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电视剧《甄嬛传》对诗词曲赋的运用 被引量:17
1
作者 张彩丽 《电影评介》 2012年第22期64-66,共3页
电视剧《甄嬛传》运用诗词歌赋的方式多种多样,以简单的引用法最多,其它三种方式稍少,这说明了在现代社会诗词歌赋被电视剧传承方式的特征更多的是吉光片羽式的引用法和简单的截用法、套用法,比较高级的化用法和创新法则比较少。因为电... 电视剧《甄嬛传》运用诗词歌赋的方式多种多样,以简单的引用法最多,其它三种方式稍少,这说明了在现代社会诗词歌赋被电视剧传承方式的特征更多的是吉光片羽式的引用法和简单的截用法、套用法,比较高级的化用法和创新法则比较少。因为电视媒介的特殊原因,我们在电视剧中引用诗词歌赋时,要注意发扬它可以可以和声画结合的生动形象性的优势,同时要避免它的劣势,即不能引用太生僻和太烂俗的诗词歌赋,要注重古典文化修养的积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甄嬛传》 诗词曲赋 运用方式 优劣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诗性与理性浇灌下的学术硕果--读王宏印《<红楼梦>诗词曲赋英译比较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陈可培 《外语与翻译》 2003年第1期72-78,共7页
关键词 王宏印 《<红楼梦>诗词曲赋英译比较研究》 文化角度 标题 关键词语 人称 修辞 戏剧化手法 中西交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诗词曲赋视野下的孙子与《孙子兵法》 被引量:1
3
作者 阎盛国 《滨州学院学报》 2014年第5期132-140,共9页
吟咏孙子与《孙子兵法》的诗词曲赋,既有只言片语,也有长篇宏论。这些诗词曲赋出自不同的社会环境和不同的个人情感。有的诞生于承平之世,有的诞生于战乱之际,有的创作于武科应试之际,有的创作于友人送别之际,有的是对不良风气的讥刺,... 吟咏孙子与《孙子兵法》的诗词曲赋,既有只言片语,也有长篇宏论。这些诗词曲赋出自不同的社会环境和不同的个人情感。有的诞生于承平之世,有的诞生于战乱之际,有的创作于武科应试之际,有的创作于友人送别之际,有的是对不良风气的讥刺,有的是孙氏后裔对祖先的凭吊。这些诗词曲赋主要表达了四种不同情怀:一是对孙子治兵才能的夸赞,二是对孙子兵学思想的赞叹,三是以孙子风格创作、品评诗作,四是对孙子历史遗迹所发的幽思。这些诗词曲赋分散在史书、小说、文集、诗集、剧曲、画作、碑刻中,而它们的作者又出身于不同的社会阶层。因此,这些诗词曲赋不仅提升了孙子的社会知名度,而且有力地推动了《孙子兵法》向更为广泛的社会领域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词曲赋 孙子 《孙子兵法》 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音乐与诗词曲赋的历史渊源 被引量:1
4
作者 王采 《黄河之声》 2007年第8期46-47,共2页
本文从音乐与我国高度发达的韵文体文学形成的密不可分的历史渊源以及对此产生的巨大的推动作用进行阐述,从中挖掘出大量足以令世人叹为观止的丰富宝藏。
关键词 诗词曲赋 音乐 《诗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读《红楼梦诗词曲赋鉴赏》札记
5
作者 康硕 《艺海》 2013年第2期135-135,共1页
蔡义江先生著《红楼梦诗词曲赋鉴赏》①于注释详尽细密、于鉴赏剖幽析微,堪称佳作,然其中仍有未尽如人意处。今撷得六则,略加分析,以期为完善该书献一份绵薄之力。
关键词 《红楼梦诗词曲赋鉴赏》 献疑 补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目的论看《红楼梦》诗词曲赋中意象的英译
6
作者 韩玲 《海外英语》 2011年第6X期224-225,共2页
目的论是德国功能翻译派提出的观点,其主要内容为,翻译是一项有目的的活动,所以翻译要受到目的的制约,应以实现译文的预期功能为首要原则,即遵循译文的目的性原则。该文通过分析《红楼梦》两个英译本中诗词意象的翻译,阐述了不同的翻译... 目的论是德国功能翻译派提出的观点,其主要内容为,翻译是一项有目的的活动,所以翻译要受到目的的制约,应以实现译文的预期功能为首要原则,即遵循译文的目的性原则。该文通过分析《红楼梦》两个英译本中诗词意象的翻译,阐述了不同的翻译目的会决定不同的翻译策略的选择,并会产生不同的翻译效果。评价一篇译文的优劣在于它是否在译语情境中实现了译文的预期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的论 《红楼梦》诗词曲赋 意象 翻译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诗与青春何处安放--《红楼梦》诗词曲赋思辨性阅读价值取向
7
作者 陈兴才 《江苏教育》 2023年第20期18-22,共5页
