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论胡应麟诗歌创作理论中的“兼容”特色 |
杨毅鸿
史小军
|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2
|
|
2
|
略论白居易诗歌创作理论的性质特征及其意义 |
朱寿兴
|
《学术论坛》
|
1988 |
0 |
|
3
|
黄庭坚谪居宜宾时期的诗歌创作 |
刘昭棠
|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83 |
1
|
|
4
|
朱庭珍的诗歌理论 |
杨开达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0 |
1
|
|
5
|
叶燮创作理论初探——《原诗》理、事、情、才、胆、识、力的关系 |
张炳煊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
1985 |
0 |
|
6
|
在观流辨异中见唐宋诗歌风采─—评阮忠著《唐宋诗风流别史》 |
赵辉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9 |
0 |
|
7
|
一部有特色的古代文论研究新著——读张文勋同志的《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论稿》 |
史宗龙
|
《思想战线》
|
1985 |
0 |
|
8
|
关于“我手写我口”三题 |
罗可群
|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
1998 |
0 |
|
9
|
李世民与唐代书法文化 |
武原
|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
1996 |
0 |
|
10
|
论锺嵘的文学思想 |
张少康
|
《文艺理论研究》
|
1981 |
5
|
|
11
|
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交游、赠答诗评析 |
高锋
徐立峰
|
《高校教育管理》
|
1996 |
2
|
|
12
|
袁枚的《续诗品》 |
李家骧
|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6 |
1
|
|
13
|
钟嵘《诗品》“滋味”解 |
郁沅
|
《江汉论坛》
|
1983 |
1
|
|
14
|
“夺胎换骨”说质疑 |
祝振玉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7 |
1
|
|
15
|
论文要得文中天 邯郸学步终不然——论姜白石的诗论 |
高洪奎
|
《齐鲁学刊》
CSSCI
|
1991 |
0 |
|
16
|
闻一多是唯美主义诗人吗? |
李思乐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79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