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塑形:从认识型到话语事件场的转变——福柯《认知考古学》解读 被引量:4
1
作者 张一兵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4-30,共7页
在《认知考古学》一书中,福柯一改《词与物》中那种认识型统摄文化的历史观察视角,而着眼于某种看不见的当下建构和解构的话语运行场。这就是所谓话语实践,在实体存在的意义中,它恰恰是以不在场的出场方式存在的。正是这个话语实践同时... 在《认知考古学》一书中,福柯一改《词与物》中那种认识型统摄文化的历史观察视角,而着眼于某种看不见的当下建构和解构的话语运行场。这就是所谓话语实践,在实体存在的意义中,它恰恰是以不在场的出场方式存在的。正是这个话语实践同时塑形了社会存在中的客体与主体,并生成全新的社会生活中的策略性统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柯 《认知考古学》 认识型 话语事件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考古学与话语事件场——青年福柯关于认识型和认识论断裂的答辩
2
作者 张一兵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8,共8页
福柯提出的话语事件场概念中,存在一个从宏观文化构式向微观文本内部结构的转换,即一个文本中的功能性话语与各种他性话语的支撑和依赖关系建构起来的指涉系统。这显然是比认识型要微观得多的构境场域,它往往是一种文本、一种思潮内部... 福柯提出的话语事件场概念中,存在一个从宏观文化构式向微观文本内部结构的转换,即一个文本中的功能性话语与各种他性话语的支撑和依赖关系建构起来的指涉系统。这显然是比认识型要微观得多的构境场域,它往往是一种文本、一种思潮内部的复杂话语实践。学术思想发生中真正存在的只是当下被激活的话语事件场,它在学者由言说和思考过程建构起来的学术思想构境中曾突现式地发生过,话语事件并不持续实在和永恒在场,而只是不断地突现式地蜂拥而至(成境)并迅速离散(消境),学术构境即是话语事件群的会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柯 《科学考古学》 共时性与历时性 话语事件场 档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