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51篇文章
< 1 2 8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燃液体内浮顶储罐浮盘耐火性能试验方法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璐 徐发强 +3 位作者 包有权 郭相恒 智会强 杜霞 《消防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82-888,共7页
可燃液体内浮顶储罐内浮盘的耐火性能对储罐的整体消防安全水平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基于内浮顶储罐典型火灾事故场景,建立了两种内浮盘耐火性能的试验方法,选择铝合金内浮盘进行了测试,确定了基于全盘组装结构的试验方案,能够更真实科学... 可燃液体内浮顶储罐内浮盘的耐火性能对储罐的整体消防安全水平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基于内浮顶储罐典型火灾事故场景,建立了两种内浮盘耐火性能的试验方法,选择铝合金内浮盘进行了测试,确定了基于全盘组装结构的试验方案,能够更真实科学地反映出工程应用情况下的内浮盘耐火性能水平,实际指导意义大,建议将其作为可燃液体内浮顶储罐浮盘耐火性能的标准测试方法,为相关标准规范的制修订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浮顶储罐 石油化工火灾 储罐浮盘 耐火性能 标准试验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旧版本GB/T 20392中大容量纤维测试仪测试棉纤维物理性能试验方法对比
2
作者 郝红娟 李娜 《中国棉花》 2025年第2期45-47,共3页
GB/T 20392-2023《棉纤维物理性能试验方法大容量纤维测试仪法》已于2024年6月1日实施,对2006版GB/T 20392的局限和缺陷做出了修订。对GB/T 20392―2023与原标准的主要不同点进行了比较分析,以便检测技术人员掌握新版标准。
关键词 棉纤维 物理性能测试 国家标准 GB/T 20392 大容量纤维测试仪 标准修订 试验方法 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收缩试验方法对比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朱倩 李鹏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40-41,共2页
针对现行规范中混凝土收缩试验方法存在歧义的问题,分析了试验测试参数的相互关系及影响因素,提出了测量标距、测量长度等涵义准确的规范化术语以及混凝土干缩率计算公式,细化了混凝土收缩仪的操作使用方法.
关键词 混凝土 收缩 试验方法 测量标距 测量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侵蚀性CO2地下水环境下混凝土的碳化试验方法对比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苏滔 陈犇 +1 位作者 农喻媚 陈正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3090-3100,共11页
目前含侵蚀性CO 2地下水环境下混凝土碳化试验的方法及装置多种多样,导致测试得到的试验数据存在较大差异。对原位浸泡侵蚀法、电场加速侵蚀法、高温高压加速侵蚀法、高浓度加速侵蚀法4种地下水环境混凝土碳化试验方法与其装置的优缺点... 目前含侵蚀性CO 2地下水环境下混凝土碳化试验的方法及装置多种多样,导致测试得到的试验数据存在较大差异。对原位浸泡侵蚀法、电场加速侵蚀法、高温高压加速侵蚀法、高浓度加速侵蚀法4种地下水环境混凝土碳化试验方法与其装置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进行了对比分析,并研究了试验条件及试验方法对混凝土碳化速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混凝土碳化速率系数会随着电场电压、温度、气压和环境CO 2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试验方法对碳化过程的加速程度排序为:高温高压加速侵蚀法>电场加速侵蚀法>高浓度加速侵蚀法>原位浸泡侵蚀法。研究结果可以为侵蚀性CO 2地下水环境混凝土碳化试验方法及装置的标准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碳化 地下水环境 侵蚀性CO 2 试验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性能试验方法对比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王雅玲 刘莎 周继红 《合成树脂及塑料》 EI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6-39,共4页
