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康熙朝诗学走向与陈鹏年的诗歌主张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兵 周媛媛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30-137,共8页
康熙朝诗学走向大致经历了由前期的纷繁复杂到后期渐趋雅饬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康熙本人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以康熙十七年博学鸿词科的诏举和康熙皇帝亲自参与编选诗集对诗坛的影响最为重大。康熙十七年是康熙朝诗学走向的转折点... 康熙朝诗学走向大致经历了由前期的纷繁复杂到后期渐趋雅饬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康熙本人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以康熙十七年博学鸿词科的诏举和康熙皇帝亲自参与编选诗集对诗坛的影响最为重大。康熙十七年是康熙朝诗学走向的转折点,自此以后,冯溥、王渔洋等人协助康熙整饬诗风,诗坛宗唐之风重新占据上风,但宗宋诗风继续发展。陈鹏年对诗歌的认识和评价主要集中在《道荣堂文集》中,该文集所收文章均作于陈鹏年45岁到60岁之间。此时诗坛继续倡导诗教,唐宋诗风呈现出一种大融合的趋势,诗人大多能够宗唐而不废宋。陈鹏年的诗学取向顺应了这一变化,诗学观念在继承中有创新,其诗歌主张在与底层文人的交往过程中产生影响,从而引导了当时的诗风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熙朝 诗学走向 宗唐宗宋 陈鹏年 诗歌主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杜诗歌主张异同漫议
2
作者 高起学 《人文杂志》 1983年第2期88-94,共7页
李白、杜甫关于诗歌理论的见解,有的见于他们论诗专篇,有的比较零散,搜集研究他们的这些诗歌理论,并比较其异同,对于借鉴他们的经验,发展繁荣社会主义诗歌理论和诗歌创作,是有现实意义的。
关键词 杜甫 李白 李杜 诗歌主张 诗风 漫议 异同 《古风》 汉魏 诗歌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柯仲平诗歌主张管窥
3
作者 党秀臣 《人文杂志》 1985年第3期116-118,115,共4页
作为一位诗人,柯仲平是以他独有的风格与气派登上诗坛的。早在三十年代,他便以“狂飙诗人”著称。诚如作家楼适夷在柯仲平逝世16周年时写的追怀文章中说的:“我后来也认识几位狂飙社的人,但真正有狂飙气的恐怕只有柯仲平一人。”(转引... 作为一位诗人,柯仲平是以他独有的风格与气派登上诗坛的。早在三十年代,他便以“狂飙诗人”著称。诚如作家楼适夷在柯仲平逝世16周年时写的追怀文章中说的:“我后来也认识几位狂飙社的人,但真正有狂飙气的恐怕只有柯仲平一人。”(转引自余之:《中外诗话》)他一生道路坎坷,但不畏强暴、自立独强、与时俱进的精神,从未衰减。从一九二○年他在《白马与宝剑》抒情诗中透露出的与黑暗现实不共戴天的仇恨,到六十年代初因撰写有关刘志丹的长诗,身心受到严重摧残,但仍没有放下他那只能够点燃人们心头之火的诗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柯仲平 诗歌主张 自卫军 诗歌创作 延安 闻一多 长诗 诗篇 狂飙社 自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释皎然的诗歌主张
4
作者 郑文 《社会科学(甘肃)》 1982年第3期79-83,共5页
释皎然、俗姓谢名昼,是南朝诗人谢灵运的十世孙。居杼山,和颜真卿、韦应物唱和,二人都很看重他。所著《诗式》引有徐凝《京都还汴口作》,凝是元和时人,可见皎然的长寿。他现存诗七卷,载《全唐诗》卷三十。
关键词 诗歌主张 皎然 《全唐诗》 《诗式》 谢灵运 颜真卿 韦应物 诗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白居易功利主义诗歌主张的两重性——兼与罗宗强先生商榷
5
作者 欧阳忠伟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3期12-17,共6页
白居易是中唐时代一位大诗人,他的文学理论和创作实践带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即从开元、天宝时期对理想的憧憬转为贞元、元和时期对因安史之乱而产生的各种社会矛盾的正视,从浪漫主义的歌唱转为人生现实的思考。这一方向的转变是由政治现... 白居易是中唐时代一位大诗人,他的文学理论和创作实践带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即从开元、天宝时期对理想的憧憬转为贞元、元和时期对因安史之乱而产生的各种社会矛盾的正视,从浪漫主义的歌唱转为人生现实的思考。这一方向的转变是由政治现实的改变所决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居易诗论 诗歌主张 创作实践 讽喻诗 诗歌理论 诗歌创作 浪漫主义 艺术特征 新乐府 作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好问的诗歌主张和诗作
6
作者 辛钗 《远程教育杂志》 1988年第1期9-11,共3页
元好问是金元之际杰出的作家,以诗歌方面成就为最瞩目,诗歌理论也很有影响。 元好问的诗歌主张具见于《锦机引》、《论诗绝句三十首》、《杜诗学引》等诗文之中。其申以《论诗绝句三十酋》为最有代表性。这组论诗在形式上继承了杜甫... 元好问是金元之际杰出的作家,以诗歌方面成就为最瞩目,诗歌理论也很有影响。 元好问的诗歌主张具见于《锦机引》、《论诗绝句三十首》、《杜诗学引》等诗文之中。其申以《论诗绝句三十酋》为最有代表性。这组论诗在形式上继承了杜甫的《戏为六绝句》,是继杜之后以诗论诗的难得佳作,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主张 元好问 诗作 《戏为六绝句》 中国文学批评史 论诗绝句 诗歌理论 以诗论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陈子昂的诗歌革新主张与诗歌创作 被引量:2
