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6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话语的权力操纵和滥用机制分析——以话语权力操纵和滥用的典型代表“官本话语”为例 被引量:13
1
作者 王馥芳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10,25,共6页
在批评性话语分析领域,话语的权力操纵和滥用机制问题历来备受学界的关注。本文主要以话语权力操纵和滥用的典型代表"官本话语"为例,并借助批评性话语分析法这一有效的理论研究工具,揭示了话语的权力操纵程序机制以及话语权... 在批评性话语分析领域,话语的权力操纵和滥用机制问题历来备受学界的关注。本文主要以话语权力操纵和滥用的典型代表"官本话语"为例,并借助批评性话语分析法这一有效的理论研究工具,揭示了话语的权力操纵程序机制以及话语权力滥用的权力实现机制。该文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研究话语和权力之间的关系,尤其是通过揭露权力优势方对话语的非法权力操纵,揭示社会不公平的话语权力根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语权力 话语权力操纵 话语权力滥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劳动者失语成因及其话语权力重构研究——以外卖员职业的日常劳动过程为例
2
作者 张童阔 徐祥运 《科学与社会》 CSSCI 2024年第4期100-116,133,共18页
在全球资本主义扩张与技术进步的双重驱动下,数字平台的迅速发展催生了新的职业形态,数字劳动者话语权力的缺失问题也由此显现出来。然而,这一问题在当下的数字劳动力市场中大多处于隐蔽状态。通过剖析外卖员这一典型劳动密集型数字劳... 在全球资本主义扩张与技术进步的双重驱动下,数字平台的迅速发展催生了新的职业形态,数字劳动者话语权力的缺失问题也由此显现出来。然而,这一问题在当下的数字劳动力市场中大多处于隐蔽状态。通过剖析外卖员这一典型劳动密集型数字劳动群体的劳动过程,揭示了其话语权力的结构性失语现象。从话语场景、话语客体和话语主体三个层面,分析算法规训对话语场景的控制、话语客体对主体施加的符号暴力,以及话语主体对失语现象的感知差异,展现出导致数字劳动者失语的深层机制。面对这一现象,数字劳动者反思他者控制与追求自我赋权的过程,为探讨如何从外卖员话语主体的视角重构数字劳动者的话语权力提供了契机,并为建立相对平等的劳动关系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劳动者 外卖员 算法规训 符号暴力 话语权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防部例行记者会口译中的惯习、资本和话语权力
3
作者 张力 郑贞 张丽平 《语言与文化研究》 2024年第1期184-186,共3页
本文基于布迪厄的惯习、场域和资本理论,分析国防部例行记者会口译活动参与各方的话语权力交互问题,指出由于惯习和资本的差异,口译活动伴随着参与各方话语权力的博弈,而有效平衡并展现各方的话语权力是口译实践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译... 本文基于布迪厄的惯习、场域和资本理论,分析国防部例行记者会口译活动参与各方的话语权力交互问题,指出由于惯习和资本的差异,口译活动伴随着参与各方话语权力的博弈,而有效平衡并展现各方的话语权力是口译实践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译员应在调解和协商各方话语权力的过程中,消除因文化差异而产生的误解,变通话语权力以维护己方正当利益,进而向国际社会展现良好的国家和军队形象,提升外宣工作的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防部例行记者会 口译 惯习 资本 话语权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流行语背后的话语权力之维
4
作者 曾振华 《传媒论坛》 2024年第19期3-3,共1页
在数字化时代,互联网作为数字基础设施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改变了信息的传播方式,还深刻影响了人们的语言习惯与表达模式。网络流行语,作为这一变革的生动体现,不仅映射了网络社会的群体心理与情绪风向,还在网... 在数字化时代,互联网作为数字基础设施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改变了信息的传播方式,还深刻影响了人们的语言习惯与表达模式。网络流行语,作为这一变革的生动体现,不仅映射了网络社会的群体心理与情绪风向,还在网络话语空间占据了一席之地,进而对话语权力格局产生深远影响。网络流行语不仅仅是语言现象,更是社会文化生态中活跃的组成部分,在快速变化的信息环境中扮演着沟通、认同与批判的角色。网络流行语以其独特的创意性、高度的传播性和快速的更迭性,成为连接线上线下、跨越年龄界限的文化符号。从“打call”到“yyds”,从“emo”到“内卷”,这些流行语不仅是社会现实与民众认知结构的反映,更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公众的话语体系和认知框架。它们往往源自网络热点事件、社交媒体互动或特定群体的文化创造,通过网民的自发传播与媒体的放大效应,迅速成为网络空间稀缺的文化资本和社交货币,并引发广泛的社会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媒体 年龄界限 基础设施 话语权力 线上线下 群体心理 认知框架 网络热点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春秋笔法”与古代史官的话语权力 被引量:29
