产RP-3航空煤油的化学反应机理,在化学激波管中对国产RP-3航空煤油的着火特性进行了实验测量,获得了多工况下该航空煤油的着火延迟时间。根据RP-3航空煤油的化学组成及物理特性,提... 为了建立能适用航空发动机燃烧过程反应动力学计算的国产RP-3航空煤油的化学反应机理,在化学激波管中对国产RP-3航空煤油的着火特性进行了实验测量,获得了多工况下该航空煤油的着火延迟时间。根据RP-3航空煤油的化学组成及物理特性,提出了由正癸烷、甲苯与丙基环己烷(体积百分比为0.65/0.1/0.25三种组份组成的模拟替代燃料,并形成了该替代燃料的化学反应详细机理。采用敏感性分析方法,对该详细反应机理进行了简化,形成了该替代燃料的简化反应机理。采用该简化机理对该替代燃料多工况下的着火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并与实验数据以及详细机理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压力与当量比下,RP-3航空煤油着火延迟时间的对数与着火温度的倒数呈直线关系,并且随着火温度、着火压力的升高以及当量比的降低,RP-3航空煤油着火延迟时间逐渐缩短;同时,在各工况下采用该简化机理计算得到的该替代燃料的着火延迟与详细反应机理的计算结果以及RP-3航空煤油着火延迟的实验值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火特性 RP-3航空煤油 化学反应详细机理 化学反应简化机理 数值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十二烷高温燃烧详细化学动力学机理的系统简化 被引量:17
9
作者 方亚梅 王全德 +1 位作者 王繁 李象远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536-2542,共7页
采用详细化学反应动力学机理的系统简化方法,以典型航空燃料的替代组分正十二烷为研究对象,开展了正十二烷高温燃烧化学动力学机理的系统简化.首先采用多步直接关系图法(DRG)和基于计算奇异值摄动法(CSP)重要性指标的反应移除方法对由1... 采用详细化学反应动力学机理的系统简化方法,以典型航空燃料的替代组分正十二烷为研究对象,开展了正十二烷高温燃烧化学动力学机理的系统简化.首先采用多步直接关系图法(DRG)和基于计算奇异值摄动法(CSP)重要性指标的反应移除方法对由1279个组分,5056个基元反应组成的正十二烷燃烧详细机理进行框架简化,得到了包含59个组分,222个基元反应的框架机理;进一步采用CSP对框架机理进行时间尺度分析,选出了10个准稳态物种,采用准稳态近似方法(QSSA)构建了包含49个组分的全局简化机理.计算结果表明,在较宽的参数范围内,框架机理和全局简化机理均能够重现正十二烷详细机理在高温燃烧的点火延迟时间、熄火以及物种浓度分布等方面的模拟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十二烷 详细反应动力学机理 机理简化 直接关系图 计算奇异值摄动法 准稳态近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应动力学机理简化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被引量:7
10
作者 徐晓光 徐明厚 乔瑜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6,共6页
综述了国内外几种主要的反应机理简化方法的研究现状 ,介绍了基于自适应化学理论的最优简化法 .最优简化法根据反应系统中的局部条件 ,自动选择与其相适应的简化反应机理模型 .通过最优简化法以及应用详细化学反应机理对 CH4/空气火焰... 综述了国内外几种主要的反应机理简化方法的研究现状 ,介绍了基于自适应化学理论的最优简化法 .最优简化法根据反应系统中的局部条件 ,自动选择与其相适应的简化反应机理模型 .通过最优简化法以及应用详细化学反应机理对 CH4/空气火焰的数值计算的比较 ,表明前者可实现在不影响计算精度的前提下 ,缩短计算耗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详细化学反应机理 反应机理简化模型 自适应化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O-DAC反应机理简化的非预混射流火焰的大涡模拟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再刚 隋春杰 +1 位作者 韩文虎 孔文俊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9-45,共7页
