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0篇文章
< 1 2 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X-37B轨道试验飞行器可重复使用热防护系统综述 被引量:10
1
作者 周志勇 马彬 +3 位作者 张萃 韩修柱 刘峰 董彦芝 《航天器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5-101,共7页
热防护系统是可重复使用航天器的核心部分,X-37B轨道试验飞行器的成功试飞,突破了可重复使用热防护系统的技术瓶颈。文章对X-37B热防护系统进行了介绍,对鼻锥、机翼前缘、机体迎风面及背风面等部位热防护材料的技术方案、性能参数、制... 热防护系统是可重复使用航天器的核心部分,X-37B轨道试验飞行器的成功试飞,突破了可重复使用热防护系统的技术瓶颈。文章对X-37B热防护系统进行了介绍,对鼻锥、机翼前缘、机体迎风面及背风面等部位热防护材料的技术方案、性能参数、制备方式及验证情况进行了概括,同时,总结了X-37B热防护系统的设计经验,可为我国可重复使用航天器热防护系统设计及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37B轨道试验飞行 可重复使用 热防护系统 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洲“过渡试验飞行器”再入返回技术综述 被引量:5
2
作者 魏昊功 陆亚东 +1 位作者 李齐 彭兢 《航天器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31-140,共10页
欧洲"过渡试验飞行器"(IXV)是在欧洲未来运载器预备工程(FLPP)框架下研发的飞行试验器,主要用于演示验证升力体高超声速再入技术。2015年2月11日IXV成功回收,标志着欧洲在飞行器再入返回技术上实现了新的突破。文章介绍了IXV... 欧洲"过渡试验飞行器"(IXV)是在欧洲未来运载器预备工程(FLPP)框架下研发的飞行试验器,主要用于演示验证升力体高超声速再入技术。2015年2月11日IXV成功回收,标志着欧洲在飞行器再入返回技术上实现了新的突破。文章介绍了IXV的发展历程、飞行试验情况,以及主要设计要求和技术指标,梳理了空气动力学、热防护系统(TPS)、制导导航与控制、回收等关键技术的解决途径,可为我国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渡试验飞行器” 再入返回 高超声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S-X0试验飞行器声爆特性飞行测量与数值模拟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钱战森 刘中臣 +3 位作者 冷岩 张雪 高亮杰 邓帆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75-682,共8页
声爆问题是目前制约超声速民机研制的核心关键问题。但是,目前国内外关于声爆的飞行试验测试数据非常匮乏,严重制约了声爆预测与低声爆技术发展。基于零壹空间公司的"重庆两江之星"号OS-X0科学试验飞行器,航空工业气动院进行... 声爆问题是目前制约超声速民机研制的核心关键问题。但是,目前国内外关于声爆的飞行试验测试数据非常匮乏,严重制约了声爆预测与低声爆技术发展。基于零壹空间公司的"重庆两江之星"号OS-X0科学试验飞行器,航空工业气动院进行了声爆的飞行试验研究。采用航空工业气动院研发的飞行过程声爆信号地面测量技术成功获得了OS-X0试验飞行器在真实大气环境下的地面声爆信号,借助ARI_Boom声爆数值模拟平台对数据进行了分析和整理。数值计算结果与真实试验测量结果总体符合较好,但仍存在一定差异,这表明真实飞行环境下影响声爆特征的因素较多,在超声速飞行器声爆理论和预测方法等方面还需更深入的研究,同时飞行试验测量技术也有待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爆 飞行试验 混合方法 地面测量 OS-X0飞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空军发射X-37B轨道试验飞行器 被引量:1
4
作者 康开华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7-57,共1页
北京时间2010年4月23日7点52分,美国空军研制的X-37B轨道试验飞行器(OTV)在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由宇宙神-5火箭发射升空。美空军称发射取得成功,但未透露具体细节。
关键词 试验飞行 美国空军 火箭发射 轨道 宇宙神-5 佛罗里达州 北京时间 空军基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色起源公司完成“新谢泼德”火箭第4次试验飞行
5
《航天器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34-134,共1页
