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吴中七子”的诗学取向与乾嘉诗坛关系探论
- 1
-
-
作者
龙野
-
机构
南昌大学人文学院
-
出处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65-173,共9页
-
文摘
“吴中七子”是乾嘉时期重要的诗人群体,其诗学大体呈现出早年宗唐,中途不同程度沾染宋调,后期复返唐音三个阶段。他们主张分体论诗,取法对象以杜、韩、苏、陆等唐宋大家为宗,阅读学习对象下及标举雅正、融合唐宋之长的明清大家,视野开阔,在明清诗学大家的经典化接受上有较重要的贡献。这种取向同乾嘉时期唐宋诗学渐趋融合的背景有关,无论是中途的取法宋调,还是晚年的重返唐音,均是“吴中七子”面对诗坛风气变化及现实弊病作出的调整,有着较强的现实关切。梳理“吴中七子”的诗学取向,有助于完整理解乾嘉诗坛的多重面向。
-
关键词
“吴中七子”
格调派
诗学取向
乾嘉诗坛
-
Keywords
“the Seven Great Poets of Jiangsu”
literary style
poetic orientation
poetry circle during the Qianlong and Jiaqing periods
-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吴中体”释论
- 2
-
-
作者
李圣华
-
机构
浙江师范大学江南文化研究中心
-
出处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01-106,共6页
-
基金
河南省社科规划项目"明诗话的历史生成
批评话语
+1 种基金
理论体系及文献辑佚研究"
项目编号:2009BWX011
-
文摘
"吴中体",指"吴中四杰"为代表的吴中派诗歌之体,形成于北郭结社,既是吴中派崇古用世、遁隐顺时、遗世独立、适意求静士人心态的外现,又是吴中诗歌传统的承继,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吴中体"宗唐、复古,力矫元人多作七言近体及"沙陲弓马"、"诗情益泯"之习,主要特征有五:崇尚才情,风华颖迈;感时伤事,诗以存史;自适性情,清新自好;不主新奇,擅于咏物;诸体兼擅,臻于"大全"。与吴中派兴衰相对应,"吴中体"也发生较显著的变化,即从前期自适性情,到中期多凄凉之音,再到后期归于"清雅"。
-
关键词
'吴中体'
文化生成
诗学取向
诗体特征
-
Keywords
"Wuzhong style"
cultural generation
poetic orientation
poetic feature
-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