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变革与狂欢:电影批评的美学思考
1
作者
陈晨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1-14,共4页
以微媒介为代表的媒介革新推动电影艺术的发展和批评范式的重构。在媒介场与文学场交互演进中,电影批评突破了原有的美学话语、文艺法则与评价标准而呈现“杂语喧哗”。话语秩序与权力规则的改变,是“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典型呈现,使“...
以微媒介为代表的媒介革新推动电影艺术的发展和批评范式的重构。在媒介场与文学场交互演进中,电影批评突破了原有的美学话语、文艺法则与评价标准而呈现“杂语喧哗”。话语秩序与权力规则的改变,是“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典型呈现,使“人人都是批评家”成为可能,也促使电影批评回归大众,回归生活,回归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批评
范式变革
话语狂欢
媒介文化景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死亡如何虚构——从鲁迅《死后》与余华《第七天》的比较研究谈起
被引量:
5
2
作者
张娟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35-43,65,共10页
《第七天》问世以来,在民间和学术界都引起了关注。民间掀起了批判余华的话语狂欢,主要批评点集中在余华小说中新闻式的罗列,认为其文学想象力和对社会现实的认识能力并没有超过微博微信的水平,这种批评实质来自于普通读者对作家写作内...
《第七天》问世以来,在民间和学术界都引起了关注。民间掀起了批判余华的话语狂欢,主要批评点集中在余华小说中新闻式的罗列,认为其文学想象力和对社会现实的认识能力并没有超过微博微信的水平,这种批评实质来自于普通读者对作家写作内容的期待和思想引导的需求。同时,评论界也对《第七天》表现出热情,但以褒扬居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华小说
《死后》
鲁迅
虚构
死亡
文学想象力
话语狂欢
认识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变革与狂欢:电影批评的美学思考
1
作者
陈晨
机构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1-14,共4页
文摘
以微媒介为代表的媒介革新推动电影艺术的发展和批评范式的重构。在媒介场与文学场交互演进中,电影批评突破了原有的美学话语、文艺法则与评价标准而呈现“杂语喧哗”。话语秩序与权力规则的改变,是“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典型呈现,使“人人都是批评家”成为可能,也促使电影批评回归大众,回归生活,回归实践。
关键词
电影批评
范式变革
话语狂欢
媒介文化景观
分类号
J901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死亡如何虚构——从鲁迅《死后》与余华《第七天》的比较研究谈起
被引量:
5
2
作者
张娟
机构
东南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35-43,65,共10页
基金
2011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鲁迅与20世纪中国研究"(11&ZD114)阶段性成果
东南大学2018年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经费(人文社科)重大引导课题"鲁迅城市写作的精神向度及当代意义"(2242018S10032)阶段性成果
文摘
《第七天》问世以来,在民间和学术界都引起了关注。民间掀起了批判余华的话语狂欢,主要批评点集中在余华小说中新闻式的罗列,认为其文学想象力和对社会现实的认识能力并没有超过微博微信的水平,这种批评实质来自于普通读者对作家写作内容的期待和思想引导的需求。同时,评论界也对《第七天》表现出热情,但以褒扬居多。
关键词
余华小说
《死后》
鲁迅
虚构
死亡
文学想象力
话语狂欢
认识能力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变革与狂欢:电影批评的美学思考
陈晨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死亡如何虚构——从鲁迅《死后》与余华《第七天》的比较研究谈起
张娟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