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悖离与纠偏:诱导性询问规则的实践性反思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思远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38-153,共16页
诱导性询问规则在我国不仅学理争议不断,即使在法律规范层面也被赋予消极定义而遭禁止。通过分析215篇与诱导性询问有关的刑事裁判文书发现,在实践中,诱导性询问被赋予多重内涵,在侦查、起诉乃至审判环节,诱导性询问的认定和排除更是一... 诱导性询问规则在我国不仅学理争议不断,即使在法律规范层面也被赋予消极定义而遭禁止。通过分析215篇与诱导性询问有关的刑事裁判文书发现,在实践中,诱导性询问被赋予多重内涵,在侦查、起诉乃至审判环节,诱导性询问的认定和排除更是一道难题,名为禁止,实为允许,表里不一的运行模式使得立法与实践之间出现了明显的断层。对诱导性询问不加甄别,一概禁止,加重了司法办案人员诱导性询问的非法嫌疑。应当理性看待诱导性询问的技术中立属性,厘清其积极模式和消极模式,构建积极的庭前和庭审阶段的诱导性询问规则,完善不当诱导性询问的发现与救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性询问 诱导性询问规则 交叉询问 庭审实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质证制度的比较和借鉴 被引量:3
2
作者 施延亮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2期5-12,共8页
质证是指在案件审理过程中,质证主体与被质证主体之间,对出示的证据提出质疑、辩论、核实,由审判人员确认该证据的证明力的诉讼活动。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由于历史、地理、文化等诸环境的差异,导致在质证制度上有许多特点。如证据开示规... 质证是指在案件审理过程中,质证主体与被质证主体之间,对出示的证据提出质疑、辩论、核实,由审判人员确认该证据的证明力的诉讼活动。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由于历史、地理、文化等诸环境的差异,导致在质证制度上有许多特点。如证据开示规则、询问规则,关联性规则和可采性规则等。通过对这些规则的比较,找出我国质证制度的不足,从而有所借鉴。又如审前的证据展示,证人的出庭作证,当事人之间的交叉询问,关联性规则的确认以及可采性规则的设置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据展示规则 询问规则 防止法则 西方质证制度 比较研究 经验借鉴 关联性规则 可采性规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证据立法初探
3
作者 蔡军田 《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3年第4期82-83,共2页
准确界定电子证据的内涵对电子证据立法具有重大意义。目前要解决电子证据证明能力的问题 ,当务之急是确立电子证据作为一种新的证据种类的法律地位。如何运用证明规则判断电子证据的证明力 ,我们可以借鉴推定规则和交叉询问规则。
关键词 电子证据 立法 证据规则 证明能力 证据种类 推定规则 交叉询问规则 法律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