据NASA网站2816年6月19日报道,当日,蓝色起源公司完成了“新谢泼德”火箭的第4次飞行与着陆试验.此次试验除了验证火箭发射与着陆能力,更为重要的是试验乘员舱在-具降落伞失效情况下飞行着陆状态的数据分析与风险评估.乘员舱的降落伞设... 据NASA网站2816年6月19日报道,当日,蓝色起源公司完成了“新谢泼德”火箭的第4次飞行与着陆试验.此次试验除了验证火箭发射与着陆能力,更为重要的是试验乘员舱在-具降落伞失效情况下飞行着陆状态的数据分析与风险评估.乘员舱的降落伞设有3根伞绳,按照公司的设计要求,降落伞系统应在其中1根伞绳失效的情况下仍可正常打开其余2具降落伞.试验结果表明:乘员舱在滑翔返回地面时,2具降落伞正常开伞,同时乘员舱利用自身的制动发动机推力系统进行减速,以达到载人着陆速度的安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验飞行 火箭发射 起源 蓝色 降落伞系统 着陆速度 制动发动机 乘员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国正在研制Shefex-2高超声速试验飞行器
6
作者 佟艳春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7-57,共1页
2010年5月11日,德国航空航天中心正在研制的Shefex-2高超声速试验飞行器,旨在提高航天器返回大气层时的安全性并降低维护成本。Shefex-2长为12.7 m,质量6.8 t,最大飞行高度200 km,最大飞行马赫数为10。
关键词 试验飞行 高超声速 德国 航天器返回 飞行马赫数 航天中心 维护成本 飞行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入大气层试验飞行器下降和回收系统飞行试验
7
作者 马宏林 《航天返回与遥感》 1997年第1期37-37,共1页
关键词 再入大气层 飞行 回收系统 下降 飞行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对称高速飞行器横航向控制特性风洞试验研究
8
作者 付增良 张石玉 +5 位作者 周家检 梁彬 赵俊波 周平 孙玮琪 张宇航 《空气动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3-60,I0002,共9页
面对称高速飞行器在大攻角机动过程中存在气动耦合性强、稳定性弱及非线性、非定常特征显著的问题,这给飞行器气动特性研究、控制系统设计和地面验证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针对新型高速飞行器控制特性评估需求,以面对称高速飞行器模型为... 面对称高速飞行器在大攻角机动过程中存在气动耦合性强、稳定性弱及非线性、非定常特征显著的问题,这给飞行器气动特性研究、控制系统设计和地面验证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针对新型高速飞行器控制特性评估需求,以面对称高速飞行器模型为研究对象,在1 m量级高速风洞进行了虚拟飞行试验,设计了低阻尼滚转-偏航两自由度运动机构、小型化舵控装置和高性能无线测控系统,成功完成了多种控制策略下的倾斜转弯(bank-to-turn,BTT)机动试验,实现了控制特性评估与控制律对比、验证,为飞行器气动和飞控设计提供了可靠的试验依据和验证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洞虚拟飞行试验 控制特性评估 控制律 高速飞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动态撞网回收制导控制方法与飞行试验
9
作者 王玉杰 陈清阳 +2 位作者 高显忠 邓小龙 侯中喜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87-497,共11页
针对舰载固定翼无人机(UAV)动态精确回收过程中的制导控制技术开展研究,提出基于分段策略的舰载无人机精确回收引导方法,完成了动态撞网回收控制系统方案设计与集成测试。通过数值迭代方法预测触网时间实现回收航线的在线规划,在回收中... 针对舰载固定翼无人机(UAV)动态精确回收过程中的制导控制技术开展研究,提出基于分段策略的舰载无人机精确回收引导方法,完成了动态撞网回收控制系统方案设计与集成测试。通过数值迭代方法预测触网时间实现回收航线的在线规划,在回收中段采用基于引导点的非线性制导算法对航线进行精确跟踪,在回收末段基于经典比例导引及纵横解耦策略设计了三维空间末制导律,实现了针对动基座回收的撞网点精确控制。通过系统仿真和飞行试验证明了分段制导策略与各阶段算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回收航线规划方法简单有效、适应性强,制导控制算法对于航线的跟踪偏差小于0.5 m,高度控制的稳态精度优于0.5 m,动态撞网回收的末端精度优于0.8 m,各阶段的制导控制精度满足无人机动态撞网需求,所提方法适于工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舰载无人机 动态撞网回收 航线规划与跟踪 精确制导控制 飞行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行试验中直升机近地飞行安全监控测试技术
10
作者 蒋红娜 马亚平 程娟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189-194,共6页