选择均聚聚丙烯(PP-H)、抗冲共聚聚丙烯(PP-B)、无规共聚聚丙烯(PP-R)共7个牌号的聚丙烯(PP)产品为研究对象,对比研究了国际标准化组织(简称 ISO)制定的标准和美国材料试验协会(简称 ASTM)制定的标准对三类 PP 性能测试的影响。ISO 和 A... 选择均聚聚丙烯(PP-H)、抗冲共聚聚丙烯(PP-B)、无规共聚聚丙烯(PP-R)共7个牌号的聚丙烯(PP)产品为研究对象,对比研究了国际标准化组织(简称 ISO)制定的标准和美国材料试验协会(简称 ASTM)制定的标准对三类 PP 性能测试的影响。ISO 和 ASTM 2种标准测得的 PP 产品的拉伸性能、弯曲性能、缺口冲击强度和负荷变形温度存在一定的差异。但2种标准的测试结果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这些规律可为今后修订聚丙烯行业和企业标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ISO ASTM 试验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浮选颗粒-气泡湍流脱附机理与试验技术方法研究进展
6
作者 丁世豪 史文庆 +3 位作者 陈宏基 徐梦迪 桂夏辉 邢耀文 《煤炭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639-3657,共19页
浮选是细粒矿物及煤炭提质除杂的重要方法,但其分选过程存在明显的尺寸效应,其中湍流诱发颗粒-气泡脱附是导致浮选存在分选粒度上限的主要原因。为了提高浮选粒度上限,强化粗粒浮选效果,颗粒-气泡脱附研究一直是领域内的热点与难点。从... 浮选是细粒矿物及煤炭提质除杂的重要方法,但其分选过程存在明显的尺寸效应,其中湍流诱发颗粒-气泡脱附是导致浮选存在分选粒度上限的主要原因。为了提高浮选粒度上限,强化粗粒浮选效果,颗粒-气泡脱附研究一直是领域内的热点与难点。从颗粒-气泡准静态脱附理论、湍流脱附机制以及试验技术方法 3个方面对颗粒-气泡脱附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综述。目前颗粒-气泡法向脱附机理已经形成广泛共识,毛细力是维持颗粒-气泡矿化气絮体稳定的主要作用力,颗粒-气泡脱附可分为气泡拉伸变形、气泡滑动收缩及气泡颈缩断裂3个阶段。同时,颗粒-气泡湍流脱附机制认识已日趋系统,颗粒的离心运动、气泡的变速运动以及气泡的振荡是引起颗粒-气泡脱附的主要机制。此外,脱附力测试技术、高速动态摄像技术、粒子图像测速技术及数值模拟等试验方法的综合运用,形成了一个涵盖“脱附力测试、界面行为捕捉、流场解析和过程仿真”的综合研究体系,极大地推动了颗粒-气泡脱附研究向更微观、更深层次的方向发展,为揭示浮选颗粒-气泡湍流脱附机理提供了充足可靠的试验保障。最后提出了未来颗粒-气泡脱附研究的发展方向,包括不同分离角度下毛细力数学模型构建、湍流诱发颗粒-气泡脱附能量作用机制及多元湍流涡协同诱导多颗粒-气泡脱附机制研究。上述关键科学问题的解决不仅有助于完善脱附理论,还将对提高浮选粒度上限和强化粗颗粒浮选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选 颗粒-气泡 湍流 脱附 试验技术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轨车辆-轨道梁耦合振动特性及试验方法研究
7
作者 肖乾 汪寒俊 +1 位作者 周新建 宾浩翔 《噪声与振动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54,共8页
为解决轨道不平顺对跨座式单轨车辆-轨道梁耦合振动特性的影响及跨座式单轨车辆动力学试验设计的问题,以某型跨座式单轨车辆为例,采用UM车辆动力学分析软件建立车辆-轨道梁耦合动力学模型,分别以光滑轨道梁表面和添加不平顺轨道梁表面... 为解决轨道不平顺对跨座式单轨车辆-轨道梁耦合振动特性的影响及跨座式单轨车辆动力学试验设计的问题,以某型跨座式单轨车辆为例,采用UM车辆动力学分析软件建立车辆-轨道梁耦合动力学模型,分别以光滑轨道梁表面和添加不平顺轨道梁表面为分析工况,对跨座式车辆进行直线运行和曲线运行模拟,对比两种不同工况下,模拟仿真所得到的各项动力学指标的差异,分析轨道不平顺对跨座式单轨车辆-轨道梁耦合振动特性的影响,基于分析结果提出针对于跨座式单轨车辆的动力学试验设备设计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单轨车辆通过直线路段时,列车的走行轮垂向力变化较小,车辆构架垂向位移幅值均未超过15 mm;单轨车辆通过曲线路段时,去除导向轮和稳定轮对应轨面的不平顺度前后,同一轴上的左右走行轮所受径向力不变,以不同速度通过同一曲线段时,轮重减载率降低5%至10%,横向振动加速度和垂向振动加速度变化幅度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单轨车辆 车轨耦合 轨道不平顺 振动特性 试验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织物拉伸弹性回复率试验方法》标准解读
8
作者 于翠坡 张克甲 +1 位作者 贾红娜 王娟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8-90,共3页