5
作者 过常宝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1-28,共8页
"春秋笔法"是春秋史官发展出的一种价值评判方式,并在《春秋》中得以丰富。其中,"常事不书"始指对四时常祀中的礼崩乐坏进行关注,后也指对所有违犯了礼仪精神或常规的社会现象进行关注,所载录者即为"异辞"... "春秋笔法"是春秋史官发展出的一种价值评判方式,并在《春秋》中得以丰富。其中,"常事不书"始指对四时常祀中的礼崩乐坏进行关注,后也指对所有违犯了礼仪精神或常规的社会现象进行关注,所载录者即为"异辞"。"隐而不书"是对整个事件或事件中部分因素的失载,是建立在职业史官的原始叙述之上的二次叙述。除了亲疏避讳的目的外,它实际上是将事件留在历史的阴影处,借此表达史官的臧否态度。"爵号名氏褒贬说"和"一字褒贬说"这两类笔法都是一种"异记",其功能如同载录灾异的"记异"。史官在天命的支持下,利用职业传统,构建起自己的话语权,并为后世儒家取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秋》 古代史官 春秋笔法 话语权力 职业道德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克广告”事件:民族主义话语权力的滥觞 被引量:4
6
作者 潘知常 苗青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07年第2期64-74,共11页
“耐克广告”风波是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媒介事件,大众传媒是这起媒介事件的制造者、主导者。他们对于现实的想象和虚构吸引了公众的目光并且带动公众一同进入这起媒介事件。更重要的是,媒体始终通过民族主义的话语形式来进行报道和并且... “耐克广告”风波是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媒介事件,大众传媒是这起媒介事件的制造者、主导者。他们对于现实的想象和虚构吸引了公众的目光并且带动公众一同进入这起媒介事件。更重要的是,媒体始终通过民族主义的话语形式来进行报道和并且以此作为推动事态发展的原动力。如果说这场事件是一场对待“耐克”的讨伐之战,那么经过媒体的演绎,事件则成为了一场以“民族主义”为口号的,对待西方文化尤其商业文化的抗议示威,更是一场中华民族团结一致,为西方对于中国传统精神的侮辱而采取的复仇行动。“耐克事件”证明了民族主义话语权力是新意识形态统一同化内部言论的最强大的力量。“耐克广告”事件成为了国家民族主义的情感认同和感情的升华。它背后包含了东西方解读的差异和文化的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众传媒 民族主义 话语权力 解读差异 文化冲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书与表文背后的话语权力——马戛尔尼使团国书翻译的批评话语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廖迅乔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26-132,共7页
英王乔治三世致乾隆皇帝的国书是1793年马戛尔尼使团访华的重要文献,它不仅标志着中英正式外交的开始,而且预示了其后中国与西方之间的对话模式。国书原文与译文对"图形—背景"关系的不同处理折射出两个话语权力之间的冲突。... 英王乔治三世致乾隆皇帝的国书是1793年马戛尔尼使团访华的重要文献,它不仅标志着中英正式外交的开始,而且预示了其后中国与西方之间的对话模式。国书原文与译文对"图形—背景"关系的不同处理折射出两个话语权力之间的冲突。译文瓦解原文的认知方式,力图在对话中获取优势,这反映了"天朝上国"话语的自我防卫和对英方"日不落帝国"话语的抗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戛尔尼使团 国书翻译 冲突 话语权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抗“父亲”——空间、身体、话语权力视域下的周氏兄弟失和 被引量:2
8
作者 刘伟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6-28,共13页
一、八道湾的空间政治与文化秩序 周氏兄弟真正意义上的大家庭生活是从八道湾开始的,而他们的矛盾冲突也肇始于此,显然,周氏兄弟失和与八道湾存在密切的关联,但是,光把八道湾仅仅理解为周氏兄弟失和的一个重要起点和见证是远远不... 一、八道湾的空间政治与文化秩序 周氏兄弟真正意义上的大家庭生活是从八道湾开始的,而他们的矛盾冲突也肇始于此,显然,周氏兄弟失和与八道湾存在密切的关联,但是,光把八道湾仅仅理解为周氏兄弟失和的一个重要起点和见证是远远不不够的,更要看到它实质上潜含着兄弟反目的某种动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政治 兄弟 话语权力 父亲 反抗 身体 视域 文化秩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课堂话语权力:一个亟待研究的教学问题 被引量:2
9
作者 邱九凤 《中小学教师培训》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5-28,共4页