直升机以其卓越的低空性能在通用航空领域广泛应用。作为直升机飞行性能的关键能力,近地面机动飞行是直升机飞行试验的重要科目。为了保证直升机在近地机动飞行试验过程中的安全可控,需要对直升机飞行过程中的一些关键参数进行实时监控... 直升机以其卓越的低空性能在通用航空领域广泛应用。作为直升机飞行性能的关键能力,近地面机动飞行是直升机飞行试验的重要科目。为了保证直升机在近地机动飞行试验过程中的安全可控,需要对直升机飞行过程中的一些关键参数进行实时监控。针对直升机飞行试验过程中对旋翼尾桨近距测量和机体近地高度实时监控与告警的测试需求,开展矩阵式激光测距技术、平台控制算法等关键技术研究,确定直升机近地飞行关键测试技术设计方案,以此为基础研制的直升机近地飞行安全监测与告警系统实现了直升机机动试飞情况下近地百米高度内的高精度测量,精度和时延都满足飞行试验测试要求,对于未来直升机飞行试验测试系统的设计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升机 飞行试验 近距测量 近地高度 测试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飞机串联多支柱起落架着陆撞击载荷飞行验证
11
作者 杨全伟 谢帅 +1 位作者 张海涛 陈健 《应用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73-782,共10页
飞行试验是飞机设计验证和鉴定最真实有效的终极手段。某大型飞机主起落架采用了新颖的串联多支柱形式,起落架结构传力和所受着陆撞击载荷复杂,飞行验证的技术难度很大。分析了该起落架串联多支柱的结构特点和各支柱间相互协同承载情况... 飞行试验是飞机设计验证和鉴定最真实有效的终极手段。某大型飞机主起落架采用了新颖的串联多支柱形式,起落架结构传力和所受着陆撞击载荷复杂,飞行验证的技术难度很大。分析了该起落架串联多支柱的结构特点和各支柱间相互协同承载情况,设计了测载应变电桥,针对性设计了包含模拟支柱间协同承载关系校准工况的“一体化”载荷校准方案。针对应变电桥载荷响应特性分析中变量多、数据量大的问题,开发了通过偏相关系数对应变电桥载荷响应的线性度进行评价的新方法。提出了计及校准误差对测量结果影响的载荷测量模型鲁棒性概念并推导了其数学评价指标。构建了基于对应变电桥的响应系数及偏相关系数加权平均并排序,可兼顾鲁棒性和拟合优度的载荷测量建模新方法。给出了应用该模型实测的某飞机典型着陆撞击载荷,定性分析了其变化规律,定量评估了其幅值。结果表明,起落架载荷校准与建模方法正确,可供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借鉴;实测着陆撞击载荷变化规律清晰、合理,量值正确,为设计鉴定和改进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试验 着陆撞击 载荷校准 串联多支柱起落架 应变电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飞行试验认知不确定性的气动数据融合方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仇静轩 司海青 +4 位作者 高昕睿 曹九发 吴晓军 赵炜 张培红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9-83,共15页
在飞机设计领域中,不同的气动数据获取手段各有利弊,仅靠单一手段难以精确预测飞机的气动特性。因此,在实际工程应用中通常需要融合多种来源的数据,以获得更为准确和全面的气动特性描述。针对这一需求,以典型喷气式飞机为例,采用真实飞... 在飞机设计领域中,不同的气动数据获取手段各有利弊,仅靠单一手段难以精确预测飞机的气动特性。因此,在实际工程应用中通常需要融合多种来源的数据,以获得更为准确和全面的气动特性描述。针对这一需求,以典型喷气式飞机为例,采用真实飞行数据、模拟飞行数据以及计算流体力学(CFD)仿真数据,结合深度神经网络,提出了一种认知不确定性的气动数据双层深度证据融合算法。该算法通过引入两种标准的置信分配方法,并将深度神经网络的输出与变分狄利克雷分布参数相结合,来表达和量化模型融合过程中的认知不确定性,并借助Dempster-Shafer理论有效地融合不同来源的数据及其不确定性。研究结果表明,该算法有效地融合了多源气动数据,所得结果不仅更加符合物理规律,而且提供了更高精度和更全面的气动数据,相比于单一数据源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深度证据融合 多源气动数据 认知不确定性 飞行试验 CFD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DS/GPS融合的飞行试验航迹测试技术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霖萱 李宏 吴瑀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1-177,共7页
该文描述了目前飞行试验中应用的基于GPS的双差载波相位测量模型,针对飞行试验中飞行器姿态变化及飞行环境变化严重影响GPS测试精度及可靠性的问题,提出基于BDS/GPS双系统的飞行试验融合测量方法。将北斗三代的测量数据引入现有差分模型... 该文描述了目前飞行试验中应用的基于GPS的双差载波相位测量模型,针对飞行试验中飞行器姿态变化及飞行环境变化严重影响GPS测试精度及可靠性的问题,提出基于BDS/GPS双系统的飞行试验融合测量方法。将北斗三代的测量数据引入现有差分模型,建立导航数据双差分模型,并把研究成果在民机飞行中进行试验,验证模型的有效性。通过BDS/GPS载波相位融合测量与双差分融合计算,降低测量误差,优化卫星几何分布,提升飞行试验航迹测试的精度和可靠性,改善四代机在极端飞行试验条件下导航数据缺失的问题,为复杂飞行试验环境的导航数据测量创造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试验 GPS 北斗 双差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图学习的试飞试验点关联性挖掘算法
