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意义对称与现代自由体诗歌“内在旋律”的生成——以郭沫若、艾青的新诗创作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高健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63-169,共7页
意义对称作为中国现代自由体诗歌节奏建构的重要方式,为自由体诗歌"内在旋律"的最终生成提供了重要支持。郭沫若与艾青作为中国现代自由体诗歌创作的重要代表,虽然在"内在旋律"的具体表现上有所不同:郭沫若倾向于以... 意义对称作为中国现代自由体诗歌节奏建构的重要方式,为自由体诗歌"内在旋律"的最终生成提供了重要支持。郭沫若与艾青作为中国现代自由体诗歌创作的重要代表,虽然在"内在旋律"的具体表现上有所不同:郭沫若倾向于以"情绪的自然消涨"来建构诗歌的内部节奏;艾青则注重以"情绪的韵律表达"来增加诗歌节奏间的和谐,但现代意义对称的灵活使用却始终是他们建构诗歌"内在旋律"的重要方式,从另一个角度展现出意义对称在节奏建构上的丰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义对称 现代自由诗歌 “内在旋律” 郭沫若 艾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诗歌语体的隐性语义变异 被引量:4
2
作者 邹立志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4期72-80,共9页
诗歌语体是众多语体中变异较明显的一种典型语体 ,语义变化是诗歌言语变异的核心。前人对形式变异较为明显的超常搭配研究较多 ,对隐性语义变异却注意不够。本论文专门探讨这一问题 :语义本身具有的弹性为诗歌提供了语言基础 ,诗歌的隐... 诗歌语体是众多语体中变异较明显的一种典型语体 ,语义变化是诗歌言语变异的核心。前人对形式变异较为明显的超常搭配研究较多 ,对隐性语义变异却注意不够。本论文专门探讨这一问题 :语义本身具有的弹性为诗歌提供了语言基础 ,诗歌的隐性语义变异大致从这几方面进行 :1、词义泛化 ;2、边缘义凸出 :( 1)表象义 ,( 2 )情感义 ,( 3 )社会文化义 ;3、语义层次丰富 :( 1)现实意义层 ,( 2 )艺术涵义层 ,( 3 )美学一哲学意义层 ;4、词义的再生 :( 1)搭配义的再生 ,( 2 )系统义的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 隐性语义变异 词义泛化 情感义 边缘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言微中,解颐解纷——饶少平先生的《杂体诗歌概论》论略 被引量:1
3
作者 赵目珍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3期67-73,共7页
杂体诗作为中国文学遗产的一部分,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卑贱低下,一直引不起学者的重视。饶少平先生《杂体诗歌概论》的出版,填补了这方面研究的空白。其一方面吸纳了杂体诗的丰富之态与广博之趣,一方面又不失文学研究的宗旨,做到了"... 杂体诗作为中国文学遗产的一部分,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卑贱低下,一直引不起学者的重视。饶少平先生《杂体诗歌概论》的出版,填补了这方面研究的空白。其一方面吸纳了杂体诗的丰富之态与广博之趣,一方面又不失文学研究的宗旨,做到了"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同时,也使文学研究本身开始了有意义上的反顾与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诗歌概论》 饶少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目尽青天怀今古——李商隐游仙体诗歌论略
4
作者 姜朝晖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0-36,共7页
李商隐学仙玉阳的经历,使其对道教、神仙的题材与故事非常熟稔,而且也加深了对道术、神仙的认识,培养了丰富的艺术想象力。而坎坷的遭际、细腻丰富的情感,使其将不易明言的人生感受、体认,借助游仙的方式来抒写,且绾合身世经历,使得游... 李商隐学仙玉阳的经历,使其对道教、神仙的题材与故事非常熟稔,而且也加深了对道术、神仙的认识,培养了丰富的艺术想象力。而坎坷的遭际、细腻丰富的情感,使其将不易明言的人生感受、体认,借助游仙的方式来抒写,且绾合身世经历,使得游仙与诗人的身世融合为一,描述世事,曲折隐微,微婉顿挫,呈现出亦真亦幻的特色,常常难以索解。在对游仙诗的借镜学习中,李商隐比较多地汲取了郭璞的抒写方式并加以创造,独具一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商隐 郭璞 游仙诗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体理论的新创获——《诗歌语体论》序
5
作者 宗廷虎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5期123-124,共2页
关键词 理论 诗歌论》 序言 诗歌 语义 语境 修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督教的寓意与人生苦难的写照——《老水手之歌》的主题评析 被引量:7
6
作者 张礼龙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09-114,共6页
《老水手之歌》以一个老水手射杀信天翁而给全船带来灾难的神奇故事 ,阐述了基督教有关原罪说和博爱的基本教义 ;展示了武断的上帝如何使人处于被动服从的地位 ,束缚人的思想并由此使人产生恐惧感 ;
关键词 基督教 《老水手之歌》 主题 柯勤律治 教义 文学评论 原罪 博爱 歌谣诗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音的功能风格及其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陈晨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25-28,共4页
