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试论制约当前诗歌发展的若干形式问题 |
谢百中
夏露
|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
2006 |
0 |
|
2
|
滋兰九畹,树蕙百亩——从毛泽东诗词看我国诗歌发展的愿景 |
李林展
|
《船山学刊》
|
2006 |
0 |
|
3
|
中国书法与诗歌发展的同步现象 |
张子言
|
《美术大观》
|
2006 |
1
|
|
4
|
新诗发展简论及教材诗歌入选价值破译 |
余小刚
|
《四川教育》
|
2017 |
0 |
|
5
|
有诗如巫——于坚诗歌片论 |
傅元峰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4
|
|
6
|
现实的担当与美学的重构——近年来诗歌趋向的功能考察 |
张立群
|
《艺术广角》
|
2009 |
1
|
|
7
|
柳忠秧诗歌评论三题 |
孙绍振
蒋述卓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0 |
|
8
|
修复宋诗发展史研究中缺失的一个链接——吴大顺《欧梅唱和与欧梅诗派研究》序 |
沈家庄
|
《中国韵文学刊》
|
2009 |
1
|
|
9
|
隋炀帝诗歌之美质 |
占如默
|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
2005 |
0 |
|
10
|
毛泽东与新中国诗歌 |
张炯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1993 |
5
|
|
11
|
一个独特的诗歌世界——论当代中国军旅诗 |
谢冕
|
《当代作家评论》
|
1985 |
2
|
|
12
|
乐府官署的变革与魏晋南北朝乐府歌诗的发展 |
殷杰茹
|
《保定学院学报》
|
2016 |
4
|
|
13
|
《古诗十九首》在我国诗歌史上的地位 |
叶幼明
|
《中国文学研究》
|
1987 |
2
|
|
14
|
校园诗歌:在生活和新诗中寻找位置——评华东师范大学《夏雨》诗社青年诗人们的诗作 |
方克强
|
《文艺理论研究》
|
1985 |
1
|
|
15
|
重估明代诗歌的价值 |
羊春秋
|
《中国韵文学刊》
|
1994 |
3
|
|
16
|
浅论陶渊明的诗歌创作 |
贾世兴
|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CAS
|
1989 |
0 |
|
17
|
燕卜荪诗学思想对诗歌创作的影响与启示 |
秦丹
|
《写作》
|
2012 |
0 |
|
18
|
《中国古典诗歌的自我审视》序 |
陶尔夫
|
《北方论丛》
CSSCI
|
1997 |
0 |
|
19
|
一排航标——法国诗歌一瞥 |
杜青钢
|
《外国语文》
|
1985 |
0 |
|
20
|
跨世纪转型:中国诗歌怎么转和转什么 |
唐政
|
《艺术广角》
|
1998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