对比介绍FZ/T 70006—2022《针织物拉伸弹性回复率试验方法》(简称新标准)与FZ/T 70006—2004《针织物拉伸弹性回复率试验方法》(简称旧标准)之间的区别。从标准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产品的更新变化情况,分析新旧标准在适用范围、术... 对比介绍FZ/T 70006—2022《针织物拉伸弹性回复率试验方法》(简称新标准)与FZ/T 70006—2004《针织物拉伸弹性回复率试验方法》(简称旧标准)之间的区别。从标准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产品的更新变化情况,分析新旧标准在适用范围、术语和定义、测试原理、设备要求、取样要求、测试方法等方面的变化,为检测单位和生产企业正确理解以及运用该标准提供一定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织物 拉伸弹性回复率 试验方法 标准解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舱段结构三轴振动/热复合环境虚拟试验方法研究
9
作者 丁镇军 欧阳钦山 +3 位作者 刘飞星 董龙雷 魏龙 任方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30-37,共8页
随着航天飞行器面临的力学环境愈发严酷,热与振动环境已成为造成结构损伤和破坏、产品功能下降或失效的关键因素。建立了一种考虑三轴振动与热复合环境的虚拟试验方法,以简化的筒形舱段为对象,分别建立石英灯阵高温加热仿真模型与三轴... 随着航天飞行器面临的力学环境愈发严酷,热与振动环境已成为造成结构损伤和破坏、产品功能下降或失效的关键因素。建立了一种考虑三轴振动与热复合环境的虚拟试验方法,以简化的筒形舱段为对象,分别建立石英灯阵高温加热仿真模型与三轴振动仿真模型,并通过实际试验数据得到振动台-夹具传递函数,将三者结合以建立三轴虚拟热振仿真模型。分别通过舱段结构单轴热振试验与三轴热振试验来验证所建模型的准确性,并基于验证后的模型获取三轴振动下结构中央测点随温度时变的传递函数变化情况。由舱段模态试验验证舱段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对比前6阶模态频率误差不超过5%。在单轴热振试验中,仿真模型各测点响应均方根值(root mean square,RMS)与试验加速度响应RMS的误差不超过15%;在三轴向热振试验中RMS误差不超过20%,验证了所建虚拟热振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振复合环境 虚拟试验方法 石英灯加热仿真 三轴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损伤等效的直立锁边屋面板动态抗风揭试验方法
10
作者 孙瑛 武涛 曹正罡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6-33,共8页
围护结构在台风等极端风下的抗风性能需要依靠动态试验测定,试验周期长导致成本高且模拟研究受限。基于直立锁边屋面板材料的损伤本构模型,通过疲劳分析研究荷载幅值对材料损伤影响,提出简化荷载序列组合。借助雨流计数法统计测点风压... 围护结构在台风等极端风下的抗风性能需要依靠动态试验测定,试验周期长导致成本高且模拟研究受限。基于直立锁边屋面板材料的损伤本构模型,通过疲劳分析研究荷载幅值对材料损伤影响,提出简化荷载序列组合。借助雨流计数法统计测点风压时程得到基于损伤等效的简化荷载循环,提出动态抗风揭试验方法。参照不同试验方法开展抗风揭试验,通过对比发现,试验方法对屋面板风揭破坏过程影响不明显。除永久塑性变形外,该文试验方法与现有试验方法下屋面板损坏现象基本一致,屋面板均为撕裂破坏。不同试验方法下屋面板承载力差异在10%~20%间。该文试验方法加载周期小于1h,现有试验方法加载周期则大于20h。在屋面板风揭破坏过程、承载力等抗风揭性能差异不大情况下,该文试验方法可大幅降低试验周期,为开展模拟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立锁边屋面板 雨流计数法 损伤等效 简化荷载循环 动态试验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肤类化妆品功效评价理化试验方法的现状和分析
11
作者 顾宇翔 周羽 刘恕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27-732,共6页
