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6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经济发展驱动企业数据资产信息披露——基于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准自然实验
1
作者 温薇 姜康安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28,共14页
在经济增长步入新常态的背景下,数字经济发展为企业数据资产信息披露注入了新活力。基于2013—2023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以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以下简称试验区)为准自然实验,通过双重差分法研究数字经济发展如何驱动企业数... 在经济增长步入新常态的背景下,数字经济发展为企业数据资产信息披露注入了新活力。基于2013—2023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以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以下简称试验区)为准自然实验,通过双重差分法研究数字经济发展如何驱动企业数据资产信息披露。研究发现,试验区政策能够显著促进企业数据资产信息披露,在经过一系列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成立。试验区政策能够通过企业数字技术应用、企业负面评价和企业动态创新能力对企业数据资产信息披露产生间接作用。在异质性方面,试验区政策对企业数据资产信息披露在微宏观层面具有差异化成效。进一步分析发现,企业数据资产信息披露具有行业、地区、政策环境同群效应。研究结论不仅为数据资产信息披露影响因素研究提供经验证据,而且进一步完善了数据资产信息披露的现有分析维度,更为推进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战略的有效施行以及促进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政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发展 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 数据资产信息披露 双重差分法 同群效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要素能否驱动企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基于设立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准自然实验
2
作者 王玮 王幸 刘镇玮 《华东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6-117,共12页
数据要素是企业突破“卡脖子”瓶颈的核心支撑资源和新型驱动引擎。文章以设立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为准自然实验,探析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对企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设立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能够促进... 数据要素是企业突破“卡脖子”瓶颈的核心支撑资源和新型驱动引擎。文章以设立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为准自然实验,探析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对企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设立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能够促进数据要素充分释能,驱动企业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机制检验表明,设立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通过提升企业技术复杂度、完善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强化资金支持驱动企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进一步分析发现,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存在70公里的辐射边界,且在数据保障程度高的地区、科技含量大的行业及技术把握能力强的企业中对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驱动作用更为显著。该结论揭示了数据要素的深层价值,为数据政策的前瞻性布局与企业摆脱“卡脖子”窘境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 数据要素 关键核心技术 技术复杂度 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资金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要素、人力资本与共同富裕——基于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2
3
作者 周东亚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3-68,共6页
基于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试点这一准自然实验衍生的外生冲击,选用多期DID方法(Time-varying DID),分析数据要素影响共同富裕的因果效应与内在机理。研究表明,数据要素能够显著驱动共同富裕,且该结论经过安慰剂检验、排除其他政策影... 基于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试点这一准自然实验衍生的外生冲击,选用多期DID方法(Time-varying DID),分析数据要素影响共同富裕的因果效应与内在机理。研究表明,数据要素能够显著驱动共同富裕,且该结论经过安慰剂检验、排除其他政策影响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其中,人力资本是数据要素助力共同富裕实现的有效路径。异质性分析表明,数据要素对共同富裕的驱动作用在智能化、高产业结构及资源型城市更加明显。研究结论有助于明晰数据要素推进共同富裕的着力点,为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提供经验证据和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要素 人力资本 共同富裕 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要素赋能供应链韧性与安全——来自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经验证据
4
作者 王淑瑶 刘达 汤吉军 《财贸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25,共12页
以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政策为准自然实验,构建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考察数据要素对供应链韧性与安全的赋能效应。研究发现:数据要素可显著赋能供应链韧性与安全,且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测试后依然成立。机制检验结果表明,数据要... 以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政策为准自然实验,构建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考察数据要素对供应链韧性与安全的赋能效应。研究发现:数据要素可显著赋能供应链韧性与安全,且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测试后依然成立。机制检验结果表明,数据要素主要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加快地区开放式创新生态赋能供应链韧性与安全,企业数字化转型在这一过程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异质性分析显示,当企业处于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属于高技术行业或面临的环境不确定性较低时,数据要素对供应链韧性与安全的赋能效应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要素 供应链 韧性 安全 数据综合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促进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发展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孙博文 杨霄斐 苏鑫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9-99,共21页
加快数字化绿色化协同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数字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数字经济政策是否在促进数字化的同时实现了地区绿色化协同转型?这是一个热点问题。文章在分别构建中国省级层面数字化与绿色化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 加快数字化绿色化协同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数字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数字经济政策是否在促进数字化的同时实现了地区绿色化协同转型?这是一个热点问题。文章在分别构建中国省级层面数字化与绿色化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了中国2012—2020年30个省份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发展指数,并对其变动特征及区域差异进行分析。进一步,基于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简称“大数据试验区”)的准自然实验,对数字经济政策是否实现了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发展进行实证检验,并对其内在机制及异质性进行深入剖析。研究发现:各省份数字化、绿色化发展水平均逐年提升,但总体水平不高,且地区差距明显;各省份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发展水平均不断提高,但整体水平有待提升,仅有北京、广东、上海、江苏等四省市耦合协调度高于0.7,达中度协调及以上水平,另有22个省份耦合协调度不足0.5,未达协调水平。基准回归显示,大数据试验区的设立显著地促进了数字化发展、绿色化发展以及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发展水平。