教师的课堂话语权力是指在多种因素影响下,教师的课堂教学话语中所蕴含的影响力,控制和支配教学过程的无形力,同时也是教师和学生互相追求课堂话语权力的结果。教师的课堂话语权力表明,师生关系若仅仅是一种道德权力、专业权力与法制权... 教师的课堂话语权力是指在多种因素影响下,教师的课堂教学话语中所蕴含的影响力,控制和支配教学过程的无形力,同时也是教师和学生互相追求课堂话语权力的结果。教师的课堂话语权力表明,师生关系若仅仅是一种道德权力、专业权力与法制权力关系,那么,教师的话语权力表现更多的是冷漠与机械的操作,很难想象一个控制欲望较强的教师会有精彩的课堂教学生成。因此,建构教师课堂话语权力,只有从权威性到主体性的教育教学转变,从主体性到本真性的教育教学转变,才能体现教师人格魅力的权力,彰显教与学情境中和谐的、动态的生命力,提高素质教育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 话语权力 内涵及特征 表现与分析 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变译:话语权力的颠覆和抑制 被引量:8
10
作者 魏家海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6年第5期18-21,27,共5页
新历史主义视角内的话语权力理论日益受到翻译界的重视,为文学翻译研究开辟了一条新思路,翻译不仅是语言之间的转换,而且是权力的操控、颠覆和获取。文学变译可以通过话语权力的嬗变过程来阐释和评论。在变译中,译者话语权力的排斥性和... 新历史主义视角内的话语权力理论日益受到翻译界的重视,为文学翻译研究开辟了一条新思路,翻译不仅是语言之间的转换,而且是权力的操控、颠覆和获取。文学变译可以通过话语权力的嬗变过程来阐释和评论。在变译中,译者话语权力的排斥性和颠覆性使译文具备了某种偏离原文的空间,但话语权力的抑制性对译者的变译颠覆行为有所限制,原文的话语秩序要有所保留,变译不是彻底摧毁原文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译 话语权力 颠覆 排斥 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话语权利和话语权力探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朱松节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5期106-110,共5页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话语权是话语权利和话语权力的统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是话语权利的核心和灵魂,有效性是话语权力的价值追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话语权利需要明确权利的赋予、权利的边界、权利的行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话...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话语权是话语权利和话语权力的统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是话语权利的核心和灵魂,有效性是话语权力的价值追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话语权利需要明确权利的赋予、权利的边界、权利的行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话语权力既表现为教师话语的权威性和教师话语内容的可信性等内在力量,又表现为教师话语的解释力、话语的引导力和话语的吸引力等外在表现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 话语 话语权利 话语权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媒介的演进与抗衡——当代语境下文学与影视话语权力比较论 被引量:1
12
作者 梁振华 《艺术广角》 2009年第5期9-11,92,共4页
文学影响力的削弱和影视文化的强势崛起,是20世纪以降世界文化生态圈最醒目的景观之一。无需多么敏锐的洞察力,我们就会发觉:视听取代阅读、音像取代文字、影视取代书籍——已经成为当代大众审美文化的一个重要趋向。尽管影视艺术在... 文学影响力的削弱和影视文化的强势崛起,是20世纪以降世界文化生态圈最醒目的景观之一。无需多么敏锐的洞察力,我们就会发觉:视听取代阅读、音像取代文字、影视取代书籍——已经成为当代大众审美文化的一个重要趋向。尽管影视艺术在中国的发展要滞后于西方世界,但对于类似的文化现象我们也并不陌生。而且,鉴于中国传统文化习性的“超稳定”结构,这一演变趋势所引起的社会文化心理结构的失衡,往往昭显得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视文化 文学影响 话语权力 当代语境 比较论 文化心理结构 演进 媒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话语权力之突围——托尼·莫里森《爵士乐》中的语言偏离现象阐释 被引量:4
13
作者 焦小婷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6年第6期65-70,共6页
美国黑人女小说家托尼.莫里森在其小说《爵士乐》中,通过词汇、语义、语法和书写偏离,以艺术的形式为自己建构了一个自由的深度空间,在不受束缚的自由中突破话语权力的藩篱,表现了自我,彰显了个性。
关键词 托尼·莫里森 《爵士乐》 语言偏离 话语权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视—角度——话语权力的再分配:夏洛特·勃朗特小说《简爱》之女权主义新阐释