为了研究自相关自适应化学(CO-DAC)在湍流燃烧中的特性,计算了湍流非预混射流火焰Sandia FlameD的大涡模拟,使用了GRI-Mech 3.0详细化学反应机理以及CO-DAC简化方法.计算结果与实验值的对比表明,使用详细化学反应机理和CO-DAC机理简化,... 为了研究自相关自适应化学(CO-DAC)在湍流燃烧中的特性,计算了湍流非预混射流火焰Sandia FlameD的大涡模拟,使用了GRI-Mech 3.0详细化学反应机理以及CO-DAC简化方法.计算结果与实验值的对比表明,使用详细化学反应机理和CO-DAC机理简化,可以有效捕捉湍流火焰瞬时结构;可以根据燃烧场的特性,自适应地减少化学反应计算量,有效提高计算速度;可以准确模拟火焰的速度、温度分布特性;可以准确模拟火焰中重要中间组分和自由基的组分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相关动态自适应化学 详细化学反应机理 非预混射流火焰 大涡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粉燃烧过程中H_2S生成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2
作者 马红和 周璐 +1 位作者 马素霞 白玉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5,共5页
本文综述了H_2S生成的总包反应机理和详细反应机理,分析了相关研究中还需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多孔壁风耦合空气燃烧技术,以抑制煤粉燃烧过程中H_2S的生成。初步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技术可望在实现低NO_x排放和高效燃烧的... 本文综述了H_2S生成的总包反应机理和详细反应机理,分析了相关研究中还需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多孔壁风耦合空气燃烧技术,以抑制煤粉燃烧过程中H_2S的生成。初步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技术可望在实现低NO_x排放和高效燃烧的同时,有效抑制水冷壁面附近H_2S的生成。今后的研究应集中在完善H_2S生成的总包反应机理、修正其详细反应机理及构建简化机理,并论证多孔壁风耦合空气分级燃烧技术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粉燃烧 H2S生成 总包反应机理 详细反应机理 多孔壁风 空气分级 低NOX排放 高效燃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分氧化对焦油模型化合物苯酚转化的机理 被引量:7
13
作者 赵善辉 罗永浩 +2 位作者 苏毅 吴文广 刘春元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3790-3796,共7页
基于Richter等提出的碳氢化合物燃烧的详细反应机理,结合生物质气化焦油的部分氧化脱除方法,建立了生物质部分氧化的详细反应机理.与Jess的实验比较,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计算了以苯酚为焦油模型化合物在过量空气系数ER=0~0.2条件下的转... 基于Richter等提出的碳氢化合物燃烧的详细反应机理,结合生物质气化焦油的部分氧化脱除方法,建立了生物质部分氧化的详细反应机理.与Jess的实验比较,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计算了以苯酚为焦油模型化合物在过量空气系数ER=0~0.2条件下的转化,表明氧气的加入提高了焦油的转化率和反应速率.适量的氧气能提高部分氧化的可燃气体的产率.基于ROP分析得到典型PAHs的生成率,结果表明环戊二烯基对于PAHs的形成和成长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活性OH和H自由基在焦油裂解为小分子过程中起主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油 详细反应机理 部分氧化 模型 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湍流燃烧反应数值模拟的研究与实现
14
作者 孙兆国 刘志勤 +2 位作者 刘涛 刘敏贤 吴颖川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402-2405,2460,共5页
