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论苏轼、黄庭坚诗歌用典中的文学思想
被引量:5
- 1
-
-
作者
闫续瑞
宋定坤
-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人文与艺术学院
华中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
出处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00-107,共8页
-
基金
中国矿业大学双一流建设文化传承项目“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创新及安全文化、法律研究”(2018WHCC08)。
-
文摘
用典是苏轼与黄庭坚诗歌中最重要的写作手法之一,既可以体现他们渊博的学识和独特的趣味,又蕴含一些独到的文学思想。他们自觉主张文学上的集大成,在诗歌创作中极为重视用典,拓宽了典故来源、增加了典故数量、丰富了用典手法。同时,由于苏、黄对诗歌标准有着不同的理解,他们的诗歌用典也有着不同的风格。苏轼主张诗歌应做到雅俗兼具,他的用典具有“新”的效果;黄庭坚则认为诗歌应做到“不俗”,他的用典带有“奇”的风格。通过对典故的选取和创新,苏轼和黄庭坚扩大了宋诗的题材、增强了宋诗的说理性,用典也成为宋诗以筋骨思理见长新风的重要表现手段之一。
-
关键词
苏轼
黄庭坚
诗歌用典
文学思想
-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论卞之琳诗歌的古典语言意识
被引量:2
- 2
-
-
作者
王泽龙
杨柳
-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
出处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93-99,共7页
-
基金
2016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新诗传播接受文献集成
研究及数据库建设(1917-1949)>(16ZDA240)
-
文摘
卞之琳对诗歌语言有着永不满足、近乎苛刻的追求,执着于创造一种典雅圆融、凝练精致的现代白话诗语。在语言本体层面上,他在坚持使用现代白话口语的前提下,熔铸古典雅言诗语,从词汇、语法和语义层面改造新诗语言,努力创造一种适合现代新诗诗意表达和诗体要求、与散文白话相区别的新诗白话。卞之琳追求凝练的古典诗语意识,发挥古典诗歌"字思维"的优势,提高诗歌语言中名词和动词的比重,注重文言虚词的运用和表达效果,从而提升了白话诗语构筑意象的能力,拓展了新诗的表意空间。此外,还对诗歌用典作了现代传承和改造,在现代新诗与古典诗歌之间架起了一道精神桥梁,探索了现代白话诗语的多种可能性。
-
关键词
现代新诗
语言意识
卞之琳
古典诗语
诗歌用典
-
Keywords
new modern poetry
language consciousness
Bian Zhi - lin
language in the classical poet-ry
allusion in the poetry
-
分类号
I207.2
[文学—中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