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声色已经大开 情性未必全隐——齐梁诗刍论
1
作者 杜华平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9年第3期27-32,45,共7页
诗的本义是抒情言志,这在早期的诗歌创作和理论中是丝毫无爽的。大约一直到西晋,情况还是基本如此,陆机在分辨诗、赋两种文体时即说:“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文赋》)然而,就从此时开始,诗急剧地发生着变化,到了齐梁,这种变... 诗的本义是抒情言志,这在早期的诗歌创作和理论中是丝毫无爽的。大约一直到西晋,情况还是基本如此,陆机在分辨诗、赋两种文体时即说:“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文赋》)然而,就从此时开始,诗急剧地发生着变化,到了齐梁,这种变化的具体内容就已经非常明晰,刘勰《文心雕龙·物色》作了这样的总结:“自近代以来,文贵形似,窥情风景之上,钻貌草木之中。”就是说,抒情言志的诗到了此时已经具有了极尽声貌图模物状的特色。所以明陆时雍《诗镜总论》说:“诗至于宋”,“便觉声色俱开”;又说:“诗至于齐,情性既隐,声色大开。”清沈德潜在《说诗晬语》中也进一步发挥了这种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梁 缘情而绮靡 晬语 诗镜总论 抒情言志 歌创作 山水景物 咏物 山水 体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