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从怪变至平淡:贾岛诗风变迁的诗史意义
1
作者
郭春林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33-137,共5页
贾岛早期的诗歌明显留有韩愈、孟郊奇险诗风影响的痕迹。他因建功立业的理想受挫,渐次变得心灰意冷,其诗风则由奇险倾向,转向清苦奇僻。贾岛诗风的变迁实证了韩愈所倡导的"奸穷怪变得,往往造平淡"的诗歌理论,既反映了他生活...
贾岛早期的诗歌明显留有韩愈、孟郊奇险诗风影响的痕迹。他因建功立业的理想受挫,渐次变得心灰意冷,其诗风则由奇险倾向,转向清苦奇僻。贾岛诗风的变迁实证了韩愈所倡导的"奸穷怪变得,往往造平淡"的诗歌理论,既反映了他生活遭际的变化,亦折射出其诗歌交游对象的变换。这与韩孟诗派的诗歌创新理论及努力方向是一致的,具有极其重要的诗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岛
诗歌创作
诗风变迁
诗史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王士禛的文人雅集与康熙诗坛风尚的变迁——以清康熙己未(1679年)博学鸿儒科前后为重点考察时段
被引量:
4
2
作者
高莲莲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85-88,共4页
领袖式人物组织参与交游雅集是影响诗坛风貌的重要因素,也是观察诗风流变的独特视角。本文通过梳理与分析王士禛与博学鸿儒的交游雅集来观照清康熙诗坛的风尚变迁。1678年,清康熙帝诏开博学鸿儒科。博学鸿儒入京后,王士禛组织了一系列...
领袖式人物组织参与交游雅集是影响诗坛风貌的重要因素,也是观察诗风流变的独特视角。本文通过梳理与分析王士禛与博学鸿儒的交游雅集来观照清康熙诗坛的风尚变迁。1678年,清康熙帝诏开博学鸿儒科。博学鸿儒入京后,王士禛组织了一系列交游雅集活动,形成小圈子。他在小圈子中提倡神韵说,崇尚清新淡远、平和雅正的诗歌风貌,迎合了士人的审美趣味,淡化了社会矛盾,扭转了质实诗风。在诗学宗尚方面,王士禛传播宋诗风,但并不反对唐诗风,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专宗一朝一派的狭隘诗学观念,从而影响了诗坛大风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士禛
康熙诗坛
文人雅集
诗风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高启由元入明的心态及诗歌创作
3
作者
李圣华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77-179,共3页
元明易代不仅造成作家价值观念、人生态度的转变,也促使作家的创作心态和艺术旨趣发生显著变化。吴 中诗人高启目睹朱明新朝气象,热情赞歌国家的统一,但由于他追求个体独立,所以又产生了与新朝"离异"的心 态,其诗歌也随之发...
元明易代不仅造成作家价值观念、人生态度的转变,也促使作家的创作心态和艺术旨趣发生显著变化。吴 中诗人高启目睹朱明新朝气象,热情赞歌国家的统一,但由于他追求个体独立,所以又产生了与新朝"离异"的心 态,其诗歌也随之发生了一些显著变化。入明后高启进一步强调博大变化,主张诗歌"格"、"意"、"趣"兼具,注重 以诗存史,其诗风从放拓、雄浑、苍凉演变为奇丽、深稳、含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启
易代心态
诗风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怪变至平淡:贾岛诗风变迁的诗史意义
1
作者
郭春林
机构
广西大学文学院
出处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33-137,共5页
基金
广西教育厅科研一般项目(201012MS006)
广西大学科研基金项目(XBS100004)"韩孟诗派交游及接受研究"
文摘
贾岛早期的诗歌明显留有韩愈、孟郊奇险诗风影响的痕迹。他因建功立业的理想受挫,渐次变得心灰意冷,其诗风则由奇险倾向,转向清苦奇僻。贾岛诗风的变迁实证了韩愈所倡导的"奸穷怪变得,往往造平淡"的诗歌理论,既反映了他生活遭际的变化,亦折射出其诗歌交游对象的变换。这与韩孟诗派的诗歌创新理论及努力方向是一致的,具有极其重要的诗史意义。
关键词
贾岛
诗歌创作
诗风变迁
诗史意义
Keywords
Jia Dao
peotry writing
changes in poetic style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of poetry
分类号
I207.227.4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王士禛的文人雅集与康熙诗坛风尚的变迁——以清康熙己未(1679年)博学鸿儒科前后为重点考察时段
被引量:
4
2
作者
高莲莲
机构
青岛市委党校文史教研部
出处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85-88,共4页
文摘
领袖式人物组织参与交游雅集是影响诗坛风貌的重要因素,也是观察诗风流变的独特视角。本文通过梳理与分析王士禛与博学鸿儒的交游雅集来观照清康熙诗坛的风尚变迁。1678年,清康熙帝诏开博学鸿儒科。博学鸿儒入京后,王士禛组织了一系列交游雅集活动,形成小圈子。他在小圈子中提倡神韵说,崇尚清新淡远、平和雅正的诗歌风貌,迎合了士人的审美趣味,淡化了社会矛盾,扭转了质实诗风。在诗学宗尚方面,王士禛传播宋诗风,但并不反对唐诗风,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专宗一朝一派的狭隘诗学观念,从而影响了诗坛大风气。
关键词
王士禛
康熙诗坛
文人雅集
诗风变迁
Keywords
Wang Shi Zhen
Kang Xi Parnassus
Literator's gathering
the evolution of poetic style
分类号
I206.4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高启由元入明的心态及诗歌创作
3
作者
李圣华
机构
郑州大学文学院
出处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77-179,共3页
文摘
元明易代不仅造成作家价值观念、人生态度的转变,也促使作家的创作心态和艺术旨趣发生显著变化。吴 中诗人高启目睹朱明新朝气象,热情赞歌国家的统一,但由于他追求个体独立,所以又产生了与新朝"离异"的心 态,其诗歌也随之发生了一些显著变化。入明后高启进一步强调博大变化,主张诗歌"格"、"意"、"趣"兼具,注重 以诗存史,其诗风从放拓、雄浑、苍凉演变为奇丽、深稳、含蓄。
关键词
高启
易代心态
诗风变迁
分类号
I207.6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从怪变至平淡:贾岛诗风变迁的诗史意义
郭春林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王士禛的文人雅集与康熙诗坛风尚的变迁——以清康熙己未(1679年)博学鸿儒科前后为重点考察时段
高莲莲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论高启由元入明的心态及诗歌创作
李圣华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