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在语言的解剖中抵达诗质——阿毛诗歌话语特质及其意义之探 |
罗小凤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2
|
散文的诗质和小说化——观当代台湾散文 |
王海虹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1993 |
0 |
|
3
|
白话诗的“新”逻辑--闻一多新格律诗理论及意义重估 |
周建华
|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4
|
林黛玉诗性气质的男性化倾向 |
高菊梅
|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05 |
0 |
|
5
|
中国武侠电影诗性气质的解读 |
杨梅
|
《戏剧之家》
|
2018 |
0 |
|
6
|
辛亥革命与江南社会——论南社诗歌的现代化趋向 |
沈潜
|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
2011 |
1
|
|
7
|
党的二十大给中华诗词发展带来重大机遇 |
陈新华
|
《国际人才交流》
|
2023 |
2
|
|
8
|
我的学术生涯回顾 |
骆寒超
|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
2007 |
0 |
|
9
|
高蹈乎八荒之表 抗心乎千秋之间——康德、叔本华与《人间词话》 |
佘德银
|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
2003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