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残游记》语言表述的“话语个性” 被引量:3
1
作者 刘春芳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32-135,共4页
被鲁迅誉为清末四大谴责小说之一的《老残游记》,虽出自并非写家的刘鹗之手,但它的影响却远远超过了其他三家。取得这种成功的原因之一,便是作品在语言表述方面所表现出的"话语个性"。刘鹗呼应"纵笔所至不检束"的... 被鲁迅誉为清末四大谴责小说之一的《老残游记》,虽出自并非写家的刘鹗之手,但它的影响却远远超过了其他三家。取得这种成功的原因之一,便是作品在语言表述方面所表现出的"话语个性"。刘鹗呼应"纵笔所至不检束"的时代语言观,运用真切的笔力,创造性地使用多种修辞方式,作品的人物语言充满神肖美。这些元素共同构筑了《老残游记》语言表述的"话语个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残游记 话语个性 个人象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隐性与消费社会中的“个性特征话语”
2
作者 欧阳可惺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12-116,共5页
文章通过对消费社会中的部分文化特征进行分析,指出了目前文学存在的性质:文学的隐性。并对这种文学存在的形成和内涵进行了描述,指出随着消费社会文化范围的不断扩大,应该不断地对文学研究的对象进行新的界定。
关键词 文学隐性 消费社会 个性特征话语 文化特征 文学性质 文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历史流传物在语言漂移中的传释——文化实践解释学阅读札记之三 被引量:1
3
作者 金元浦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44-149,160,共6页
作为历史流传物的文学作品是怎样在语言的漂移中传释的,这是文学意义生成的重要问题。每一时代都有其主导的时代话语,在历史的承传转移中,依次表现为不同主调的时代话语。每一民族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也表现为不同的民族话语,其主导理念也... 作为历史流传物的文学作品是怎样在语言的漂移中传释的,这是文学意义生成的重要问题。每一时代都有其主导的时代话语,在历史的承传转移中,依次表现为不同主调的时代话语。每一民族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也表现为不同的民族话语,其主导理念也在变化中。地域话语强调地理范围内话语的共同性,强调其共同话语与其他地域文化话语相比的独特性,以之构成地域话语的主导面。历史使语言同时处于意义缺失与意义超载的矛盾状态,而阐释共同体则是文学意义生成中语言的历史具体性和延展性运演的功能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流传物 阐释共同体 个性话语 共性话语 时代话语 地域话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诊治作文“失语”症
4
作者 李斌辉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29-30,共2页
关键词 作文教学 语文教学 教师 中学生 个性话语 社会话语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