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国对外话语体系构建探讨:以林纾“融合”话语为鉴
被引量:
13
1
作者
肖开容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80-190,214,共12页
近来,特别是新冠疫情暴发后,人类发展面临新的挑战,中国对外话语构建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愈加突显。面对中西文化交流失衡和中国话语在全球话语“失语”的现实,当前对外话语构建要避免自我怜悯、过度激进、对抗冲突思维,将当前的“走出去...
近来,特别是新冠疫情暴发后,人类发展面临新的挑战,中国对外话语构建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愈加突显。面对中西文化交流失衡和中国话语在全球话语“失语”的现实,当前对外话语构建要避免自我怜悯、过度激进、对抗冲突思维,将当前的“走出去”与近代以来的“引进来”话语构建放在同一个逻辑时空坐标体系中,以异向同构思维探索对外话语构建的有效路径。林纾的“引进来”话语构建,在话语形式、叙事模式和价值观承载方面体现出“融合”话语特征,对“走出去”话语构建提供了富有启发意义的参考。基于“融合”思维的对外话语构建包含以下内涵:以具有中国特质的中国英语为话语表达手段,以中国传统和当代实践为基础并具有全球化思维的言说方式为叙事模式,以中西方价值观的互补互鉴为思想共载。这种融合话语构建方式旨在避开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直接冲突,以中国文化价值观的自信为基础,以世界问题的中国解决方案为路径,以多元话语的共存为核心,以全人类的共同关切为终极目标,对人类文明的进一步繁荣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语
中国对外
话语
话语
构建
林纾
融合
话语
中国英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强化“话语共同体”意识:论电视文化节目话语表达的嬗变与转向
被引量:
2
2
作者
周晓凡
张宁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20-125,共6页
在泛娱乐化的传播生态环境中,电视媒体的话语输出与表达效果存在着困境。这些困境制约了主流文化、主流价值在不同社会受众群体间的传播和融入。因此,突破固有的、单一的话语表达方式,丰富主流文化传播路径已是迫在眉睫的事。电视文化...
在泛娱乐化的传播生态环境中,电视媒体的话语输出与表达效果存在着困境。这些困境制约了主流文化、主流价值在不同社会受众群体间的传播和融入。因此,突破固有的、单一的话语表达方式,丰富主流文化传播路径已是迫在眉睫的事。电视文化节目作为重要的突破口,在传播过程中应当发挥自身优势,靠创新传播方式吸引观众注意、用多样化的叙事技巧实现情感共鸣、以真实可感的民族记忆贯通古今文脉,从而达到凝聚社会共识、传播主流价值、增强“话语共同体”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文化节目
话语
共同体意识
话语融合
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融合、渗透与交互:城市社区治理中的协商空间
被引量:
6
3
作者
陈旭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2年第5期97-106,共10页
城市社区治理与基层协商民主的实践耦合,为社区协商空间的建构与扩展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与逻辑理路。协商空间作为协商源起的背景场域,是由协商主体相互交流、持续互动塑造而成的,贯穿并覆盖着整个社区协商的过程。从居民面对面沟通...