基于开源计算流体力学平台OpenFOAM和化学动力反应模型库Cantera设计出定常可压缩的湍流燃烧反应解算器,使用该解算器对Sydney钝体驻定火焰HM1进行数值模拟,模拟采用煤气和空气的详细反应机理,并根据计算结果得到燃烧流动组分浓度分布... 基于开源计算流体力学平台OpenFOAM和化学动力反应模型库Cantera设计出定常可压缩的湍流燃烧反应解算器,使用该解算器对Sydney钝体驻定火焰HM1进行数值模拟,模拟采用煤气和空气的详细反应机理,并根据计算结果得到燃烧流动组分浓度分布图和温度曲线变化图。通过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对比分析表明,模拟效果较好的符合燃烧组分变化的研究要求,这说明设计的解算器对定长可压缩燃烧流动问题有很好的计算仿真效果,体现了其可行性。湍流燃烧流动解算器的设计对于燃烧室性能预估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湍流燃烧 数值模拟 解算器 钝体驻定火焰 详细反应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详细化学动力学的甲烷热着火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吴松林 杜扬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18-124,共7页
利用化学动力学软件CHEMKIN4.1,在不同初始温度、浓度、湿度和压强下,对甲烷热着火进行了详细化学动力学模拟。通过对主要组分摩尔浓度分析和温度敏感性分析,得到了甲烷热着火过程的主要基元反应和引发热着火发生的主要原因。通过对甲... 利用化学动力学软件CHEMKIN4.1,在不同初始温度、浓度、湿度和压强下,对甲烷热着火进行了详细化学动力学模拟。通过对主要组分摩尔浓度分析和温度敏感性分析,得到了甲烷热着火过程的主要基元反应和引发热着火发生的主要原因。通过对甲烷热着火的延迟时间、热着火发生后主要生成物摩尔浓度和反应后的温度的对比分析,揭示了初始浓度、湿度和压强对甲烷热着火的影响规律。本研究可以为甲烷为主的气体如瓦斯、天然气等可燃气体的燃烧和爆炸提供理论支撑,从而有效利用这些可燃气体,降低灾害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 热着火 详细化学反应机理 敏感性分析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连通法的甲烷简化机理构筑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邢佳佳 邱榕 +2 位作者 蒋勇 陈文婷 安江涛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3-18,共6页
采用连通法,针对甲烷复杂反应机理,成功地进行了不同水平的机理简化研究。通过建立组分依赖关系的正规化Jacobian矩阵,精确地查明了燃烧组分之间的耦合关系,分别构造出仅包含重要化学路径的两个动力学简化模型,获得的简化机理分别包含22... 采用连通法,针对甲烷复杂反应机理,成功地进行了不同水平的机理简化研究。通过建立组分依赖关系的正规化Jacobian矩阵,精确地查明了燃烧组分之间的耦合关系,分别构造出仅包含重要化学路径的两个动力学简化模型,获得的简化机理分别包含227和138个反应,分别涉及39和26种组分。通过对层流预混火焰结构的模拟,所得简化机理和原详细反应动力学机理关于火焰结构的计算吻合很好,计算结果显示,两个简化机理具有较高的模拟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详细反应动力学机理 机理简化 甲烷层流火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对C_3H_8/空气扩散火焰的PCA简化机理构筑
17
作者 邢佳佳 邱榕 +1 位作者 李山岭 蒋勇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8-23,共6页
C3H8是液化石油气(LPG)的主要成分,其火焰结构的数值预测对于消防等相关行业具有重要意义。单步或总包反应过于简单,不能描述碳氢燃料的氧化机制,而耦合燃料详细机理的燃烧模拟计算量大,且描述反应的数学系统具有极强的"刚性"... C3H8是液化石油气(LPG)的主要成分,其火焰结构的数值预测对于消防等相关行业具有重要意义。单步或总包反应过于简单,不能描述碳氢燃料的氧化机制,而耦合燃料详细机理的燃烧模拟计算量大,且描述反应的数学系统具有极强的"刚性",限制了反应机理的实际应用,而去除冗余反应和组分的简化机理具有描述燃烧的全面性优点,且降低了数学系统的"刚性",因此耦合简化机理的火焰结构数值预测具有优势。本文采用基于矩阵分析的主成分(PCA)分析技术,分析研究了wang等发展的469步C3H8详细反应动力学机理,获得了组分的重要性排序,基于此分别构筑了320步和214步两个简化机理,针对典型扩散火焰的计算,表明建立的两个简化机理具有较高的模拟可靠性,同时也提供了一种框架简化机理的构筑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详细反应动力学机理 机理简化 丙烷 扩散火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粉富燃料燃烧过程中气态含S组分的详细化学动力学模拟
