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墨地形与卷轴时空:以朱利安“间距”理论重释《出发》的诗性影像构建
1
作者 谢瀚锋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159-163,共5页
借助法国哲学家弗朗索瓦·朱利安(Fran ois Jullien)提出的“间距”与“去—相合”理论,探讨电影《出发》在影像语言与观看机制上的建构的东方诗性路径。影片通过水墨图式、非线性时间叙事与卷轴化空间构图,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图像... 借助法国哲学家弗朗索瓦·朱利安(Fran ois Jullien)提出的“间距”与“去—相合”理论,探讨电影《出发》在影像语言与观看机制上的建构的东方诗性路径。影片通过水墨图式、非线性时间叙事与卷轴化空间构图,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图像—时间—身体”复合结构。从水墨影像与“虚时态”的节奏、地形空间与身体政治的生成机制、卷轴式构图与观看伦理的转向三个维度出发,发现该片在形式语言上对西方影像逻辑的“延异”,并以东方美学与哲学的交融方式,重构了人物、空间与观者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发》 诗性影像 弗朗索瓦·朱利安 “间距” 东方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文学的诗性探析影像的诗性 被引量:2
2
作者 郑文杰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41-45,共5页
诗性源于情绪与认知的矛盾,而它得以存在的条件便是调整信息量以调动情绪。在雅各布森语言学理论的揭示下,诗性定义"存在的创建"可以对应于语言"选择"与"组合"的过程,它与影像中的构图和剪辑形成映射。... 诗性源于情绪与认知的矛盾,而它得以存在的条件便是调整信息量以调动情绪。在雅各布森语言学理论的揭示下,诗性定义"存在的创建"可以对应于语言"选择"与"组合"的过程,它与影像中的构图和剪辑形成映射。影像的诗性大致遵循了形象符号被主观、自由的创建及"非连贯性"叙事原则。而电影是时间的艺术,电影叙事风格的"非连贯"其实存在于对电影时间的重新安排和展示之中,所以对电影叙述时间的处理就是对信息与认知的处理,也是产生情绪与诗性的关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诗性 文学诗性 叙事诗性 电影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