机制检验表明:(1)大数据试验区通过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两条渠道促进了省级数字化发展,通过绿色创新促进了绿色化发展。(2)数字化与绿色化存在循环互促机制,体现了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发展的底层逻辑,具体地,“数字化赋能绿色化”是通过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绿色创新和绿色生产,以及数字创新能力促进绿色创新的积极作用实现的;“绿色化牵引数字化”则是通过绿色创新对数字基础设施和数字技术的需求牵引效应实现。(3)大数据试验区强化了绿色发展的数字化效应;但未强化数字发展的绿色化效应,原因在于,大数据试验区提高了绿色创新能力,进而刺激对数字基础设施和数字技术的需求,增强绿色发展对数字化发展的牵引效果;但由于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未能推动生产绿色化转型,导致大数据试验区未能强化数字发展对绿色发展的赋能效应。(4)异质性分析表明,在知识吸收能力更强、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更高的地区,大数据试验区建设对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发展的促进作用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 数字化 绿色化 耦合协调度 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设立提升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吗? 被引量:1
6
作者 万宇佳 饶邦韬 国胜铁 《商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7-78,共12页
大数据与实体经济融合对于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增强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2011—2019年上市企业微观数据,将“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设立作为大数据发展的准自然实验,采用多期差分法考察大数据发展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 大数据与实体经济融合对于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增强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2011—2019年上市企业微观数据,将“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设立作为大数据发展的准自然实验,采用多期差分法考察大数据发展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设立显著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且其正向促进效应随着政策实施时间逐渐增强。机制检验发现,在微观层面上,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通过企业数字化转型效应、投资增加效应和融资约束缓解效应等渠道推动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在宏观层面上,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通过优秀人才集聚效应和城市创新创业水平提升效应等渠道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异质性检验结果发现,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对位于市场化程度更高地区的企业、东部地区企业、成长性高的企业以及民营企业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 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 全要素生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对企业创新战略选择的影响——基于“自主”与“引领”的双元目标视角
7
作者 张红梅 邢霂 陈东 《现代管理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8-149,共12页
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简称“大数据试验区”)作为中国数字化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能否成为推动民营企业创新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平台,值得深入研究。基于第十三次中国私营企业调查数据库,实证检验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 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简称“大数据试验区”)作为中国数字化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能否成为推动民营企业创新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平台,值得深入研究。基于第十三次中国私营企业调查数据库,实证检验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对民营企业创新战略选择的影响,并探讨其所发挥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大数据试验区使企业在创新发展过程中更具引领性和自主性,具体表现为采取技术引领战略以及自主研发战略,并且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依旧成立。机制检验表明,大数据试验区通过提升企业资源获取能力、增强企业创新人才吸引力以及助力高水平研发平台建设,进而影响企业创新战略选择。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在政务环境、法治环境以及市场环境较为完善的地区,大数据试验区更能引导企业采取技术引领战略以及自主研发战略,意味着未来政策应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完善法治环境以及提升市场活力,以更好地支持民营企业在数字化时代的创新驱动发展。研究结论为理解中国政府前沿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政策的效果提供了经验证据,也为完善体制机制改革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引领战略 自主研发战略 民营企业 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发展如何影响出口技术复杂度?——来自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经验证据
8
作者 周家正 赵家章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3-78,共16页
以2011—2020年286个地级市为研究样本,利用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进行准自然实验,构建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试验区建设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效果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试验区建设有助于提升出口技术复杂度,且在东... 以2011—2020年286个地级市为研究样本,利用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进行准自然实验,构建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试验区建设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效果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试验区建设有助于提升出口技术复杂度,且在东部和中部地区、大规模城市、非资源型城市以及欠发达地区更为明显。机制分析结果表明,促进创新研发、推动产业集聚以及优化制度环境是试验区建设促进出口技术复杂度提升的重要机制。拓展性分析结果表明,试验区对邻近城市出口技术复杂度存在负向空间溢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 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 出口技术复杂度 创新研发 产业集聚 制度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路径研究——基于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视角
9
作者 姜祎 张庆红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21,共7页
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是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环境保护数据化与科学化的重要举措。选取2009-2022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以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机器学习法探究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对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 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是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环境保护数据化与科学化的重要举措。选取2009-2022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以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机器学习法探究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对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的影响、作用机制及其异质性特征。结果表明: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能够显著提升所在省份的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发展水平。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通过绿色技术创新、数字产业集聚两条路径对协同发展产生间接促进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产业结构高级化地区、信息基础设施较完善地区,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对协同发展的促进作用更明显。因此,应强化顶层设计,充分利用试验区推动协同发展;要因地制宜,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发挥绿色技术创新、数字产业集聚的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 降碳减污扩绿增长 绿色技术创新 数字产业集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药品试验数据的二元保护模式
