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司马迁不是“厚今薄古”的历史学家
1
作者 刘重来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4期112-115,共4页
自《史记》问世以来,历代研究者都注意到这部巨著的一大特点,那就是它虽然是一部写了从黄帝到汉武帝约三千年历史的通史,然而写汉高祖到汉武帝一百余年的历史,却用了全书一半以上的篇幅.班固在给司马迁作传时就指出:“司马迁据《左氏》... 自《史记》问世以来,历代研究者都注意到这部巨著的一大特点,那就是它虽然是一部写了从黄帝到汉武帝约三千年历史的通史,然而写汉高祖到汉武帝一百余年的历史,却用了全书一半以上的篇幅.班固在给司马迁作传时就指出:“司马迁据《左氏》、《国语》,采《世本》、《战国策》,述《楚汉春秋》,接其后事,讫于天汉,其(指《史记》)言秦汉,详矣”;著名史评家刘知几也说:“然迁虽叙三千年事,其间详备者,唯汉兴七十余载而已.”近些年,不少学者对《史记》这一特点作了种种分析.有的认为这是司马迁“贯注了详近略远的原则”,“继承了详今略古的传统”;有的认为这是司马迁“继承其父遗志,遵照其父的教诲而立意必行的”;还有的据此认为“司马迁是一个‘厚今薄古’的历史学家”,具有“‘厚今薄古’的思想”甚至有的把司马迁作为“厚今薄古”的榜样来指责我国史学界.其文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马迁 厚今薄 历史学家 历史记载 汉武帝 详今略古 史学界 战国策 黄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国志》的史学思想和方法
2
作者 郑海麟 《江汉论坛》 1988年第7期71-75,共5页
资产阶级改良派诗人、政治思想家黄遵宪(1848-1905)所著《日本国志》,是我国近代思想史上一部有影响的著作,该书在史学思想和方法上具有不少超越前人的特点.现将其分析条举如下.一、详今略古,详近略远;凡牵涉西法,尤加详备.期适用也详... 资产阶级改良派诗人、政治思想家黄遵宪(1848-1905)所著《日本国志》,是我国近代思想史上一部有影响的著作,该书在史学思想和方法上具有不少超越前人的特点.现将其分析条举如下.一、详今略古,详近略远;凡牵涉西法,尤加详备.期适用也详今略古,详近略远,本是我国史学的优良传统之一.许多著名的史籍,如《史记》、《通典》、《资治通鉴》等,都很重视对当代史的研究,而在史书编写的内容安排上,皆贯穿着详今略古,详近略远的思想.诚如章实斋指出:'史部之书,详近略远,诸家类然.'为什么要详近略远呢?因为研究历史的目的在于经世致用,即为现实提供借鉴作用.由于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检昨日之历以用之今日则妄,执古方以药今病则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详今略古 经世致用 史学思想 典章制度 日本国志 发展变化 借鉴作用 章学诚 黄遵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国志》以及黄遵宪的经济思想 被引量:2
3
作者 沈惠 《学习论坛》 1998年第4期45-46,共2页
黄遵宪是我国近代一位杰出的爱国思想家,他的《日本国志》是一部系统地记述日本当代史的著作。这部著作在写作时采用详今略古的方法,以夹叙夹议的形式,结合中国当时的情况,阐述了作者对日本明治维新后的国情变化和学习西方挽救中华民族... 黄遵宪是我国近代一位杰出的爱国思想家,他的《日本国志》是一部系统地记述日本当代史的著作。这部著作在写作时采用详今略古的方法,以夹叙夹议的形式,结合中国当时的情况,阐述了作者对日本明治维新后的国情变化和学习西方挽救中华民族危机的一系列观点,倾注了黄遵宪深深的爱国之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遵宪 《日本国志》 经济思想 日本政府 日本明治维新 民族资本主义 清政府 详今略古 爱国思想 学习西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编地方志的标准问题 被引量:3
4
作者 来新夏 《浙江学刊》 1984年第2期59-62,共4页
任何事情都要有个标准。标准是对一件事情要求的规格,对一个成品验收的卡尺。新编地方志当然也应该有个标准。近来有些地方志正日益接近完稿,就必然会提出这个标准问题。我认为新编地方志应该从政治、论述、资料和结构文字四个方面来考... 任何事情都要有个标准。标准是对一件事情要求的规格,对一个成品验收的卡尺。新编地方志当然也应该有个标准。近来有些地方志正日益接近完稿,就必然会提出这个标准问题。我认为新编地方志应该从政治、论述、资料和结构文字四个方面来考察和衡量。政治标准是首要的一条,它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察: 一个是指导思想问题。我认为新编地方志必须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编地方志要不要指导思想?我看是要的,而且是必要的。因为一部志书内容广泛,涉及到社会和自然两个方面的诸种情况,我们既要在志书中全面而准确地反映本地区的各种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志 新编 文字 生人立传 旧志 地方性 修志工作 政治标准 封建社会 详今略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编地方志要彻底否定“文革” 被引量:1