14
作者 郑茗元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4期69-71,共3页
英国20世纪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夏洛特·勃朗特的经典之作《简爱》作为当代世界文坛女权主义的杰出代表,它的贡献在于作者通过自己的创作实验和亲身体验对艺术本质中女性内心世界的揭示和对后现代文论发展的预设,因此小说《简爱》具... 英国20世纪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夏洛特·勃朗特的经典之作《简爱》作为当代世界文坛女权主义的杰出代表,它的贡献在于作者通过自己的创作实验和亲身体验对艺术本质中女性内心世界的揭示和对后现代文论发展的预设,因此小说《简爱》具有透视性超越传统话语权力束缚的特征。本文通过对《简爱》中女权主义的再阐释来探讨其"透视","角度","话语权力的再分配"之维,旨在剖析夏洛特·勃朗特小说的重要理论价值和后现代审美情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爱》 透视 角度 话语权力 女权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短信与大众话语权力的新崛起
15
作者 曾洪伟 《当代文坛》 CSSCI 2007年第4期166-167,176,共3页
关键词 大众文化 手机短信 话语权力 后现代文化语境 “第五媒体” 社会文化语境 手机用户 叙事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笺故事》的身份记忆与话语权力
16
作者 杭宏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4期151-153,共3页
《信笺故事》是一部非同寻常的反思未成年人受侵犯的电影,打破了此类主题电影的模式,它诉诸个体记忆追溯与身份重构,揭示成年世界对未成年人的话语权力和规训作用,进而反思美国20世纪70年代狂热的嬉皮士运动对未成年人带来的伤害。本文... 《信笺故事》是一部非同寻常的反思未成年人受侵犯的电影,打破了此类主题电影的模式,它诉诸个体记忆追溯与身份重构,揭示成年世界对未成年人的话语权力和规训作用,进而反思美国20世纪70年代狂热的嬉皮士运动对未成年人带来的伤害。本文采用新历史主义理论以及福柯微观权力话语分析对影片主角的记忆重塑与身份重构、教练对未成年主角的价值灌输与主体规训,最终阐释影片对于那个特定时代的社会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笺故事》 身份记忆 话语权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文化历史演进中的语言、文化与话语权力
17
作者 王涛 《山东外语教学》 2005年第4期15-18,37,共5页
语言与人类息息相关,它不仅是文字的前提,文化的载体,而且在跨文化历史的长河中更体现出隐蔽的权力;语言既在人类间树立了道道藩篱,却又依赖于相互间的碰撞与交融,产生出各自独特却又相互关联的文化,并在文化技术的基础上依据不同的话... 语言与人类息息相关,它不仅是文字的前提,文化的载体,而且在跨文化历史的长河中更体现出隐蔽的权力;语言既在人类间树立了道道藩篱,却又依赖于相互间的碰撞与交融,产生出各自独特却又相互关联的文化,并在文化技术的基础上依据不同的话语权力创造出各自不同的灿烂文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 文化 话语权力 文化自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庭话语权力研究》评介
18
作者 陈石磊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13年第1期121-123,共3页
吕万英教授新著《法庭话语权力研究》①是对法庭庭审参与各方的话语权力的控制与支配进行系统研究的一部专著。该书内容全面,视角新颖,对法庭话语研究和权力研究进行了详尽的梳理与回顾,同时采用批评话语分析和会话分析理论展现了话语... 吕万英教授新著《法庭话语权力研究》①是对法庭庭审参与各方的话语权力的控制与支配进行系统研究的一部专著。该书内容全面,视角新颖,对法庭话语研究和权力研究进行了详尽的梳理与回顾,同时采用批评话语分析和会话分析理论展现了话语权力如何在法官、公诉人、律师、当事人和证人等之间展开控制与支配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语言学 话语权力 批评话语分析 会话分析 评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缘走向中心,中心走向边缘——析《法国中尉的女人》中话语权力的互动
19
作者 赵晓晓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72-74,共3页
《法国中尉的女人》中,人物之间的话语权力互动构成了文本的世界,即表层空间;叙述者与读者之间的话语互动则构成了作品的世界,即深层空间。这些互动揭示了话语权力由中心到边缘,由边缘到中心的永恒互变规律。
关键词 话语权力 边缘化 中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堂教学话语权力的内涵及特点
20
作者 邢思珍 《成才之路》 2008年第29期17-18,共2页
课堂教学话语权力是课堂教学话语中所蕴涵的影响力,一种对课堂教学过程进行支配和控制的无形力量。具有构成性、隐蔽性、生成性、民主性和适度性等特点。
关键词 课堂教学 话语权力 教师 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