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元代家庭诗学教育
1
作者 武君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4-172,共9页
家庭诗学教育往往基于儿童在诗歌方面的特殊资质,面对早慧与成长、举业和学诗之间的选择,元代家长亦有谨慎考量。“文采传家”“诗学传家”几乎是元代文化家族的基本内质,并衍化为一种浓郁的社会文化氛围。在以“家”为原点的诗学教育... 家庭诗学教育往往基于儿童在诗歌方面的特殊资质,面对早慧与成长、举业和学诗之间的选择,元代家长亦有谨慎考量。“文采传家”“诗学传家”几乎是元代文化家族的基本内质,并衍化为一种浓郁的社会文化氛围。在以“家”为原点的诗学教育场域中,家塾是重要的场所。元代家塾诗学教育受时代环境影响颇多,也是由“家”向社会层面过渡的重要节点。经由对诗人家庭学诗经历的考察,可窥探诗人诗学观念形成之原委及古典诗学的传承机制,同时,也可为当代儿童的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些许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代 家塾 诗学教育 诗学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初私塾诗学教育与唐诗评点本的文化传承功能——《赘笺唐诗绝句选》评点中的遗民之恨与理学之思 被引量:4
2
作者 查屏球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97-202,共6页
联系元初文化背景可看出《赘笺唐诗绝句》虽为民间流行的私塾教材,却包含了编写者在社会骤变之际传承文化与拯济人心的用意,胡氏"赘笺"是对谢枋得《唐诗绝句评点》相关思想的发挥,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亡国之痛;二、忠臣之... 联系元初文化背景可看出《赘笺唐诗绝句》虽为民间流行的私塾教材,却包含了编写者在社会骤变之际传承文化与拯济人心的用意,胡氏"赘笺"是对谢枋得《唐诗绝句评点》相关思想的发挥,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亡国之痛;二、忠臣之赞;三、理学之思。这些都比较集中反映了他们作为宋朝遗民与理学家的心理特征与思维特色,是一种在特殊年代的独有的阅读体验,也体现了其时流行的唐诗选本以及评点在传承文化与构建共同文化意识方面的特有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诗选本 私塾诗学教育 元初遗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