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论中国现代抗战广播剧文学的思想向度与诗意追求
被引量:2
- 1
-
-
作者
刘家思
-
机构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中国语言文化学院
-
出处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33-144,共12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2013年度一般项目"中国广播剧文学发展流变研究"(13BZW144)成果
-
文摘
中国现代抗战广播剧文学具有重要的思想与艺术价值。从其书写的历史来看,伟大的抗日战争是由民众的呼号呐喊和中国共产党等党团组织积极倡导而推动政府最后正面主导的民族圣战;它一开始就高扬起民族团结、共同对敌的思想大旗,显示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从其揭示的精神动力来看,它是中国人民基于救亡使命,在世俗的家族伦理要求和民族国家的伦理规范的合力推动下展开的,形成了不怕牺牲、英勇抗敌和坚强不屈的精神意志,这正是抗日战争最终能够以弱胜强的内在原因。它以精巧的构思和人性的书写突破了政治宣传的不足,显示了对诗意的追求,展示了艺术描写的深度,产生了较强的审美感染力。因此,中国现代抗战广播剧文学为中国现代文学增添了艺术新质,无论从政治宣传还是历史书写或者是艺术创新上看,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
关键词
现代文学
抗战广播剧
思想向度
诗意追求
-
Keywords
modern literature
radio drama of the war of resistance
dimensions of thought
the pursuit of poetry
-
分类号
I207.353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岁寒霜雪苦 含彩独青青——陈子昂诗意寻摭
- 2
-
-
作者
方晓明
-
出处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5期64-68,共5页
-
文摘
著名的《修竹篇序》后的修竹诗,似乎没太受到人们的重视,但对于了解子昂的诗意追求,它不啻为一篇较完整的精神自传。龙种生南岳,孤翠郁亭亭。峰岭上崇崒,烟雨下微冥。夜闻鼯鼠叫,昼聒泉壑声。春风正淡荡,白露已清泠。哀响激金奏,密色滋玉英,岁寒霜雪苦,含彩独青青。……这片奇景的含义是什么?诗咏修竹,实为自况。它在说,一个优秀的生命绝不会平庸凡俗,必然是孤独的。因为他有远大而修洁的抱负,正象龙种翠竹。
-
关键词
独青
道家
鬼谷子
圣人
诸葛亮
陈子昂
武后
别传
诗意追求
幽州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天水围的日与夜》——港片的另一种温情
被引量:2
- 3
-
-
作者
王爱兵
-
机构
暨南大学文学院
-
出处
《电影评介》
2009年第19期40-40,共1页
-
文摘
《天水围的日与夜》站在平民的视角叙事,讲述了居住在天水围公屋里的两户人家的日常生活。导演许鞍华以一种洗尽铅华、返璞归真的镜头语言,为人们勾勒出天水围的世态和人生,挖掘出港人内在的人情美,恰到好处地展现出港片的另一种温情。
-
关键词
《天水围的日与夜》
温情
细节
诗意追求
-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