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诗词赏析与人格塑造
被引量:1
- 1
-
-
作者
何治清
-
机构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
-
出处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9-39,共1页
-
-
关键词
诗词赏析
人格塑造
中学
语文教学
-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中考古诗词赏析考查方式初探
被引量:5
- 2
-
-
作者
陈玲玲
周国安
-
机构
江苏省扬州市教育局教研室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洋浦中学
-
出处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1-63,共3页
-
文摘
一、背诵主义不管你承不承认.接不接受,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当下初中古诗词教学.存在着普遍的背诵主义倾向。古诗词当然要背诵,记诵积累是丰富文化底蕴的必需步骤,也是通向感悟、赏析的基础环节。但一切都简化为背诵,不仅古诗词本身需要背诵,字面意思需要背诵,连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展现了怎样的美好意境、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都不是理解、感悟而得,而是咿咿呀呀地记而诵之,就有些“一地鸡毛”了。
-
关键词
诗词赏析
考查方式
古诗词教学
考古
文化底蕴
字面意思
思想感情
背诵
-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唐代诗歌经典巡礼——评《唐代名家诗词赏析》
- 3
-
-
作者
李巧玲
-
机构
河南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基础教育教学部
-
出处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I0004-I0004,共1页
-
文摘
唐代的诗歌堪称是我国诗歌发展的高峰,其卓越的思想性、艺术性,题材的广泛性,风格的多元化,以及名家和精品的数量,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唐诗能够千古流传、深入人心,除了其在思想上、艺术上的成就,还有一个不容小觑的原因——空前广泛的题材和多元的风格。无论是边塞诗、田园诗,还是现实主义或浪漫主义,抑或是不同风格的交叉融合,唐代的诗人用诗句记录并展现着真实而辽阔的生活:有的揭露社会黑暗,从侧面反映当时的社会状况和阶级矛盾;有的歌颂正义战争,抒发爱国思想与情怀;有的描绘祖国大好河山,抒写岁月静好;也有的诉说个人抱负,有的表达男女爱慕之情,有的歌颂真挚友谊,有的感叹人生悲欢,等等。于是,后人常常会在无数个现实情境中与古人产生共鸣;于是,那些经典的语句总会反复被重温、被引用、被传诵。孙朦老师的《唐代名家诗词赏析》就仿佛带领读者体验了一场不同时期、不同题材、不同风格、不同立意的经典唐诗巡礼。
-
关键词
边塞诗
诗词赏析
现实情境
爱慕之情
千古流传
正义战争
读者体验
交叉融合
-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古代诗词中的自然审美意境
被引量:2
- 4
-
-
作者
吴韦
-
机构
长江职业学院
-
出处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4年第03Z期61-61,共1页
-
文摘
中国古代诗词是中国文化发展史的独特瑰宝,它把很多文化汇入其中,随着文明程度的提高,如今仍具有这个独特的艺术魅力,使古典园林与古诗词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诗和园均是受大自然感应的产物,有各自的实用目的,但是当它们为"士人"掌握,就结下了良缘,成为古人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伴随着古人生活。
-
关键词
诗词赏析
园林美景
美学
-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教师示范 由读入写──古诗词鉴赏教学例谈
- 5
-
-
作者
闵文
-
机构
江苏苏州中学
-
出处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0-13,共4页
-
文摘
大纲要求高中生应“初步具有鉴别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文学作品自然包含古代诗歌,因此,几乎每年高考都有古代诗歌理解鉴赏题。但在实际教学中,这个领域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不少人对古代诗歌的教学仅仅停留在翻译古代汉语字词的水平上,或者仅仅满足于背诵一些诗词名...
-
关键词
诗词鉴赏
教师示范
教学例
古代诗歌
《枫桥夜泊》
诗词赏析
意境优美
语言文字
寒山寺
《〈枫桥夜泊〉新解质疑》
-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易词造意品俊句——《雨霖铃》赏析教学一得
- 6
-
-
作者
陆精康
-
机构
江苏南通市三中
-
出处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6-27,共2页
-
文摘
编者按〕上古代诗词鉴赏课,怎样引导学生走入“意境”,真正品味出作品的诗美(神韵之美与语言之美),从而切切实实培养起他们的艺术鉴赏力,这历来是一个教学难点。近几年来,针对这一难点的公开课很少,操作性强的经验之谈亦不多见。上期本栏目发表唐湘平老师的文章,...
-
关键词
教学难点
造意
意境美
杨柳
引导学生
晓风
诗词赏析
古典诗词
残月
诗词鉴赏
-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