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诗画互文:从苏轼、王诜唱和诗新解王诜水墨卷《烟江叠嶂图》 被引量:6
1
作者 张荣国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2-89,共8页
宋代王诜开创了"烟江叠嶂"这一画题,在与苏轼就此展开的诗文唱和与画境的互文阐释中,确定了此作的含义与功能:它具有典型的隐逸思想——"隐于朝",而不仅仅"隐于市"。作为"书信式山水画",它在... 宋代王诜开创了"烟江叠嶂"这一画题,在与苏轼就此展开的诗文唱和与画境的互文阐释中,确定了此作的含义与功能:它具有典型的隐逸思想——"隐于朝",而不仅仅"隐于市"。作为"书信式山水画",它在知音间传递,起到传达信思、叙说故事、倾诉情感、交流经验、增进友谊、劝慰鉴戒等多种功能。同时,解决了上海博物馆藏水墨卷《烟江叠嶂图》的部分画史遗留问题。如,证明该图与王诜第二首唱和诗画境完全吻合,专为苏轼所画,时间略晚于王诜为王定国所画、现藏上博的青绿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画互文 《烟江叠嶂图》 隐逸 王诜 苏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诗学视野中的叶维廉文图关系理论研究
2
作者 黄一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4-61,共8页
叶维廉文图关系理论是其比较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开始建构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香港、台湾的"诗画互文"潮流中,具有中西、古今、诗画媒介互参的比较视野和深入到符号表意机制内部探讨诗画关系的自觉意识。叶维廉一方面充分... 叶维廉文图关系理论是其比较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开始建构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香港、台湾的"诗画互文"潮流中,具有中西、古今、诗画媒介互参的比较视野和深入到符号表意机制内部探讨诗画关系的自觉意识。叶维廉一方面充分关注中国古典诗歌、绘画等传统艺术资源和当代艺术现实,另一方面将文图关系的讨论统一于"纯粹经验"的美学理想,以文图媒介的互相参照、批评方法的互为呼应为主要内容,为中国现代文图关系理论提供了丰富内容,书写了20世纪中国文学与图像关系史的重要一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维廉 学与图像理论 比较 诗画互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