14
作者 刘鹏 邓晓政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160-166,共7页
飞机试飞试验点是基本的飞行试验任务,如何对其进行科学、有效的编排,形成合理的试飞计划,对整个试飞全生命周期的安全、效率、成本目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试验点之间的关联关系分析,尤其是前置关系的确定决定了试验点执行顺序... 飞机试飞试验点是基本的飞行试验任务,如何对其进行科学、有效的编排,形成合理的试飞计划,对整个试飞全生命周期的安全、效率、成本目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试验点之间的关联关系分析,尤其是前置关系的确定决定了试验点执行顺序,是关键的试飞计划编排因素。因此,文中提出一种基于图卷积神经网络的知识挖掘算法来解决试验点的前置关系预测需求。整个算法模型基于试验点结构化表征的知识图谱开展,随后设计了图知识要素提取、基于图卷积的深层试验点特征挖掘、试验点对逻辑关系回归等模块,挖掘出试验点对间的关联性,实现了较为精准的前置关系预测。在飞行试验中,对试验点数据进行测试,并对比多个经典模型,文中算法的准确率和稳定性具有明显的优势,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试验 试验点执行关系 图学习 图卷积神经网络 自编码器 知识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蔽式安装布局涡轴发动机安装损失的飞行试验
15
作者 张浩 汪涛 李延希 《航空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0-174,共5页
为确定轻小型直升机飞行性能评估所需的发动机安装性能损失,对隐蔽式安装布局的涡轴发动机进行了不同直升机飞行姿态的飞行试验。基于试飞数据建立了一套真实飞行条件下涡轴发动机安装损失的计算流程,对比分析了在不同高度和速度下稳定... 为确定轻小型直升机飞行性能评估所需的发动机安装性能损失,对隐蔽式安装布局的涡轴发动机进行了不同直升机飞行姿态的飞行试验。基于试飞数据建立了一套真实飞行条件下涡轴发动机安装损失的计算流程,对比分析了在不同高度和速度下稳定平飞、有/无地效悬停、有/无地效悬停回转、不同高度爬升、不同高度下滑、盘旋、侧后飞等飞行姿态对涡轴发动机安装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隐蔽式安装布局的涡轴发动机安装损失主要来自进气温升,不同飞行姿态下功率损失为4.3%~20.7%,耗油率相对增量为1.2%~132.7%;功率损失随飞行高度的变化规律不明显,随飞行速度的增大而减小;耗油率相对增量随飞行高度和飞行速度的增大而减小;在近地面的低速飞行姿态下安装损失最小,且受地效影响较小;风速和风向对安装损失的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装损失 涡轴发动机 飞行姿态 隐蔽式安装布局 飞行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试验弹道数据的火箭弹控制舱温度预测 被引量:1
16
作者 付小武 毛瑞 杜凤怀 《弹箭与制导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5-79,共5页
通过气动热和结构热响应计算对火箭弹控制舱的温度进行了预测,并通过飞行试验进行了验证。首先,选取弹道特征点并进行转捩判断,通过计算流体力学和工程计算方法相结合得到火箭弹飞行的气动热环境;然后,基于有限差分方法,得到火箭弹控制... 通过气动热和结构热响应计算对火箭弹控制舱的温度进行了预测,并通过飞行试验进行了验证。首先,选取弹道特征点并进行转捩判断,通过计算流体力学和工程计算方法相结合得到火箭弹飞行的气动热环境;然后,基于有限差分方法,得到火箭弹控制舱处防热结构的温度响应;最后,将数值计算结果同飞行试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数值预测的火箭弹控制舱内壁最高温度比飞行试验值高5.6%,文中的数值预测方法可用于火箭弹的防热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道 气动热 温度响应 飞行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F-1模型飞行试验转捩结果初步分析 被引量:25
17