根据《化妆品功效宣称评价规范》的规定,实验室试验的结果可以用于支撑多类的化妆品功效宣称。实验室试验包括多种,其中以物理、化学或生物化学的方式进行测试的理化法虽然可能难以准确外推到人体实际使用的效果,但是具有结果重复性较... 根据《化妆品功效宣称评价规范》的规定,实验室试验的结果可以用于支撑多类的化妆品功效宣称。实验室试验包括多种,其中以物理、化学或生物化学的方式进行测试的理化法虽然可能难以准确外推到人体实际使用的效果,但是具有结果重复性较好、方法简单、费用便宜等优点,被广泛使用于抗皱、舒缓、保湿功效评价以及量化指标测试等方面。所用的方法包括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法、抑制弹性蛋白酶法、抑制非酶糖基化反应法、自由基清除法、抑制透明质酸酶法、称重法和持妆(防水抗汗)法等。但目前理化测试方法存在着覆盖面不广、方法使用存在局限性、检测结果支撑功效宣称不恰当、缺乏统一标准等问题,因而现有方法的应用存在不科学的地方。今后建议加强理化试验方法的标准制订,完善化妆品功效评价标准化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妆品 功效 理化试验方法 现状 护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莫匹罗星软膏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的优化与思考
12
作者 刘鹏 谭慧敏 +3 位作者 蔡春燕 王浩 马仕洪 杨美琴 《中国抗生素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51-356,共6页
目的建立对莫匹罗星软膏适用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考察国内市售莫匹罗星软膏微生物质控情况。方法根据产品特性及其企业和药典标准,对比分析7个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建立对目前市售莫匹罗星软膏通用的微生物限度方法。结果在方法适用性... 目的建立对莫匹罗星软膏适用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考察国内市售莫匹罗星软膏微生物质控情况。方法根据产品特性及其企业和药典标准,对比分析7个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建立对目前市售莫匹罗星软膏通用的微生物限度方法。结果在方法适用性试验中发现不同企业方法对黑曲霉的回收率有明显差异,且部分企业方法存在一定局限性;采用新建立的方法对9个企业产品进行方法适用性试验,结果均符合《中国药典》2020年版相关规定。结论新建立的方法可有效考察市售莫匹罗星软膏微生物污染情况,既提高了检验效率,也保障了方法准确转移,并为相关监管部门和生产企业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匹罗星软膏 方法适用性试验 薄膜过滤法 黑曲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速风洞进气道连续扫描试验方法研究
13
作者 徐彬彬 刘庭申 +3 位作者 巫朝君 孙福振 王学 陈袁 《实验流体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3-92,共10页
在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FL–13风洞对进气道连续扫描低速风洞试验方法进行了初步研究。提出了进气道连续扫描试验方法和流程,给出了连续扫描试验数据处理方法,并在FL–13风洞开展了进气道常规试验方法与连续扫描试验方法的对比试... 在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FL–13风洞对进气道连续扫描低速风洞试验方法进行了初步研究。提出了进气道连续扫描试验方法和流程,给出了连续扫描试验数据处理方法,并在FL–13风洞开展了进气道常规试验方法与连续扫描试验方法的对比试验。两种方法试验结果一致性较好,所获得的进气道出口截面气动特性参数差值远小于国军标精度要求。试验结果验证了进气道连续扫描试验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与进气道常规试验方法相比,连续扫描试验方法能够大幅度提高试验效率,同时还能够获得更多的有效试验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气道试验 风洞试验 连续扫描 试验方法 FL–13风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端海况下新型浮式海上平台生存性试验方法研究
14
作者 李士花 路宽 +1 位作者 王花梅 郑慧源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1-60,共10页
