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五四”前后服饰变革与诗体解放的同构关系
1
作者 汪云霞 蒋雨珊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6-93,共8页
在“五四”前后的历史语境中,现代知识分子所倡导的服饰变革与诗体革命同向而行,相互影响。白话新诗人不仅是诗体解放的实践者,也是西式服制的倡导者和推动者,不仅如此,他们还在新诗中赋予西服以“物-词-人”三重面向的丰富隐喻。一方面... 在“五四”前后的历史语境中,现代知识分子所倡导的服饰变革与诗体革命同向而行,相互影响。白话新诗人不仅是诗体解放的实践者,也是西式服制的倡导者和推动者,不仅如此,他们还在新诗中赋予西服以“物-词-人”三重面向的丰富隐喻。一方面,服饰变革与诗体解放体现了诗人对传统“言词秩序”和“身体秩序”的反叛。另一方面,诗人又不得不面临传统与现代、本土与西方双重文化夹缝的尴尬处境。而到了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随着“打倒西服”运动与“反欧化诗”潮流的兴起,诗人意识到捍卫民族文化身份和重建主体的必要性。“五四”前后服饰变革与诗体解放这一双线同构的历史图景表明,现代知识分子所追求的主体性始终处于不断生成和重构的流变状态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 新诗 服饰变革 诗体解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适“诗体解放”论的文学史意义
2
作者 许霆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67-72,共6页
发轫于1917年的新诗革命,是我国诗歌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的起点,也是中国新文学史的开端。新诗革命的核心理论即胡适倡导的“诗体解放”论,它改变了中国传统诗歌的基本面貌,从破和立两个层面上推动了现代新诗的诞生,并对以后新诗的发... 发轫于1917年的新诗革命,是我国诗歌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的起点,也是中国新文学史的开端。新诗革命的核心理论即胡适倡导的“诗体解放”论,它改变了中国传统诗歌的基本面貌,从破和立两个层面上推动了现代新诗的诞生,并对以后新诗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一 诗体解放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一是冲破旧诗体的束缚;二是冲破一切诗则的束缚。胡适提出“诗体解放”论是一种历史的必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体解放 胡适 新诗发展 自然音节 新诗革命 散文化 白话诗 新诗运动 现代新诗 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讲求文法”与“诗体的大解放”--论胡适诗歌改良的句法维度 被引量:2
3
作者 赵黎明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33-140,F0003,共9页
“讲求文法”是胡适文学改良的“八事”之一,在《文学改良刍议》中胡适对其他义项详加解释,唯独对此一笔带过,给人留下不少疑惑。然而揆诸实际,胡适的“诗体大解放”活动一直与“国语文法”如影随形,从语法角度改造诗歌可谓是其“文学... “讲求文法”是胡适文学改良的“八事”之一,在《文学改良刍议》中胡适对其他义项详加解释,唯独对此一笔带过,给人留下不少疑惑。然而揆诸实际,胡适的“诗体大解放”活动一直与“国语文法”如影随形,从语法角度改造诗歌可谓是其“文学改良”的另一红线。扬弃宋诗句法,吸收其“说话”“作文”因素;否定五七言整齐句法,肯定词的自然文法;打破诗文壁垒,恢复诗的自然语序;废除平仄对仗,用白话拆除旧体诗最后屏障,等等。基于中国诗语演变的历史实际,倡导诗歌语言的自然文法,胡适提出的这种文学革命方略无疑具有开创之功,不过也给后人留下很多文体困惑和艺术难题,如何在“散文”的形式里实现“诗性”,至今仍是一个有待解开的斯芬克斯之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适 文法 句法 诗体解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诗体的演变与新诗体的出路--读《新诗体艺术论》
4
作者 陈琦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96年第5期137-138,共2页
诗体的演变与新诗体的出路--读《新诗体艺术论》陈琦无可讳言,诗歌的生命历程,已步入她有史以来的最低谷,人们对诗歌的态度,冷漠得令人心颤。究其原因,自然可以列出种种,但诗歌要想再度复兴,则还在“自己救自己”。然而如何“... 诗体的演变与新诗体的出路--读《新诗体艺术论》陈琦无可讳言,诗歌的生命历程,已步入她有史以来的最低谷,人们对诗歌的态度,冷漠得令人心颤。究其原因,自然可以列出种种,但诗歌要想再度复兴,则还在“自己救自己”。然而如何“自救”?或者说新诗努力的方向何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体 艺术论 格律化 诗体解放 新格律诗 诗歌 自由化 散文化 原始歌谣 自由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适白话诗学的现代阐释
