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左传》“诗以言志”的传播学思想
1
作者 杨钊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0-101,共2页
《左传》中的“诗以言志”,是一种独特的传播接受机制,是一种用诗者依据当时普遍认可的伦理观念和价值取向,采用相似性联想,通过断章取义的吟唱诗章委婉含蓄地表达意愿,且需对方揣测意会、双向互动才能完成的复杂而微妙的机制。本文重... 《左传》中的“诗以言志”,是一种独特的传播接受机制,是一种用诗者依据当时普遍认可的伦理观念和价值取向,采用相似性联想,通过断章取义的吟唱诗章委婉含蓄地表达意愿,且需对方揣测意会、双向互动才能完成的复杂而微妙的机制。本文重点论述《左传“》诗以言志”所包含的传播学思想。一是“称《诗》谕志”之“《诗》”是一种独特的传播媒介:二是为求良好的传播效果,传播主体需重视“赋《诗》断章”的传播方式,受众当具有“微言相感”的接受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传》 诗以言志 传播 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秦“诗言志”观念的孕育与完型 被引量:4
2
作者 周朔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5-38,共4页
《尚书.尧典》"诗言志",其内容应当与祭祀天地鬼神、祖宗社稷的活动有关,这是"诗言志"观念的最早孕育。《左传》"诗以言志",当指春秋时期所盛行的"赋诗言志"或"称诗言志",这是"... 《尚书.尧典》"诗言志",其内容应当与祭祀天地鬼神、祖宗社稷的活动有关,这是"诗言志"观念的最早孕育。《左传》"诗以言志",当指春秋时期所盛行的"赋诗言志"或"称诗言志",这是"诗言志"观念在诗歌接受领域的发展。荀子提出的"诗言是其志也",不仅规范了诗"言志"的内容,而且确认了诗是"言志"的文体,这是"诗言志"观念在先秦时期的初步完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志 诗以言志 孕育完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媒体时代如何回溯“大文学” 被引量:1
3
作者 罗维斯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2-42,共1页
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文学并非一个独立而纯粹的概念和实体。谈到这样的观点,即便是没有接受过专业研究训练的人都可能会冒出“文史哲不分家”的印象。不过,中国文学的“大”和“杂”却不仅体现在与其他学科门类的杂糅。诗以言志,文... 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文学并非一个独立而纯粹的概念和实体。谈到这样的观点,即便是没有接受过专业研究训练的人都可能会冒出“文史哲不分家”的印象。不过,中国文学的“大”和“杂”却不仅体现在与其他学科门类的杂糅。诗以言志,文以载道——这样的说法在实际情况中或许并不只是将诗文本身工具化。这种关系是双向度的:一方面是政治及伦理教化对文学的介入和利用,另一方面也是文学对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渗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学 新媒体时代 回溯 诗以言志 政治生活 传统观念 专业研究 学科门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著名国画家柳子谷
4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47-147,共1页
关键词 国画家 上海美专 美术教育 国画教学 诗以言志 艺术功底 江西省 艺术生涯 师古人 珠联璧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痴·渔洋·秋谷──十七、八世纪淄博地区三大诗人之比较
5
作者 赵俪生 《齐鲁学刊》 CSSCI 1995年第2期87-90,51,共5页
东痴·渔洋·秋谷──十七、八世纪淄博地区三大诗人之比较赵俪生一在现今淄博地区,当十七世纪之时,是出过不少大诗人的,可是我这样想,对于这些大诗人,与其用一个一个研究的办法,不如并比研究更能引发兴趣和产生更理想的... 东痴·渔洋·秋谷──十七、八世纪淄博地区三大诗人之比较赵俪生一在现今淄博地区,当十七世纪之时,是出过不少大诗人的,可是我这样想,对于这些大诗人,与其用一个一个研究的办法,不如并比研究更能引发兴趣和产生更理想的效果。我的实际设计是,以渔洋(王士祯)为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淄博地区 三大诗人 唯心主义 言志 孔尚任 诗论 王渔洋 唯物主义 赵执信 诗以言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则徐诗选注》序
6
作者 来新夏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56-56,共1页
《林则徐诗选注》序来新夏一代伟人林则徐,以其深厚的文学底蕴,丰富的宦海阅历,坦诚的高尚情怀,发之为诗作,确与一般写景抒情之作有所不同。林则徐的诗作,描绘了时代的色彩,吐忑了内心的隐衷,这正是中国传统诗文化中诗以言志的... 《林则徐诗选注》序来新夏一代伟人林则徐,以其深厚的文学底蕴,丰富的宦海阅历,坦诚的高尚情怀,发之为诗作,确与一般写景抒情之作有所不同。林则徐的诗作,描绘了时代的色彩,吐忑了内心的隐衷,这正是中国传统诗文化中诗以言志的绝好例证。我在研究林则徐一生事迹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则徐 民生疾苦 国防思想 民生状况 吏治腐败 文学底蕴 诗以言志 竹枝词 政治环境 流人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文艺思想中的美味说
7
作者 孙文愿 《湖湘论坛》 1992年第4期21-23,共3页
毛泽东在谈及文艺的论著、书信、言语中,“味道”、“兴味”,“趣味”、“口味”、“诗味”与“有味”、“无味”、“乏味”等,不绝于口。这一“味”字,究竟是什么意思呢?本文试作一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 毛泽东文艺思想 诗味 标语口号式 作品主人公 诗以言志 清峻 味外之旨 《诗刊》 文论史 审美意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联璧合“真意”辨——读《桃花源记并诗》
8
作者 牟焰 《现代中文学刊》 1994年第4期9-11,共3页
陶渊明《桃花源记并诗》一"记"一"诗",珠联璧合。只看《桃花源记》,极易疑惑丛生:如果仙凡易处,乌托邦的踪影何方觅寻?只读《桃花源诗》,在闪烁的理想之光背后,诗情也云飘难定。"记"被偏爱得越久,"... 陶渊明《桃花源记并诗》一"记"一"诗",珠联璧合。只看《桃花源记》,极易疑惑丛生:如果仙凡易处,乌托邦的踪影何方觅寻?只读《桃花源诗》,在闪烁的理想之光背后,诗情也云飘难定。"记"被偏爱得越久,"诗’被冷落得越久,我们靠近陶渊明那一叶诗舟的机会就越微弱。而如果持诗记并行一体的观念去赏析之,陶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者 晋宋 仙凡 田居 刘子骥 诗以言志 理想之光 仙话 陶诗 乡村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寄诗心山水间——读郭世华《绿色诗心》有感
9
作者 涂定卓 《绿色大世界》 2002年第5期45-45,共1页
郭世华,湖北谷城县林业局长。二十余年来,以从政之余力,作旧体新诗一百余篇,而择其精妙者辑为《绿色诗心》。其间或伸民意,或抒雅怀,或记农事渔话,或描山光水影,皆涉乎国计民生,有感而发,郁然有古风之流韵。其辞则清新晓畅而不矫揉造作。
关键词 诗心 山水间 林业局长 诗以言志 光水 空山鸟语 生活阅历 发微 有志者 绿色事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