18
作者 郭鹏鹏 马红和 +1 位作者 李军 张伟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82-86,共5页
采用低NO_x燃烧技术的煤粉炉通常会产生高浓度的H_2S,这是高温腐蚀的主要原因之一。准确地预测含S组分(尤其是H_2S)在煤粉燃烧过程中的演化行为,对煤粉炉的设计和运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比较准确的含S... 采用低NO_x燃烧技术的煤粉炉通常会产生高浓度的H_2S,这是高温腐蚀的主要原因之一。准确地预测含S组分(尤其是H_2S)在煤粉燃烧过程中的演化行为,对煤粉炉的设计和运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比较准确的含S组分详细反应机理,其预测结果和课题组先前的实验数据基本相符。进行生成速率分析后,可以确定影响含S组分生成或消耗的关键基元反应,进而为高温腐蚀的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S组分 CHEMKIN 详细化学反应机理 富燃料燃烧 生成速率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剂燃气来流下TAGN富燃料掺混燃烧特性
19
作者 王立民 张宇 +4 位作者 张微萌 刘殊远 丁妍雨 夏智勋 胡松启 《固体火箭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02-309,共8页
在新型氧/燃分离式组合固体发动机中,氧化剂燃气来流工况对富燃料掺混燃烧特性具有重要影响。为揭示氧化剂来流下富燃料掺混燃烧特性,基于课题组前期建立的氧化剂/富燃料掺混燃烧反应详细机理,构建了新型氧/燃分离式组合固体发动机二维... 在新型氧/燃分离式组合固体发动机中,氧化剂燃气来流工况对富燃料掺混燃烧特性具有重要影响。为揭示氧化剂来流下富燃料掺混燃烧特性,基于课题组前期建立的氧化剂/富燃料掺混燃烧反应详细机理,构建了新型氧/燃分离式组合固体发动机二维稳态燃烧模型。通过数值仿真分析,获得了不同来流温度和马赫数下,高氯酸铵(AP)氧化剂燃气对硝酸三氨基胍(TAGN)富燃料掺混燃烧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AP燃气来流的初温升高,沿流动方向的混合效果变强,而沿径向方向的混合效果变差,TAGN富燃料前端传热系数有所提升,燃面平均退移速率出现小幅下降;增大AP燃气来流马赫数,显著强化了AP和TAGN的掺混和传热过程,提高了TAGN燃气和AP燃气之间的反应速率,燃面平均退移速率显著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燃分离式组合固体发动机 详细反应机理 掺混燃烧 混合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CH4混合燃料的熄火极限特性数值研究
20
作者 王景甫 仇齐齐 +1 位作者 石伟 刘自涛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49-753,共5页
针对CO、CH4混合燃料,以层流对冲扩散火焰为对象,利用详细反应机理(GRI-Mech 3.0)模拟计算CO、CH4混合火焰的熄火极限特性,解明了最高火焰温度(也称峰值火焰温度)随拉伸率和CO摩尔分数(αCO)的变化规律,分析了拉伸率和燃料成分的变化对... 针对CO、CH4混合燃料,以层流对冲扩散火焰为对象,利用详细反应机理(GRI-Mech 3.0)模拟计算CO、CH4混合火焰的熄火极限特性,解明了最高火焰温度(也称峰值火焰温度)随拉伸率和CO摩尔分数(αCO)的变化规律,分析了拉伸率和燃料成分的变化对火焰熄火极限的影响,进而着重讨论了造成这种影响的各种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在燃烧过程中各自产生的对温度的影响.研究发现:火焰温度随着拉伸率的增长而明显下降;随着αCO的增大,OH的生成速率降低,火焰温度降低,燃烧强度也随之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熄火极限 最高火焰温度 详细化学反应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