5
作者 朱德发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4-18,共5页
胡适现代诗学创建于“五四”前后,它的核心理念是“诗体的大解放”,环绕它的“白话利器”论与“自然音节”论则是与之相辅相成的两个命题,它们三位一体构成胡适的新诗学。近百年对其评述有毁有誉,但若重新发现、重新解读,便会真正认识... 胡适现代诗学创建于“五四”前后,它的核心理念是“诗体的大解放”,环绕它的“白话利器”论与“自然音节”论则是与之相辅相成的两个命题,它们三位一体构成胡适的新诗学。近百年对其评述有毁有誉,但若重新发现、重新解读,便会真正认识胡适诗学的理论价值及其所具有的对于汉诗解构与建构的内在张力与不尽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话利器 诗体解放 自然音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适白话诗论的意义及盲点
6
作者 曹而云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5-69,101,共6页
“五四”白话文运动的重镇人物胡适使白话诗取得了合法化的地位 ,并将白话文体发展到一个新的境地。在新诗理论建设的问题上 ,胡适以“白话”为核心来建构新诗理论 ,鲜明的诗体意识使得白话诗从古典诗中解放出来 ;另一方面 ,其白话诗论... “五四”白话文运动的重镇人物胡适使白话诗取得了合法化的地位 ,并将白话文体发展到一个新的境地。在新诗理论建设的问题上 ,胡适以“白话”为核心来建构新诗理论 ,鲜明的诗体意识使得白话诗从古典诗中解放出来 ;另一方面 ,其白话诗论的负面因素给日后新诗的发展埋下了危机。本文将胡适的白话诗论放置于“五四”历史语境中进行历史的还原和分析 ,重新定位其诗论的意义及盲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话诗论 合法化 诗体解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胡适的诗论 被引量:2
7
作者 廖四平 《河北学刊》 2001年第1期26-30,共5页
胡适的诗论包括多方面的内容,但其主体是“诗体的大解放”理论。该理论主张“打破五言七言的诗体,并且推翻词调曲谱的种种束缚;不拘平仄,不拘长短,有什么题目,做什么诗;诗应该怎么做,就怎么做”。它一方面明显地受到了美国意象... 胡适的诗论包括多方面的内容,但其主体是“诗体的大解放”理论。该理论主张“打破五言七言的诗体,并且推翻词调曲谱的种种束缚;不拘平仄,不拘长短,有什么题目,做什么诗;诗应该怎么做,就怎么做”。它一方面明显地受到了美国意象派诗论、晚清“诗界革命”理论的影响,另一方面又对中国现代诗论,新诗的发生、发展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适 诗体的大解放 现代诗论 新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初期白话诗派——纪念文学革命七十周年 被引量:1
8
作者 吴奔星 《中国文学研究》 1987年第2期65-75,共11页
一、文学革命的突破口——白话诗 一九一七年发难的文学革命,到今年整整七十年了。文学革命的本质意义在于实现中国文学的现代化。如果要纪念的话,首先不应忘记的是白话诗,它是向旧文学的顽固堡垒“旧诗”冲锋陷阵的尖兵。它以新时代... 一、文学革命的突破口——白话诗 一九一七年发难的文学革命,到今年整整七十年了。文学革命的本质意义在于实现中国文学的现代化。如果要纪念的话,首先不应忘记的是白话诗,它是向旧文学的顽固堡垒“旧诗”冲锋陷阵的尖兵。它以新时代的英姿,在文学革命中打开一个突破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期白话诗 文学革命 胡适 刘半农 新诗 诗界革命 旧体诗 诗体的大解放 文学观念论 作诗如作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新诗的开步——重评胡适的《尝试集》和他的诗论 被引量:2
9
作者 蓝棣之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79年第2期44-54,共11页
“五四”文学革命运动已经过去了六十年,作为其中最早有成绩的部门的新诗,也有了六十年的历史。可是,对于新诗的开步,至今还是众说纷纭。胡适是新诗的最初倡导者,他的《尝试集》是第一本新诗集,这本来是一个无须争辩的历史事实;胡适关... “五四”文学革命运动已经过去了六十年,作为其中最早有成绩的部门的新诗,也有了六十年的历史。可是,对于新诗的开步,至今还是众说纷纭。胡适是新诗的最初倡导者,他的《尝试集》是第一本新诗集,这本来是一个无须争辩的历史事实;胡适关于新诗的主张,也“大体上似乎为‘新青年’诗人所共信”(朱自清《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论》)。从一九五四年底开始,我们在全国范围开展了对胡适反动思想的声势浩大的批判。这场批判毫无疑义是必要的,有很重要的意义。在这以后,对胡适的诗论和《尝试集》的评价,就走上了全盘否定的道路。借此五四运动六十周年纪念的机会,我们试图以历史的和实事求是的态度,阐述一下《尝试集》的思想内容,和胡适在新诗倡导时期的作用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适 中国新诗 《尝试集》 诗论 开步 诗体解放 白话诗 自然的音节 黄遵宪 诗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