城市社区治理与基层协商民主的实践耦合,为社区协商空间的建构与扩展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与逻辑理路。协商空间作为协商源起的背景场域,是由协商主体相互交流、持续互动塑造而成的,贯穿并覆盖着整个社区协商的过程。从居民面对面沟通对话的议事广场,到借助社会资本等抽象要素联结起来的公共话语,诠释着协商初始空间的多元融合建构;协商规则、手段、方式等能够形塑居民参与治理的过程,从而影响决策结果,而审慎的问责与监督机制能够倒逼协商规则的完善与内化,三者构筑了媒介渗透的协商联结空间;宏观制度体系与微观治理结构的既有权力框架成为协商结果呈现的重要前提,进而推动协商终端空间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社区治理
协商空间
话语融合
媒介渗透
权力交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对外话语体系构建探讨:以林纾“融合”话语为鉴
被引量:
13
1
作者
肖开容
机构
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翻译学研究中心
出处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80-190,214,共12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认知翻译学研究体系的构建研究”(17BYY048),项目负责人:肖开容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认知翻译理论模型建构研究”(2017M620365),项目负责人:肖开容
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规划项目“认知翻译学研究”(18SKB061),项目负责人:肖开容。
文摘
近来,特别是新冠疫情暴发后,人类发展面临新的挑战,中国对外话语构建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愈加突显。面对中西文化交流失衡和中国话语在全球话语“失语”的现实,当前对外话语构建要避免自我怜悯、过度激进、对抗冲突思维,将当前的“走出去”与近代以来的“引进来”话语构建放在同一个逻辑时空坐标体系中,以异向同构思维探索对外话语构建的有效路径。林纾的“引进来”话语构建,在话语形式、叙事模式和价值观承载方面体现出“融合”话语特征,对“走出去”话语构建提供了富有启发意义的参考。基于“融合”思维的对外话语构建包含以下内涵:以具有中国特质的中国英语为话语表达手段,以中国传统和当代实践为基础并具有全球化思维的言说方式为叙事模式,以中西方价值观的互补互鉴为思想共载。这种融合话语构建方式旨在避开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直接冲突,以中国文化价值观的自信为基础,以世界问题的中国解决方案为路径,以多元话语的共存为核心,以全人类的共同关切为终极目标,对人类文明的进一步繁荣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关键词
话语
中国对外
话语
话语
构建
林纾
融合
话语
中国英语
分类号
H315.9 [语言文字—英语]
G219.26 [文化科学—新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强化“话语共同体”意识:论电视文化节目话语表达的嬗变与转向
被引量:
2
2
作者
周晓凡
张宁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出处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20-125,共6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数字媒介时代的文艺批评研究”(19ZDA269)成果。
文摘
在泛娱乐化的传播生态环境中,电视媒体的话语输出与表达效果存在着困境。这些困境制约了主流文化、主流价值在不同社会受众群体间的传播和融入。因此,突破固有的、单一的话语表达方式,丰富主流文化传播路径已是迫在眉睫的事。电视文化节目作为重要的突破口,在传播过程中应当发挥自身优势,靠创新传播方式吸引观众注意、用多样化的叙事技巧实现情感共鸣、以真实可感的民族记忆贯通古今文脉,从而达到凝聚社会共识、传播主流价值、增强“话语共同体”的目的。
关键词
电视文化节目
话语
共同体意识
话语融合
与发展
Keywords
cultural TV programs
consciousness of“discourse community”
discourse integration and development
分类号
G222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融合、渗透与交互:城市社区治理中的协商空间
被引量:
6
3
作者
陈旭
机构
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出处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2年第5期97-106,共10页
基金
吉林省社会科学项目“吉林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体系现代化研究”(2022C64)
东北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校内青年项目“当代西方国家治理效能评估的内在逻辑与移植困境”(2022xq004)。
文摘
城市社区治理与基层协商民主的实践耦合,为社区协商空间的建构与扩展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与逻辑理路。协商空间作为协商源起的背景场域,是由协商主体相互交流、持续互动塑造而成的,贯穿并覆盖着整个社区协商的过程。从居民面对面沟通对话的议事广场,到借助社会资本等抽象要素联结起来的公共话语,诠释着协商初始空间的多元融合建构;协商规则、手段、方式等能够形塑居民参与治理的过程,从而影响决策结果,而审慎的问责与监督机制能够倒逼协商规则的完善与内化,三者构筑了媒介渗透的协商联结空间;宏观制度体系与微观治理结构的既有权力框架成为协商结果呈现的重要前提,进而推动协商终端空间的形成。
关键词
城市社区治理
协商空间
话语融合
媒介渗透
权力交互
Keywords
urban community governance
consultative space
discourse fusion
media penetration
power interaction
分类号
D638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国对外话语体系构建探讨:以林纾“融合”话语为鉴
肖开容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强化“话语共同体”意识:论电视文化节目话语表达的嬗变与转向
周晓凡
张宁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融合、渗透与交互:城市社区治理中的协商空间
陈旭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2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