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认知指示语维度下诗歌语篇的多层结构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刘风光 杨诗妍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22-126,共5页
艾略特提出的"诗歌的三种声音"理论与斯托克韦尔构建的认知指示语视角下小说语篇多层结构分析互益互补,二者结合为诗歌语篇的认知文体研究提供启示。罗伯特·弗罗斯特的诗歌作为研究语料可三分为第一人称视角隐性叙述诗... 艾略特提出的"诗歌的三种声音"理论与斯托克韦尔构建的认知指示语视角下小说语篇多层结构分析互益互补,二者结合为诗歌语篇的认知文体研究提供启示。罗伯特·弗罗斯特的诗歌作为研究语料可三分为第一人称视角隐性叙述诗、第一人称视角显性叙述诗、第三人称视角叙述诗。三类诗歌的认知指示转移多层结构分析揭示了不同类别认知指示语的推进与抽离以及三种声音的转换,旨在探讨诗歌语篇多层结构的诗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指示 多层结构 诗歌语篇 罗伯特·弗罗斯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语用学的理论特征与范式 被引量:14
2
作者 赵婉孜 刘风光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43-146,共4页
语用学为文学分析提供了强大的理论工具,因为它突破了形式主义的观念,将文学语篇看作是动态的,是作者、读者和语境互动的产物。语用学与文学的结合一方面可以拓宽语用学的研究范围,另一方面能够丰富文学研究的视角。文学语用学是一个较... 语用学为文学分析提供了强大的理论工具,因为它突破了形式主义的观念,将文学语篇看作是动态的,是作者、读者和语境互动的产物。语用学与文学的结合一方面可以拓宽语用学的研究范围,另一方面能够丰富文学研究的视角。文学语用学是一个较新的领域,尚处于形成阶段,但是随着语用学理论的不断完善,文学研究势必会显示出更旺盛的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 用学 理论特征 取效行为 诗歌语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诗歌的整合性和完整性
3
作者 李春蓉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40-43,共4页
整合性和完整性是语篇的核心范畴之一,其作用是保证语篇的整体连贯,突出整个语篇围绕思想理念信息展开这一事实。语篇整合性和完整性的表现手段主要有:(1)形式—语法手段;(2)语义—主题手段。本文通过对俄、英、汉诗歌的分析表明,语篇... 整合性和完整性是语篇的核心范畴之一,其作用是保证语篇的整体连贯,突出整个语篇围绕思想理念信息展开这一事实。语篇整合性和完整性的表现手段主要有:(1)形式—语法手段;(2)语义—主题手段。本文通过对俄、英、汉诗歌的分析表明,语篇的整合性和完整性范畴理论是一种操作性强、具有普世性的语篇分析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语篇 整合性 完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概念隐喻视角下的诗歌拟人隐喻翻译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何杰 罗天妮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137-138 145,145,共3页
传统翻译理论对拟人的研究局限于修辞学范畴,从语言形式和文体层面进行静态的比较,忽略了隐喻的认知性质。概念隐喻理论从隐喻的认知性质出发,打破了传统隐喻翻译研究的局限,为拟人隐喻翻译研究提供了新视角。
关键词 概念隐喻 拟人隐喻 诗歌语篇 翻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