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伽达默尔论诠释学经验
被引量:3
- 1
-
-
作者
傅永军
-
机构
山东大学中国诠释学研究中心
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
出处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26,共11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经典诠释学基本文献整理与基本问题研究”(21&ZD054)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伽达默尔反对用科学方法论方式理解经验概念,在他看来,经验的发生并不依循经验者的目的论意图,在方法程序支配下致力发现可重复性、可证实性的共同表象,即关联于科学普遍性的概念共相。实际上,经验是以一种突然降临的、不可预测的、不可控制的方式发生,旨在形成处于杂多凌乱的知觉与概念共相之间的经验共相。经验共相作为首度降临的原初经验,呈现事物的源初普遍性,构成科学的基础。若无经验共相,便无概念共相,科学知识和科学理论便无从产生。诠释学经验的一般本质特征表现为不断生成新经验的否证性证实,否定性、历史性和有限性构成它的基本特征。诠释学经验以效果历史意识为真正的经验形式,效果历史意识展露经验的普遍结构,统合经验与经验者的历史存在为一体,由此将诠释学经验表述为存在经验而与黑格尔意义上的意识经验区别开来。
-
关键词
诠释学经验
经验共相
概念共相
效果历史意识
存在经验
-
分类号
B516.59
[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
-
题名论伽达默尔诠释学中语言、理解与世界的相互归属性
- 2
-
-
作者
陆月宏
-
机构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
出处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8-72,共5页
-
文摘
诠释学的基本现象是,任何的陈述都应该被理解为对某个问题的回答。对话中的理解使人类的各种经验不断地被整合,这就形成了人类共同体。人类的所有经验都是在这样的视域移动和扩展中获得、修正和发展的。在这种过程中,人自身也在被获得的诠释学经验改变着。
-
关键词
诠释学经验
语言
对话
理解
-
分类号
B516
[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
-
题名教师发展的经验取向之经验观:一种解释学的视角
- 3
-
-
作者
周险峰
曾毅
-
机构
湖南科技大学教育学院
广东肇庆学院中文系
-
出处
《大学教育科学》
2006年第4期64-67,共4页
-
基金
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课题编号:05ZC72)
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资助课题:理解教育研究--以反思为基础的消除师生误解增进理解的过程与策略研究(课题编号:200109)
-
文摘
近年来出现的以校本教研为核心制度的校本发展取向实际上是一种基于教师(个体或群体)自身经验的发展取向。经验取向之经验观应实现科学经验观向诠释学经验观的转换,以校本教研为核心制度的校本发展才能真正达到发展教师的目的。
-
关键词
教师发展
校本发展
诠释学经验
-
Keywords
teacher development
school-based development
hermeneutic experience
-
分类号
G650
[文化科学—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