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于坚和“口语诗”
被引量:
8
1
作者
张柠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110-112,123,共4页
关键词
口语
诗
歌创作
诗到语言为止
民间文化
于坚
诗
歌
诗
歌形式
诗
歌
语言
谢默斯·希尼
书面语
汉语词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第三代人”诗学话语的哲学逻辑
2
作者
赵黎明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40-150,共11页
“第三代人”是朦胧诗之后新一代诗人的统称,是被称为“语言自觉”的一代,然其诗学话语多来自现代语言哲学,言说逻辑也是语言哲学的延伸。他们关于语言“划界”和“日常生活”的论述,源于维特根斯坦的相关话语;其“诗到语言为止”“废...
“第三代人”是朦胧诗之后新一代诗人的统称,是被称为“语言自觉”的一代,然其诗学话语多来自现代语言哲学,言说逻辑也是语言哲学的延伸。他们关于语言“划界”和“日常生活”的论述,源于维特根斯坦的相关话语;其“诗到语言为止”“废话理论”等,也来自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语言观;而“能指还原”“拒绝隐喻”诸说,则是对索绪尔能指/所指理论的直接演绎。“第三代人”诗学话语与现代语言哲学并不在一个论域,其对哲学的解读浮光掠影,各种说法之中“误读”者有之,望文生义者有之,尽管如此,还是成功地将哲学资源转化成诗学资源,发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诗歌运动。不仅这样,他们还将语言事件变成行动事件,将思想的诗学变成行为的诗学,为当代文学发展提供了一份别样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代人
诗
学话语
哲学逻辑
日常
语言
诗到语言为止
能指还原
拒绝隐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诗到灵魂为止
3
作者
毛毛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65-66,共2页
我们对将来的无数诚惶诚恐的猜测和患得患失的推测在哪里落地生根,这是近年被形式探索、语言批评等居于主流的理论和写作实践所忽略的问题:主体的缺席。这里存在相当的危险和粗疏,当写作主体被结构主义,被接受美学本身的片面以及我们片...
我们对将来的无数诚惶诚恐的猜测和患得患失的推测在哪里落地生根,这是近年被形式探索、语言批评等居于主流的理论和写作实践所忽略的问题:主体的缺席。这里存在相当的危险和粗疏,当写作主体被结构主义,被接受美学本身的片面以及我们片面的移植从主宰文学的历史地位中推开之后,主体日渐被各种理论放置到冷落的角落,确定了一个低调的降格的身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
歌写作
诗到语言为止
新时期
诗
歌
元
语言
接受美学
历史地位
写作主体
语言
批评
第三代
诗
人
先锋写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词与物──有关于坚写作的讨论
被引量:
1
4
作者
汪政
晓华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50-57,共8页
关键词
于坚
词与物
日常生活
诗到语言为止
汉语
诗
歌
第三代
诗
歌
卡夫卡
“物质”
散文写作
海德格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用生命的歌唱展示未来
5
作者
徐泽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65-76,共2页
当我捧读诗集《夜的随想曲》的时候,仿佛看到青年诗人陈益群在诗海里拾贝,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向东方,走向那太阳升起的地方,走向光明和希望,用他优美的诗句重铸人生的辉煌。 诗是歌唱生活的语言艺术。
关键词
随想曲
语言
艺术
锤炼
语言
诗到语言为止
艺术特色
人的本质力量
艺术风格
太阳升起
歌唱者
现代派
诗
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于坚和“口语诗”
被引量:
8
1
作者
张柠
出处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110-112,123,共4页
关键词
口语
诗
歌创作
诗到语言为止
民间文化
于坚
诗
歌
诗
歌形式
诗
歌
语言
谢默斯·希尼
书面语
汉语词汇
分类号
I207.25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第三代人”诗学话语的哲学逻辑
2
作者
赵黎明
机构
暨南大学人文学院
暨南大学语言诗学研究所
出处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40-150,共11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现代语言诗学与近四十年中国先锋文学运动关系研究”(18BZW123)的研究成果。
文摘
“第三代人”是朦胧诗之后新一代诗人的统称,是被称为“语言自觉”的一代,然其诗学话语多来自现代语言哲学,言说逻辑也是语言哲学的延伸。他们关于语言“划界”和“日常生活”的论述,源于维特根斯坦的相关话语;其“诗到语言为止”“废话理论”等,也来自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语言观;而“能指还原”“拒绝隐喻”诸说,则是对索绪尔能指/所指理论的直接演绎。“第三代人”诗学话语与现代语言哲学并不在一个论域,其对哲学的解读浮光掠影,各种说法之中“误读”者有之,望文生义者有之,尽管如此,还是成功地将哲学资源转化成诗学资源,发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诗歌运动。不仅这样,他们还将语言事件变成行动事件,将思想的诗学变成行为的诗学,为当代文学发展提供了一份别样的经验。
关键词
第三代人
诗
学话语
哲学逻辑
日常
语言
诗到语言为止
能指还原
拒绝隐喻
Keywords
third generation
poetic discourse
philosophical logic
common language
poetry ending with language
reduction to the signifier
rejection of metaphor
分类号
I207.25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诗到灵魂为止
3
作者
毛毛
出处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65-66,共2页
文摘
我们对将来的无数诚惶诚恐的猜测和患得患失的推测在哪里落地生根,这是近年被形式探索、语言批评等居于主流的理论和写作实践所忽略的问题:主体的缺席。这里存在相当的危险和粗疏,当写作主体被结构主义,被接受美学本身的片面以及我们片面的移植从主宰文学的历史地位中推开之后,主体日渐被各种理论放置到冷落的角落,确定了一个低调的降格的身份,
关键词
诗
歌写作
诗到语言为止
新时期
诗
歌
元
语言
接受美学
历史地位
写作主体
语言
批评
第三代
诗
人
先锋写作
分类号
I207.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词与物──有关于坚写作的讨论
被引量:
1
4
作者
汪政
晓华
出处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50-57,共8页
关键词
于坚
词与物
日常生活
诗到语言为止
汉语
诗
歌
第三代
诗
歌
卡夫卡
“物质”
散文写作
海德格尔
分类号
I207.25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用生命的歌唱展示未来
5
作者
徐泽
出处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65-76,共2页
文摘
当我捧读诗集《夜的随想曲》的时候,仿佛看到青年诗人陈益群在诗海里拾贝,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向东方,走向那太阳升起的地方,走向光明和希望,用他优美的诗句重铸人生的辉煌。 诗是歌唱生活的语言艺术。
关键词
随想曲
语言
艺术
锤炼
语言
诗到语言为止
艺术特色
人的本质力量
艺术风格
太阳升起
歌唱者
现代派
诗
人
分类号
I207.25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于坚和“口语诗”
张柠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9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第三代人”诗学话语的哲学逻辑
赵黎明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诗到灵魂为止
毛毛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词与物──有关于坚写作的讨论
汪政
晓华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用生命的歌唱展示未来
徐泽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