诗词曲赋是《红楼梦》的有机组成,是该作品相较于其他作品的区别之一。作品中大量的诗词曲赋在教学中无法回避和无视,必须有恰当的内容确定与学法,这涉及诗词曲赋在《红楼梦》中的存在价值与意义,涉及梳理、统整、探究等学习方法。特别... 诗词曲赋是《红楼梦》的有机组成,是该作品相较于其他作品的区别之一。作品中大量的诗词曲赋在教学中无法回避和无视,必须有恰当的内容确定与学法,这涉及诗词曲赋在《红楼梦》中的存在价值与意义,涉及梳理、统整、探究等学习方法。特别需要认识的是,尽管《红楼梦》是文学作品,诗词曲赋更是抒情性作品,但就探究而言,思辨的介入,方能为学习提供品质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诗词曲赋 整本书阅读 梳理与统整 探究与思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楼梦》翻译学刍议 被引量:19
8
作者 李绍年 《语言与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30-36,共7页
一 《红楼梦》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大奇书,是我国传统文化百花园中孕育出的一株光彩四射的仙葩。它的奇光异彩不仅照遍了中华大地,而且为世界文学艺术的百花园增加了更加灿烂的光辉。 《红楼梦》自创作到现在已经有二个半世纪的历史。它... 一 《红楼梦》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大奇书,是我国传统文化百花园中孕育出的一株光彩四射的仙葩。它的奇光异彩不仅照遍了中华大地,而且为世界文学艺术的百花园增加了更加灿烂的光辉。 《红楼梦》自创作到现在已经有二个半世纪的历史。它的诞生和流传可以说是一个坎坷而曲折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仙葩 世界文学 诗词曲赋 绳床瓦灶 越南文 文化知识 全译本 古典小说 巴金先生 冯其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楼梦》翻译探索(续) 被引量:4
9
作者 李绍年 《语言与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43-55,共13页
四、诗词曲赋的翻译 “文备众体”这是我国自唐传奇以来小说体裁的一大特点。但是,一般都是故事情节需要渲染铺张,或表示感慨咏叹之处时,才加几首诗词或一段赞赋骈文以增加效果。
关键词 诗词曲赋 唐传奇 文备 哈萨克文 黛玉 小说情节 刘姥姥 甄士隐 原诗 贾宝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韵文古典形式的命运 被引量:1
10
作者 董乃斌 《中国韵文学刊》 1987年第1期18-31,9,共15页
中国韵文是一个包含丰富复杂的历史内容的多元综合体。按照它的形式特征和发展过程,可以大致区分为古典形式、现代形式和民间形式三个大类。 中国韵文的古典形式,主要指文学史上通常所说的诗词曲赋。这是几种产生并定型于古代、曾经取... 中国韵文是一个包含丰富复杂的历史内容的多元综合体。按照它的形式特征和发展过程,可以大致区分为古典形式、现代形式和民间形式三个大类。 中国韵文的古典形式,主要指文学史上通常所说的诗词曲赋。这是几种产生并定型于古代、曾经取得过辉煌成就因而被视为文化瑰宝和民族骄傲的韵文形式,而其中最重要且能涵盖其他的,则是诗。 现代形式则指“五四”以来的新诗,即在西方文学影响下以现代口语为基础发展起来、打破了旧体诗词格律规范的新体诗,包括自由体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旧体诗词 格律体 文学世界 诗词曲赋 自由体诗 新体诗 中国古代诗歌 文学影响 中国传统文学 诗词作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红楼梦》的翻译之美 被引量:1
11
作者 于一鸣 吕晨 《戏剧之家》 2018年第31期219-219,共1页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我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我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清代《京都竹枝词》上有"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是枉然"一说,"红楼译学"也是我国翻译研究领域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红楼梦...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我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我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清代《京都竹枝词》上有"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是枉然"一说,"红楼译学"也是我国翻译研究领域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红楼梦》的美主要表现在其诗词曲赋上,本文以名家翻译的英译版《红楼梦》诗词曲赋为例,浅谈《红楼梦》的翻译之美,感受跨越语言的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翻译研究 红楼译学 诗词曲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谈李清照咏酒词
