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被自我遮蔽的诗法--论严羽的诗法观念及其诗学史意义 |
吴晨骅
|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2
|
民国时期诗法著作与旧诗写作教材的变化 |
陶永莉
田源
|
《写作》
|
2024 |
0 |
|
3
|
温庭筠的诗法与词法 |
张巍
|
《中国韵文学刊》
|
2006 |
6
|
|
4
|
后七子诗法理论探析——以王世贞、谢榛相关论说考察为中心 |
郑利华
|
《中国韵文学刊》
|
2009 |
5
|
|
5
|
翁方纲论杜甫诗法 |
吴中胜
|
《杜甫研究学刊》
|
2009 |
3
|
|
6
|
“棱汁”:方东树诗法论的重要范畴 |
田义勇
|
《保定学院学报》
|
2009 |
3
|
|
7
|
略论唐代的诗法研究与传授 |
王德明
|
《中国韵文学刊》
|
2009 |
1
|
|
8
|
翁方纲《诗法论》解读 |
段宗社
|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 |
1
|
|
9
|
俗乐新声背景下别构“雅正”新体的诗法意识与实践——论陆机对古乐府、古诗的摹拟创作 |
崔向荣
魏中林
|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0 |
|
10
|
元诗法与唐诗批评 |
张红
|
《船山学刊》
|
2004 |
0 |
|
11
|
黄庭坚对洪氏兄弟的诗法诲示及诸洪的诗学继承 |
邱美琼
|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
2009 |
0 |
|
12
|
论从诗法著述演进史的角度看待诗学著作的价值与意义——兼评张静《唐五代两宋诗法著述研究》 |
唐元
|
《语文学刊》
|
2021 |
0 |
|
13
|
谢榛诗法论 |
李伟
|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1 |
0 |
|
14
|
古代诗法与书法的理论融通及摹拟逻辑 |
魏诗晓
|
《安康学院学报》
|
2023 |
1
|
|
15
|
以画法为诗法在杜甫山水景物诗中的表现二题 |
牟瑞平
|
《杜甫研究学刊》
|
1993 |
0 |
|
16
|
郑珍的诗法和他的实践 |
孟醒仁
孟凡经
|
《贵州文史丛刊》
|
1991 |
0 |
|
17
|
基于“诗法”的解诗策略举隅——读懂古诗的有效路径 |
廖智慧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23 |
0 |
|
18
|
识诗之法门 悟诗之妙处──论《潜溪诗眼》的诗学理论 |
朱学东
|
《云梦学刊》
|
2000 |
1
|
|
19
|
明人诗歌法度观探微 |
谢群
|
《安顺学院学报》
|
2009 |
0 |
|
20
|
一个思想方法上的怪圈——明人何以贬宋诗? |
张福勋
|
《阴山学刊》
|
2000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