作者 袁先旭 何琨 +3 位作者 陈坚强 张毅锋 王安龄 国义军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86-293,共8页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于2015年12月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实施了MF-1航天模型飞行试验,试验模型为锥-柱-裙轴对称体,半锥角为7°。这是我国首次针对高超声速空气动力学基础问题研究的航天模型飞行试验,飞行最大马赫数5....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于2015年12月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实施了MF-1航天模型飞行试验,试验模型为锥-柱-裙轴对称体,半锥角为7°。这是我国首次针对高超声速空气动力学基础问题研究的航天模型飞行试验,飞行最大马赫数5.3、最大高度63.4km,飞行迎角上升段<0.5°、下降段<5°。采用薄壁测温技术测量了锥面上50个点的温度数据,并采用三维热辨识方法给出了热流数据,从而判别转捩。初步分析表明,所获取的真实飞行条件下的上升段和下降段的转捩数据是可靠的,可用于验证与标定转捩预测模型;同时验证了现有转捩预测模型对于超声速/高超声速小攻角圆锥转捩起始点预测的可行性;发现了上升段湍流-层流的再层流化与下降段层流-湍流转捩的临界高度差别,以及约0.2mm的阶差即有可能诱发强制转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F-1 飞行试验 转捩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升机目标跟踪任务中飞行员控制行为研究
18
作者 贺智鑫 王洛烽 陈仁良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60-768,共9页
飞行员驾驶直升机完成目标跟踪任务时,可以通过视觉和运动等线索感知当前飞行状态从而产生相应的控制行为。为研究飞行员在不同运动反馈方式下的控制行为,在无运动反馈和有滚转角运动反馈两种情况下进行了飞行员人在回路仿真试验,并提... 飞行员驾驶直升机完成目标跟踪任务时,可以通过视觉和运动等线索感知当前飞行状态从而产生相应的控制行为。为研究飞行员在不同运动反馈方式下的控制行为,在无运动反馈和有滚转角运动反馈两种情况下进行了飞行员人在回路仿真试验,并提出一种遗传算法和高斯-牛顿法的混合优化算法用于飞行员模型参数估计。通过方差分析的方法探讨了不同运动反馈方式对飞行员控制行为以及飞行员模型参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混合优化算法得到的飞行员模型参数,能够有效表示真实的飞行员控制行为与动力学特性;在不同的运动反馈方式下,飞行员会调整其控制策略,从而提高在目标跟踪任务中的表现并调节控制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员模型 飞行员人在回路仿真试验 混合优化算法 方差分析 直升机-飞行员耦合系统 参数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升机结构响应主动控制飞行试验 被引量:17
19
作者 陆洋 顾仲权 +1 位作者 凌爱民 李明强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4-29,共6页
为验证结构响应主动控制方法在直升机振动控制中的有效性,以某轻型直升机为验证机,基于具有在线识别功能的时域自适应控制算法,进行了直升机结构响应主动控制飞行试验研究。给出了飞行试验方法、试验系统组成、试验内容及其过程。通过... 为验证结构响应主动控制方法在直升机振动控制中的有效性,以某轻型直升机为验证机,基于具有在线识别功能的时域自适应控制算法,进行了直升机结构响应主动控制飞行试验研究。给出了飞行试验方法、试验系统组成、试验内容及其过程。通过对飞行试验数据的处理分析,对减振效果进行了评估。试飞结果表明:ACSR(Active Control of Structure Response)系统对各测点的垂向振动均有减振效果,各速度状态下的全机垂向减振效率在30%~66%之间,巡航速度状态下具有最佳的减振效率;此外,各测点的侧向振动水平也有一定程度的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升机 结构响应主动控制 飞行试验 减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J-17卫星LHT-100霍尔电推进系统飞行试验工作性能评价 被引量:11
20
作者 田立成 赵成仁 +6 位作者 张天平 顾左 郭宁 高俊 张保平 胡向宇 程彬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411-2421,共11页
为了验证霍尔电推进系统的空间环境适应性、与航天器的相互兼容性、空间工作特性及空间飞行性能与地面数据的差异性,LHT-100霍尔电推进系统搭载SJ-17新技术验证卫星开展了在轨飞行试验,对霍尔电推进系统在轨飞行试验结果进行了详细评价... 为了验证霍尔电推进系统的空间环境适应性、与航天器的相互兼容性、空间工作特性及空间飞行性能与地面数据的差异性,LHT-100霍尔电推进系统搭载SJ-17新技术验证卫星开展了在轨飞行试验,对霍尔电推进系统在轨飞行试验结果进行了详细评价。结果表明:在整个飞行试验期间LHT-100霍尔电推进系统各项工作性能参数符合设计指标要求,其中推力79.5m N,比冲1531s,系统功率低于1.527k W,单次长时间工作8h,在轨系统开关机次数大于24次,在轨累计点火时间超过3028min,在轨飞行试验数据与地面试验数据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 霍尔电推进系统 飞行试验 工作性能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