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诗骚传统”当代传播的历史意蕴与实践路径
1
作者
郭艳华
马竹君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6-84,共9页
“诗骚传统”不仅是中华文学的创作典范,同时也是中华民族精神价值体系的内涵构成。对“诗骚传统”当代传播价值与路径的探讨,既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之文学面向的深入发掘,也是落实“第二个结合”的方法实践。在数智技术重塑全球...
“诗骚传统”不仅是中华文学的创作典范,同时也是中华民族精神价值体系的内涵构成。对“诗骚传统”当代传播价值与路径的探讨,既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之文学面向的深入发掘,也是落实“第二个结合”的方法实践。在数智技术重塑全球传播格局的时代语境下,应立足文化自主、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三重维度,深入挖掘“诗骚传统”的历史意蕴与当代价值,丰富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话语载体与传播方式。通过打造体现中华文化主体性的话语传播载体,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
文化
诗骚传统
文化意蕴
当代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诗骚传统”与花间词的精神向度
被引量:
1
2
作者
郭艳华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2-70,共9页
“诗骚传统”作为中国文学精神的价值归属,在时间纵向上贯通整个文学史的发展,在创作横向上覆盖诗、文、词、戏曲、小说等各个文体。“诗骚传统”对花间词精神向度的牵引与塑造,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理论层面,花间词人延续“诗骚传...
“诗骚传统”作为中国文学精神的价值归属,在时间纵向上贯通整个文学史的发展,在创作横向上覆盖诗、文、词、戏曲、小说等各个文体。“诗骚传统”对花间词精神向度的牵引与塑造,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理论层面,花间词人延续“诗骚传统”中雅正观念与瑰丽文辞相统一的创作精神,将“清绝”之质与“侧艳”之辞融合一体,超越传统诗教而释放艺术活力;二是创作层面,花间词人以“诗骚传统”中的现实精神为价值皈依,秉持“比兴寄托”的创作原则,赋予词体特定的时代精神与思想内蕴。对“诗骚传统”与花间词精神向度的探讨,意在说明以“诗骚传统”为内核的中华文学精神不因文体转换发生断裂,而是贯通不同时代并辐射于不同文体,从而使中国古代传统文人精神不断绵延升华,使中华文脉得以贯通融汇,彰显出中华文学的本土特色与精神气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骚传统
晚唐五代
花间词
精神向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史记》的三种继承与三个创新
3
作者
王增恂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73-76,共4页
我们说《史记》是一部文学的历史和历史的文学,它将历史著作的实录与叙事文学的创作、将史传传统与诗骚传统融为了一体,这种双重意义的融合不是简单的合二为一或者叠加,体现了它在史学和文学领域写作上的新拓展,体现了司马迁的创造性探...
我们说《史记》是一部文学的历史和历史的文学,它将历史著作的实录与叙事文学的创作、将史传传统与诗骚传统融为了一体,这种双重意义的融合不是简单的合二为一或者叠加,体现了它在史学和文学领域写作上的新拓展,体现了司马迁的创造性探索精神和艺术精神的宏深蕴含,其具体表现在《史记》的三种继承和三个创新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记》
三个创新
感事
情节结构
司马迁
诗骚传统
记言
史书体裁
史学精神
审美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诗骚传统”当代传播的历史意蕴与实践路径
1
作者
郭艳华
马竹君
机构
北方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6-84,共9页
基金
北方民族大学校级专项“诗骚传统与中华文明根基研究”(项目编号:2025ZLGTTYS30)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两宋与辽、西夏、金文学互动关系研究”(项目编号:22BZW079)的研究成果。
文摘
“诗骚传统”不仅是中华文学的创作典范,同时也是中华民族精神价值体系的内涵构成。对“诗骚传统”当代传播价值与路径的探讨,既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之文学面向的深入发掘,也是落实“第二个结合”的方法实践。在数智技术重塑全球传播格局的时代语境下,应立足文化自主、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三重维度,深入挖掘“诗骚传统”的历史意蕴与当代价值,丰富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话语载体与传播方式。通过打造体现中华文化主体性的话语传播载体,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关键词
传统
文化
诗骚传统
文化意蕴
当代传播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诗骚传统”与花间词的精神向度
被引量:
1
2
作者
郭艳华
机构
北方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出处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2-70,共9页
基金
北方民族大学重点项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北宋多民族文学研究”(2021MYA04)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易代之际文学思想研究”(14ZDB073)。
文摘
“诗骚传统”作为中国文学精神的价值归属,在时间纵向上贯通整个文学史的发展,在创作横向上覆盖诗、文、词、戏曲、小说等各个文体。“诗骚传统”对花间词精神向度的牵引与塑造,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理论层面,花间词人延续“诗骚传统”中雅正观念与瑰丽文辞相统一的创作精神,将“清绝”之质与“侧艳”之辞融合一体,超越传统诗教而释放艺术活力;二是创作层面,花间词人以“诗骚传统”中的现实精神为价值皈依,秉持“比兴寄托”的创作原则,赋予词体特定的时代精神与思想内蕴。对“诗骚传统”与花间词精神向度的探讨,意在说明以“诗骚传统”为内核的中华文学精神不因文体转换发生断裂,而是贯通不同时代并辐射于不同文体,从而使中国古代传统文人精神不断绵延升华,使中华文脉得以贯通融汇,彰显出中华文学的本土特色与精神气象。
关键词
诗骚传统
晚唐五代
花间词
精神向度
分类号
I207.23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史记》的三种继承与三个创新
3
作者
王增恂
机构
重庆市新闻出版局图书管理处
出处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73-76,共4页
文摘
我们说《史记》是一部文学的历史和历史的文学,它将历史著作的实录与叙事文学的创作、将史传传统与诗骚传统融为了一体,这种双重意义的融合不是简单的合二为一或者叠加,体现了它在史学和文学领域写作上的新拓展,体现了司马迁的创造性探索精神和艺术精神的宏深蕴含,其具体表现在《史记》的三种继承和三个创新上。
关键词
《史记》
三个创新
感事
情节结构
司马迁
诗骚传统
记言
史书体裁
史学精神
审美主体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诗骚传统”当代传播的历史意蕴与实践路径
郭艳华
马竹君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论“诗骚传统”与花间词的精神向度
郭艳华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论《史记》的三种继承与三个创新
王增恂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