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地方路径里的凡人史诗与诗性正义--论张学东《西北往事三部曲》 |
谢腾飞
|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2
|
从诗性正义到能力正义——努斯鲍姆正义理论探究 |
王国豫
荆珊
|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7
|
|
3
|
恶的审美化与诗性正义论 |
王建刚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3
|
|
4
|
诗性正义:重返理想国之路——重读柏拉图《理想国》札记之一 |
吴子林
周娆
|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
|
|
5
|
重建文学的主体性与诗性正义——解读《消费社会与当代小说的文化变奏:1990后的中国小说批评》 |
黄维敏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
|
|
6
|
诗性正义的审美追求——傅爱毛小说创作主题论 |
王春雨
王纪越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7
|
论《文城》中基于伦理内涵的诗性正义建构 |
詹雪娇
|
《艺术科技》
|
2023 |
0 |
|
8
|
“悲哀”的善与“过度”的恶——影片《消失的她》的伦理性反思 |
许晋通
袁智忠
|
《美与时代(美学)(下)》
|
2025 |
0 |
|
9
|
公民素质培养与社会正义建构——论玛莎·努斯鲍姆的审美教育思想 |
刘慧姝
|
《美育学刊》
|
2019 |
1
|
|
10
|
文学—艺术与正义生成的可能性——从罗尔斯的正义论出发 |
贾玮
|
《美育学刊》
|
2018 |
0 |
|
11
|
“把人当成人”:郭沫若“战国剧”的历史想象及其根源 |
唐文娟
|
《现代中文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