7
作者 张采民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4期124-129,共6页
陈子昂倡导的“风骨”、“风雅”、“兴寄”等诗歌革新主张,是彻底清除齐梁绮靡轻艳诗风的切实有效的方法,使唐代诗歌走上一条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干预政治、关心民瘼的健康发展的道路。但其侧重点是在思想内容的表达上,因而存在着忽... 陈子昂倡导的“风骨”、“风雅”、“兴寄”等诗歌革新主张,是彻底清除齐梁绮靡轻艳诗风的切实有效的方法,使唐代诗歌走上一条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干预政治、关心民瘼的健康发展的道路。但其侧重点是在思想内容的表达上,因而存在着忽视诗歌形式美的倾向。陈子昂的诗歌创作正是在这种主张的指导下进行的。他的诗歌创作大大开拓了诗歌的表现领域,成为唐代现实主义诗歌的先驱。但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有时只是为了表达某种思想而写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子昂 诗歌革新主张 风骨 风雅 兴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他们》:未完成的诗歌“现代性” 被引量:4
8
作者 胡友峰 余海艳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57-173,共17页
《他们》是诗人韩东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创办的一份民间诗刊。与其他很多同时期、同性质的民间刊物一样,《他们》是历史和文化融合的产物,是创刊人和“同人”共同挖掘诗之宝藏的结晶,是民间发刊和官方出版角力的产物。《他们》... 《他们》是诗人韩东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创办的一份民间诗刊。与其他很多同时期、同性质的民间刊物一样,《他们》是历史和文化融合的产物,是创刊人和“同人”共同挖掘诗之宝藏的结晶,是民间发刊和官方出版角力的产物。《他们》无疑是成功的——因为那势如破竹的先锋气质和矫枉过正的诗歌主张,因为它先行群体的不离不弃和新人的接踵而至,因为它自觉践行诗歌“现代性”艺术的主张和坚持到底的“断裂”意识;当然,《他们》无疑也是失败的,因为不能完成的“断裂”行为并最终淹没于文化转型大潮,因为它的诗人群体的集体改行出走和至今都未能进入大众视野的英雄气短,因为它最终未能找到当代诗歌正途的迷惘、最终妥协于“后现代”文化语境结束了自身的使命而未完成诗歌“现代性”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性” 诗歌主张 《他们》 民间刊物 诗人群体 “后现代” 八十年代 文化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诗学的基石:鲁迅与胡适前“五四”的诗歌理论
9
作者 李金涛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4-87,共4页
在中国诗坛相对"萧条"的前"五四"时期,鲁迅从理论的高度、胡适从实践层面分别提出了有别于传统诗学观的、具有现代实质内容、艺术特质与审美品格的诗歌理论,奠定了中国现代诗学的基石。
关键词 “前'五四’” 鲁迅诗学观 胡适诗歌主张 现代诗学基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与新中国诗歌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炯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4-12,共9页
无论作为政治家、理论家的毛泽东,还是作为诗人的毛泽东.他对新中国诗歌的发展都有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他不但是新中国许多诗歌歌颂的重要对象,而且他的诗歌主张几乎决定了新中国诗歌发展的基本格局,相当时期还左右中国新诗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 中国诗歌 旧体诗词 新中国诗坛 浪漫主义 诗歌发展 现实主义 中国新诗 基本格局 诗歌主张 新诗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诗美的追求与诗论的选择——陈子昂诗歌理论探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明生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2期40-45,56,共7页
一初唐四杰之后,在创作实践和理论探索上都建立了显赫功绩的陈子昂,以其执着的进取精神,高举文学的革新旗帜,标举汉魏,对六朝以来的华靡文风进行了强有力的抨击,真正揭开了唐代现实主义诗文革新的序幕。陈子昂的理论主张,主要见于他的... 一初唐四杰之后,在创作实践和理论探索上都建立了显赫功绩的陈子昂,以其执着的进取精神,高举文学的革新旗帜,标举汉魏,对六朝以来的华靡文风进行了强有力的抨击,真正揭开了唐代现实主义诗文革新的序幕。陈子昂的理论主张,主要见于他的《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简称(序)》)。在著名的《序》中,陈子昂全面提出了他的诗歌主张: 文章道弊五百年矣。汉魏风骨,晋宋莫传,然而文献有可征者。仆尝暇时观齐梁间诗,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每以永叹。思古人,常恐逶迤颓靡,风雅不作、以耿耿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子昂 诗歌主张 六朝诗歌 文学理论 山水诗 兴寄 诗歌理论 玄言诗 诗美 理论主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遵宪与陈三立的交往