海上平台的安全性越来越受到重视,其安全性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安全设计标准和规范。目前针对极端海况下新型浮式海上平台生存性试验方法的有关标准较少。参考国际电工委员技术委员会颁布的IEC TS 62600-103中针对波浪能转换装置在极端... 海上平台的安全性越来越受到重视,其安全性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安全设计标准和规范。目前针对极端海况下新型浮式海上平台生存性试验方法的有关标准较少。参考国际电工委员技术委员会颁布的IEC TS 62600-103中针对波浪能转换装置在极端海况下的生存性试验标准,在其可操作性和环境条件选取等方面做改进,提出针对新型浮式海上平台的生存性试验方法:选取100年一遇的波浪条件作为基准条件,并以基准波浪条件为中心值,分别选取两组波浪朝向不同、谱形不同、能量不同的对照海况条件,最终形成9组独立的环境条件,用于测试平台针对某一确定波浪海况下的最大响应;确定该波浪条件后,选取100年一遇的风、流条件,进行3组补充测试,分别为风、海流与波浪共向;风与波浪共向且与海流不共向;风、海流、波浪均不共向。并以布放于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威海场区的“国海试Ⅰ”海上试验平台为例,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其在极端海况下的生存性。研究过程验证该生存性试验方法的可行性,提出的试验方法也可为将来相关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浮式平台 极端海况 生存性 试验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两电平电压源合成试验方法的混合式直流断路器开断过程仿真研究
15
作者 阎对丰 刘平 +4 位作者 冯伦 张非凡 修士新 贾申利 莫永鹏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6-83,91,共9页
直流断路器在研究过程中需要试验测试为设计提供参考,在其制造完成后则需要进行型式试验验证其可靠性。文中以15 kV电压等级的负压耦合型混合式直流断路器为例,对其短路电流开断过程进行仿真并提取了关键点电应力;阐述了两电平电压源合... 直流断路器在研究过程中需要试验测试为设计提供参考,在其制造完成后则需要进行型式试验验证其可靠性。文中以15 kV电压等级的负压耦合型混合式直流断路器为例,对其短路电流开断过程进行仿真并提取了关键点电应力;阐述了两电平电压源合成试验方法,设计了适用于负压耦合型混合式直流断路器的两电平电压源合成试验回路,并优化了参数选取;将两电平回路下开断过程的仿真结果与开断过程所需的电应力进行对比,证明了两电平电压源合成试验方法可以提供开断过程所需的电压与电流应力,验证了两电平合成试验方法的等效性与可行性。文中研究结果可为高压直流断路器的研究、设计及试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式直流断路器 等效性 两电平电压源合成试验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试验设计方法的液相孔型-迷宫密封几何参数敏感性分析
16
作者 薛文松 王天昊 +1 位作者 李志刚 李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8-68,共11页
为了评估新型液相孔型-迷宫密封在转子偏心下的泄漏特性,提高其运行稳定性,提出了中心组合设计的试验设计方法。对新型液相密封中影响泄漏特性和静态转子动力特性的关键几何参数(迷宫腔室深度、宽度、孔深和孔径)进行敏感性分析;采用基... 为了评估新型液相孔型-迷宫密封在转子偏心下的泄漏特性,提高其运行稳定性,提出了中心组合设计的试验设计方法。对新型液相密封中影响泄漏特性和静态转子动力特性的关键几何参数(迷宫腔室深度、宽度、孔深和孔径)进行敏感性分析;采用基于动网格技术和稳态RANS方程的数值计算方法求解25种几何参数组合的新型液相密封在2种偏心率(0.1、0.2)下的泄漏量、静态气流激振力和静态刚度系数;分别以泄漏量、静态气流激振力和静态刚度系数为响应,以4个几何参数为变量获得主效应图。结果表明:偏心率对泄漏量的大小以及其几何参数敏感性影响很小,当腔室深度、宽度、孔深和孔径分别在40%、24%、56%、44%水平时,泄漏量最小;在转子偏心下,切向力随着迷宫腔室深度与宽度的增加而单调递减,随着孔深与孔径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径向力随着腔室深度的增加而增加,随着腔室宽度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加;当偏心率增加到0.2时能找到使静态直接刚度最大的几何参数组合,此时腔室深度、宽度、孔深和孔径分别在24%、48%、40%和64%水平。在转子偏心与不偏心工况下,腔室深度与宽度的增加均会造成静态交叉刚度的单调递减;转子偏心时静态交叉刚度随着孔深与孔径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该研究结果可为液相孔型-迷宫密封的性能分析和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密封 泄漏量 静态流体激振力 静态刚度系数 试验设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研究进展
17
作者 徐源 张金霞 +1 位作者 环飞 张静姝 《农药科学与管理》 CAS 2024年第6期26-31,共6页