人们在言语中表现出来的使用语言要素和非语言要素的特点的综合,称为言语风格。作为语言要素的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它的使用特点是言语风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声语言的发音对人们的听觉有直接的刺激作用,有特殊的修辞价值,因而,... 人们在言语中表现出来的使用语言要素和非语言要素的特点的综合,称为言语风格。作为语言要素的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它的使用特点是言语风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声语言的发音对人们的听觉有直接的刺激作用,有特殊的修辞价值,因而,语音使用的特点可以作为独立的表现风格而存在,称为语音表现风格或语音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现风格 语言要素 口头艺术 言语风格 物质外壳 口头交际 诗歌体 韵律特征 刺激作用 对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拉伯、波斯文字在新疆 被引量:1
8
作者 丁明仁 《阿拉伯世界研究》 1994年第3期19-20,共2页
西辽时期,即公元1124年前后,塔里木盆地以南的绝大部分居民皈依了伊斯兰教。阿拉伯语和波斯语也随之传入这个地区。 到14世纪,察合汗国的统治者们只信奉伊斯兰教,使阿拉伯和波斯文字得到广泛应用,维吾尔文和哈萨克文便在此基础上得到了... 西辽时期,即公元1124年前后,塔里木盆地以南的绝大部分居民皈依了伊斯兰教。阿拉伯语和波斯语也随之传入这个地区。 到14世纪,察合汗国的统治者们只信奉伊斯兰教,使阿拉伯和波斯文字得到广泛应用,维吾尔文和哈萨克文便在此基础上得到了统一,从而结束了维吾尔社会中多种文字并用的时期。 维吾尔字母的读音和书写与阿拉伯语一样,但在借用时根据维吾尔语的需要又增加了几个波斯语字母,由阿拉伯语的28个字母变成维吾尔语的32个字母。 文字的统一,对维吾尔族的文化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从那时至今的几个世纪里,维吾尔人用这种文字记录了自己丰富的文化遗产,如集历史、语言、社会、宗教和民俗之大成的《突厥语大辞典》,以诗歌体撰写而成,包括哲学、文学、法律、格言的《福乐智慧》、还有音乐名著《十二木卡姆》和大型集体舞蹈《麦西来甫》等。此外,哈萨克语也采用了阿拉伯语字母。约8世纪,随着伊斯兰教的传播,阿拉伯语也传到哈萨克。当时哈萨克语还没有形成文字,但通过日常的宗教活动,无形中受到阿语的影响。到公元10世纪,哈萨克人就用28个阿拉伯字母来书写自己的语言,称作“书面语”,从14世纪开始,这种书面语中又掺入大量阿拉伯语、波斯语词汇。15世纪以后,出现了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用哈萨克语写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萨克语 维吾尔语 波斯语 突厥语 十二木卡姆 麦西来甫 哈萨克文 诗歌体 哈萨克人 宗教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曲当时非寻常——细品《怎样听一首名曲》
9
作者 王春晨 《出版广角》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15-,共1页
还在等什么?一茶一桌一椅,一张古典乐唱片,一台留声机,再加一部古典乐散文,人生足矣。实在不得不佩服本书作者吴玫女士驾驭古今、博闻强识的能力以及超然物外、体验入微的描写手法。这本融汇古典音乐之最高峰经典作品的集合之作,让人读... 还在等什么?一茶一桌一椅,一张古典乐唱片,一台留声机,再加一部古典乐散文,人生足矣。实在不得不佩服本书作者吴玫女士驾驭古今、博闻强识的能力以及超然物外、体验入微的描写手法。这本融汇古典音乐之最高峰经典作品的集合之作,让人读来爱不释手,有种亲临现场,一睹为快、一听为快的冲动。本书以古典音乐欣赏为主线,分四个部分记录了作者聆听古典乐之中、之后的一些感悟与心得。内容如小溪流水般浸润人心,让读者如沐春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乐 吴玫 小溪流 描写手法 音乐欣赏 如沐春风 诗歌体 经典电影 勃拉姆斯 王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草叶集》中的隐喻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姝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X期27-28,共2页
沃尔特·惠特曼是美国19世纪著名诗人,他根据民众的真实生活进行艺术创作,以善用隐喻的自由体诗歌传播民主思想。《草叶集》是他最有代表性的诗集,集中体现了其文学风格。本文主要就《草叶集》中的隐喻展开分析,以此解读作者的文学... 沃尔特·惠特曼是美国19世纪著名诗人,他根据民众的真实生活进行艺术创作,以善用隐喻的自由体诗歌传播民主思想。《草叶集》是他最有代表性的诗集,集中体现了其文学风格。本文主要就《草叶集》中的隐喻展开分析,以此解读作者的文学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沃尔特·惠特曼 美国 美利坚合众国 北美洲 《草叶集》 自由诗歌 诗人 格律诗 诗歌 主题思想 中心思想 诗歌创作 文学创作 结构隐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胡适的新诗理论及《尝试集》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明廉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51-57,共7页
胡适在五四前后集新诗创造和新诗理论创造于一身,成为领导当时诗歌创作潮流的重要人物。胡适在新诗史上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贡献,即:他积极倡导用白话代替文言,并率先尝试用白话创作新诗,为完成诗歌语体的变革发挥了关键作用;他作为... 胡适在五四前后集新诗创造和新诗理论创造于一身,成为领导当时诗歌创作潮流的重要人物。胡适在新诗史上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贡献,即:他积极倡导用白话代替文言,并率先尝试用白话创作新诗,为完成诗歌语体的变革发挥了关键作用;他作为自由体新诗最早的倡导者和试验者,以自己的创作显示了新诗作为“诗”的可能性,《尝试集》中出现的“自由变化的词调”式自由体和追求散文美、口语化的自由体,对新诗诗体建设产生了积极影响;他倡导的写实主义诗风,成为五四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一个支流,《尝试集》平实、清淡、朴素的风格,在早期新诗诗坛上自成一格。胡适的新诗理论和创作,不仅有接受外来影响的一面,还有得之于传统启示的一面,这是常被人忽视,因而更值得注意的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尝试集》 新诗理论 胡适 诗歌 白话新诗 “诗界革命” 五四文学革命 自由 白话诗 白话文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