5
作者 魏云生 《浙江学刊》 1985年第1期96-97,3,共3页
本期新辟“方志研究”专栏。魏云生撰文指出,在各地新修方志中,如何正确编写十年动乱期间的地方史志,是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其关键是必须体现彻底否定“文革”的精神。《鲁迅辑校〈会稽郡故书杂集〉评介》介绍了鲁迅对方志的关心和重视。... 本期新辟“方志研究”专栏。魏云生撰文指出,在各地新修方志中,如何正确编写十年动乱期间的地方史志,是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其关键是必须体现彻底否定“文革”的精神。《鲁迅辑校〈会稽郡故书杂集〉评介》介绍了鲁迅对方志的关心和重视。《兰溪琉球国使墓考略》的作者在编修新县志过程中,对旧志记载的资料不盲从照抄,而是加以认真的查考,这是值得提倡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志 地方史志 新编 县志 大事年表 琉球 兰溪 旧志 详今略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清照《词论》新探
6
作者 朱淡文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2期52-56,共5页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三所引李清照关于词学的一段论述,被今人冠以《词论》或《论词》的题目行之于世。至于其名实是否相符,却很少有人考虑。综观李清照此文,它实际论述了两个问题: 其一,词从流传、发展到繁荣的大致过程; 其...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三所引李清照关于词学的一段论述,被今人冠以《词论》或《论词》的题目行之于世。至于其名实是否相符,却很少有人考虑。综观李清照此文,它实际论述了两个问题: 其一,词从流传、发展到繁荣的大致过程; 其二,唐五代、北宋的词家及其作品的评价。由于李清照此文描绘了词学发展的历史概貌,且对北宋之前的重要词人及其作品的成就与缺陷作了较为系统的评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词 李清照 历史概貌 引文 详今略古 代表性 词论 词学 成就与缺陷 曲子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商业志》篇目稿的一些联想——答山东省商业厅商业史志办公室
7
作者 罗东明 《商业经济研究》 1988年第7期46-49,共4页
一、省《商业志》如何编写,采取什么样的篇目体例形式编写,可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拘一格,大胆创造。你们认为第三稿篇目设计较好,那就按第三稿篇目的框架去编写。形式总是决定于内容的,在自然界和社会中的任何事物都有其内容和它存... 一、省《商业志》如何编写,采取什么样的篇目体例形式编写,可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拘一格,大胆创造。你们认为第三稿篇目设计较好,那就按第三稿篇目的框架去编写。形式总是决定于内容的,在自然界和社会中的任何事物都有其内容和它存在的形式。辩证唯物主义把形式和内容看做是统一的,在这种统一中,内容是首要的、决定性的东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志 史志办公室 篇目设计 解放思想 经营形式 详今略古 集体商业 社会商业 半殖民地半封建 框架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丝绸志编纂篇目审查讨论会在成都召开
8
作者 雷玉成 《四川蚕业》 1989年第3期46-46,共1页
四川丝绸源远流长,为了对四川丝绸的发展历程进行一次系统的回顾和总结,以便为当前和今后的工作提供借鉴,今年3月,省丝绸公司成立了编志领导小组,并建立了编辑委员会,制定了《编志总体规划》和《篇目》初稿,同时,按部门、个人负责相结... 四川丝绸源远流长,为了对四川丝绸的发展历程进行一次系统的回顾和总结,以便为当前和今后的工作提供借鉴,今年3月,省丝绸公司成立了编志领导小组,并建立了编辑委员会,制定了《编志总体规划》和《篇目》初稿,同时,按部门、个人负责相结合的原则进行了编写分工。按照“立足当代,详今略古”原则,志书将记述1840年至1990年前后15。年期间,重点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四川丝绸行业的发展历程。全书初步规划50~60万字,力争用三年时间,到1992年底出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详今略古 一次系统 编辑委员会 个人负责 总体规划 领导小组 蚕业 历史资料 编写人员 月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