纳米农药是应用纳米技术制成的农药制剂产品,与传统农药剂型相比,纳米农药能提高农药药效和利用率,实现农药的响应控释和减施增效。但纳米特性也给纳米农药的安全性评价带来挑战,传统毒理学试验方法未必适用于纳米农药。因此本研究对纳... 纳米农药是应用纳米技术制成的农药制剂产品,与传统农药剂型相比,纳米农药能提高农药药效和利用率,实现农药的响应控释和减施增效。但纳米特性也给纳米农药的安全性评价带来挑战,传统毒理学试验方法未必适用于纳米农药。因此本研究对纳米农药毒理学试验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综述,以期为我国纳米农药的登记管理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农药 纳米材料 安全性评价 毒理学试验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直流换流阀等效运行试验方法研究综述 被引量:1
18
作者 孙宝奎 王江涌 +2 位作者 周剑波 王克峰 闻福岳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43-455,共13页
柔性直流换流阀在出厂前,均需开展等效运行试验以保证其工程运行可靠性。而研制更高电压等级、更大容量的柔性直流换流阀,需要有合适的等效试验方法支撑。首先追溯了直流输电技术的发展进程,分析了开展柔性直流换流阀等效运行试验方法... 柔性直流换流阀在出厂前,均需开展等效运行试验以保证其工程运行可靠性。而研制更高电压等级、更大容量的柔性直流换流阀,需要有合适的等效试验方法支撑。首先追溯了直流输电技术的发展进程,分析了开展柔性直流换流阀等效运行试验方法研究的重要意义。其次探讨了运行试验遵循的等效性原则,分析了柔直阀运行试验内容及方法在常规直流阀试验上的借鉴及发展。然后,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国内外对柔直阀运行试验装置的研究成果,根据关键性指标的对比,对等效运行试验方法的优化方向及关键技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直流换流阀 等效运行试验 试验方法 大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挖掘机液压缸可靠性试验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小明 李永奇 宋大强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8-114,122,共8页
针对我国挖掘机用液压缸可靠性水平较低,缺少对挖掘机液压缸可靠性试验及评价方法的研究等问题,以市场保有量较大的2.1×10^(5)N挖掘机斗杆油缸为试验对象,开展了往复试验、脉冲试验、超载试验等多种可靠性试验。收集了试验过程的... 针对我国挖掘机用液压缸可靠性水平较低,缺少对挖掘机液压缸可靠性试验及评价方法的研究等问题,以市场保有量较大的2.1×10^(5)N挖掘机斗杆油缸为试验对象,开展了往复试验、脉冲试验、超载试验等多种可靠性试验。收集了试验过程的性能指标数据和关键零部件的拆解分析数据,通过将试验数据与实际使用样件测试数据进行对比分析,验证试验方法合理性及试验数据准确性,验证挖掘机液压缸可靠性试验方法、试验时间与实际使用样件工作时间存在对应关系。通过试验得出脉冲试验1万次、2万次,往复试验30万次、50万次可以对应实际工作时间1000、2000 h的对应关系,为后续挖掘机液压缸可靠性试验评价方法研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挖掘机液压缸 可靠性 试验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FD和CFD组合方法的肥大船型功率预报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高旋 高玉玲 陈伟民 《中国航海》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0-156,共7页
对三种肥大船型不同载况下形状因子(1+k)的确定方法及其适应性开展研究,探讨建立基于模型试验流体动力学(EFD)和计算流体动力学(CFD)组合方法的肥大船型实船功率预报方法。以某肥大型散货船为主要研究对象,分别采用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 对三种肥大船型不同载况下形状因子(1+k)的确定方法及其适应性开展研究,探讨建立基于模型试验流体动力学(EFD)和计算流体动力学(CFD)组合方法的肥大船型实船功率预报方法。以某肥大型散货船为主要研究对象,分别采用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方法确定形状因子并进行对比分析,然后采用EFD和CFD组合方法进行实船性能预报。研究表明:基于CFD获取形状因子并结合模型试验进行肥大船型功率预报,结果与实船试航结果比较接近且在误差允许范围内,验证基于EFD和CFD组合方法预报实船航速功率具有实用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试验流体动力学 计算流体动力学 模型试验与数值计算组合方法 形状因子 实船功率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