12
作者 管林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00-102,共3页
黄遵宪与陈三立.一是“诗界革命”的旗帜,一是“同光体”派的领袖:一个主张“诗之外有事,诗之中有人”,①一个推崇江西派,诗学黄庭坚;一个主张今日之官书会典方言俗谚与耳目所历,“皆笔而书之”,②甚至提倡“我手写吾口”,③... 黄遵宪与陈三立.一是“诗界革命”的旗帜,一是“同光体”派的领袖:一个主张“诗之外有事,诗之中有人”,①一个推崇江西派,诗学黄庭坚;一个主张今日之官书会典方言俗谚与耳目所历,“皆笔而书之”,②甚至提倡“我手写吾口”,③一个“为诗不肯作一习见语”,④用字“恶俗恶熟”,刻意翻新。然而,这样两位不同诗派、不同诗歌主张的诗人,却由于维新变法的机遇走到一起,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三立 “诗界革命” 诗歌主张 诗派 黄遵宪 同光体 诗学 领袖 维新变法 交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魏源集》佚文四则述评 被引量:1
13
作者 管林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4期85-87,共3页
魏源(1794——1857)是晚清的启蒙思想家、进步学者和爱国诗人.他一生写了不少诗歌和散文,大部分都收集在一九七六年中华书局出版的《魏源集》.然而,由于《魏源集》出版时受到历史条件的限制,对魏源散文的收集很不齐全.下面所述四则文字... 魏源(1794——1857)是晚清的启蒙思想家、进步学者和爱国诗人.他一生写了不少诗歌和散文,大部分都收集在一九七六年中华书局出版的《魏源集》.然而,由于《魏源集》出版时受到历史条件的限制,对魏源散文的收集很不齐全.下面所述四则文字,就不见于《魏源集》.这四则文字,都是魏源与友人谈论诗歌问题的,比较集中地反映了魏源的诗歌主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源 佚文 陈起 松心 述评 诗歌主张 咸丰 明七子 世兄 兵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文学思考题选答(三)
14
作者 山谷 《远程教育杂志》 1990年第4期5-8,共4页
一、陈子昂的诗歌革新主张及其与四杰的区别。 陈子昂胸怀大志,才情四溢,富有积极进取精神,但始终没有得到施展才能的机会。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激起他的愤慨不平,是贯穿在他诗歌创作中的主要内容。陈子昂的诗歌主张见于他所写的《修... 一、陈子昂的诗歌革新主张及其与四杰的区别。 陈子昂胸怀大志,才情四溢,富有积极进取精神,但始终没有得到施展才能的机会。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激起他的愤慨不平,是贯穿在他诗歌创作中的主要内容。陈子昂的诗歌主张见于他所写的《修竹篇序》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学 思考题 积极进取精神 《修竹篇序》 诗歌主张 理想与现实 陈子昂 诗歌革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们很需要马雅可夫斯基式的诗人
15
作者 古远清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0年第4期60-65,共6页
无产阶级的忠诚歌手、苏维埃战斗诗歌传统的最重要奠基人马雅可夫斯基的绝大部分作品,忠实地记录了苏联人民在列宁、斯大林领导下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和他的不朽作品一样,散见于马雅可夫斯基各种诗文和演说中有关诗的言论--如《给... 无产阶级的忠诚歌手、苏维埃战斗诗歌传统的最重要奠基人马雅可夫斯基的绝大部分作品,忠实地记录了苏联人民在列宁、斯大林领导下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和他的不朽作品一样,散见于马雅可夫斯基各种诗文和演说中有关诗的言论--如《给艺术大军的命令》(1918年)、《诗人--劳动者》(1918年)、《给艺术大军的第二号命令》(1921年)、《马雅可夫斯基夏天在别墅中的一次奇遇》(1920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雅可夫斯基 诗歌传统 苏联人民 苏维埃政权 阿赫玛托娃 政治鼓动 魏尔仑 一九 未来主义 诗歌主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子昻诗风初探
16
作者 牟世金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61年第S5期53-62,共10页
陈子昂是初唐诗坛上一位重要的诗人。他以先进的诗歌主张和优秀的诗歌创作,为盛唐诗歌创作的高潮揭开了序幕。他的诗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和丰富的社会内容,在这方面历来论者颇多,但对陈子昂诗歌的艺术风格,却大都语焉不祥,很少论述,有的... 陈子昂是初唐诗坛上一位重要的诗人。他以先进的诗歌主张和优秀的诗歌创作,为盛唐诗歌创作的高潮揭开了序幕。他的诗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和丰富的社会内容,在这方面历来论者颇多,但对陈子昂诗歌的艺术风格,却大都语焉不祥,很少论述,有的则干脆略而不谈。本文即打算着重从陈子昂诗歌创作的艺术风格上,作一次初步的试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子昂 诗歌创作 诗歌主张 艺术风格 初探 艺术成就 山东大学学报 现实意义 艺术特色 历史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