12
作者 徐祝林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1期62-64,69,共4页
历代文豪、诗词曲赋作家由饮酒行令进而发展成饮酒赋诗,这虽然不成规律,但实际上已不少见。且不说曹操,李白、杜少陵等须眉男子,天性豪放且富于情感的女词人李清照亦有“险韵诗成,扶头酒醒”之句。
关键词 酒词 李清照词 诗词曲赋 女词人 韵诗 少女时代 别是一家 潇洒自如 李格非 首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毫三寸千古律——胡小石的书法艺术
13
作者 胡小石 《中国书画》 2005年第4期160-161,共2页
胡小石(1888~1962),名光炜,号夏庐,晚年别号沙公和子夏等,浙江嘉兴人。1949年后任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图书馆馆长。学问渊博,长期从事古文字声韵、训诂、经史子籍、佛典道藏、金石书画和诗词曲赋的研究与教学,书法造诣精深,与林散之... 胡小石(1888~1962),名光炜,号夏庐,晚年别号沙公和子夏等,浙江嘉兴人。1949年后任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图书馆馆长。学问渊博,长期从事古文字声韵、训诂、经史子籍、佛典道藏、金石书画和诗词曲赋的研究与教学,书法造诣精深,与林散之、萧娴和高二适并称"金陵四老"。书法创作之外,对书史书论也颇有研究,但和他的大部分书法作品一起毁于"文革",令人扼腕。胡小石同时也是一位书法教育家,秉承李瑞清衣钵。如果说李瑞清作为近代书法教育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胡小石则承前启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小石 柔毫 萧娴 林散之 金石书画 李瑞 诗词曲赋 文学院院长 现代中国 古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诗歌“四字”教学法例谈
14
作者 饶东红 《教师》 2016年第22期32-32,共1页
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笔者对诗歌教学经历了从遵从教参到参悟兼并,再到初步合理把握的探索过程。时至今日,依然感到诗歌教学的不容易,或者深浅难以把握,或者侧重不易确定。但也在摸索尝试的基础上,结合他人论述,总结出“读品悟鉴”... 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笔者对诗歌教学经历了从遵从教参到参悟兼并,再到初步合理把握的探索过程。时至今日,依然感到诗歌教学的不容易,或者深浅难以把握,或者侧重不易确定。但也在摸索尝试的基础上,结合他人论述,总结出“读品悟鉴”四字教学法。窃以为诗歌教学只要抓住这四字诀,不论古今中外,诗词曲赋,大体上都能把握文体特征,体味诗歌精旨,也能点拨鉴赏门径,紧扣高考要旨,实不失为精准把握、点透门径的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教学 语文教学实践 诗词曲赋 诗歌意境 审美鉴赏能力 学生审美 教参 在心为志 发言为诗 学语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艺文副刊发刊辞
15
《中国书画》 2004年第1期114-114,共1页
《中国书画》是一本艺术杂志,而艺术与文化物别是文学有着血缘关系,无论是艺术创作还是艺术研究、艺术欣赏,脱离了文化与文学,就无从谈起。所以,从今年起,我们增设一个文化副刊,重点是文学,兼及音乐、戏剧、园林、建筑以及历史、哲学、... 《中国书画》是一本艺术杂志,而艺术与文化物别是文学有着血缘关系,无论是艺术创作还是艺术研究、艺术欣赏,脱离了文化与文学,就无从谈起。所以,从今年起,我们增设一个文化副刊,重点是文学,兼及音乐、戏剧、园林、建筑以及历史、哲学、经济诸方面。体裁以散文随笔为主,另外就是诗词曲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文随笔 诗词曲赋 艺术创作 中国书画 艺术研究 艺术欣赏 诗词创作 旧体诗词 西方文艺理论 一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