10
作者 陈孟麟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3-129,共7页
药品获批上市后,药品试验数据承载的信息出现秘密信息与公开信息之分野,药品试验数据的价值实现方式相应类型化。药品试验数据保护需适用“商业秘密+法定排他权”的二元保护模式:一方面,通过一般知识产权(商业秘密有关权利),为秘密信息... 药品获批上市后,药品试验数据承载的信息出现秘密信息与公开信息之分野,药品试验数据的价值实现方式相应类型化。药品试验数据保护需适用“商业秘密+法定排他权”的二元保护模式:一方面,通过一般知识产权(商业秘密有关权利),为秘密信息的自力控制提供补充保护;另一方面,通过法定知识产权(药品试验数据排他权),为公开信息提供排他保护,以法律之力排除他人特定的信息利用行为所产生的利益。二元保护模式具备三重制度功能:激励药品创新、控制上市药品质量风险、规范数据公开并鼓励数据流通。我国应立足二元保护模式,提高药品试验数据保护的立法层级,出台“药品试验数据保护条例”以完善保护实施机制,构建符合比例原则的药品试验数据公开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品试验数据 数据保护 数据公开 商业秘密 排他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货车强度仿真试验数据一体化验证技术研究
11
作者 白从凯 袁国庆 +2 位作者 代鲁平 李维岗 王力争 《铁道机车车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6-102,共7页
对仿真系统VV&A验证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铁路货车强度仿真试验数据一体化验证内容、方法及流程。以某敞车为例介绍了整车强度仿真试验数据一体化验证的实施过程:在焊接接头和铆接接头的元器件级仿真试验数据验证及中梁组成零部件级... 对仿真系统VV&A验证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铁路货车强度仿真试验数据一体化验证内容、方法及流程。以某敞车为例介绍了整车强度仿真试验数据一体化验证的实施过程:在焊接接头和铆接接头的元器件级仿真试验数据验证及中梁组成零部件级仿真试验数据验证基础上完成了整车级仿真试验数据验证。结果表明,采用VV&A方法,铁路货车关键位置处强度仿真试验数据的一致性较好,应力偏差在10%以内。铁路货车车体强度仿真报告及试验报告得到客户的认可及确认。VV&A仿真试验数据一体化验证技术,可为铁路货车数字化转型提供一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货车 数字化 校核、验证和确认(VV&A) 仿真试验数据 一体化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发展与就业——来自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经验证据
12
作者 李红 凌全亚 +1 位作者 程广亭 欧阳卓 《南开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1-61,共21页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充分发挥数字经济对就业的促进作用,对于实现中国高质量发展和高质量就业至关重要。本文通过构建最终产品市场、中间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的一般均衡模型来考察数字经济发展对就业的影响,并以中国于2015年开始分批建...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充分发挥数字经济对就业的促进作用,对于实现中国高质量发展和高质量就业至关重要。本文通过构建最终产品市场、中间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的一般均衡模型来考察数字经济发展对就业的影响,并以中国于2015年开始分批建设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为外生冲击,利用2012—2020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评估了数字经济发展对就业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发展显著增加了上市公司的就业人数,即相对于非试验区上市公司而言,试验区上市公司在政策实施后的就业人数平均增加了4.3%,主要通过创造效应和规模经济效应来实现;进一步研究表明,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建立对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及不同所有制企业等就业的影响存在差异;此外,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建立具有辐射效应,促进了相邻城市第二产业企业就业人数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就业 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 双重差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驱动现代化产业体系要素协同发展研究
13
作者 丁志帆 章曼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6-68,共13页
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能够通过数据资源的汇聚、流动、共享,发挥串联和赋能作用,推动科技、资金、产业、人才协同发展。基于2008—2021年28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考察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对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要素协同发展... 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能够通过数据资源的汇聚、流动、共享,发挥串联和赋能作用,推动科技、资金、产业、人才协同发展。基于2008—2021年28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考察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对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要素协同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显著促进了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要素协同发展,且在金融高地、创新洼地、数字基础设施发达的城市影响更明显;人才集聚和企业集聚是重要的中介机制。空间分析表明,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对现代化产业体系要素协同发展的影响仅有本地效应,空间溢出效应不明显。因此,应加速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完善数字化人才引培和企业支持体系,促进数据跨区域流动与配置,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提质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化产业体系 要素协同 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 人才集聚 企业集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对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影响——基于数据要素配置的中介效应
14
作者 隋安琪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89-192,共4页
本文基于2011-2022年我国272个城市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DID)及中介效应模型等方法,对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政策在推进统一大市场建设方面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进行深入探讨。研究发现: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政策对于统一大市场建... 本文基于2011-2022年我国272个城市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DID)及中介效应模型等方法,对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政策在推进统一大市场建设方面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进行深入探讨。研究发现: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政策对于统一大市场建设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该结论在排除其他政策干扰及安慰剂检验后依然稳健;进一步的机制分析发现,该政策通过显著提高数据要素配置效率,间接促进统一大市场建设,即数据要素配置效率的提升在该政策影响统一大市场建设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中介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 统一大市场 数据要素配置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要素集聚对流通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来自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证据
15
作者 霍经纬 刘亚雪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2-35,共4页
本文基于2010-2021年我国31个省份的样本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了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设立对流通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首先,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设立能够显著提升流通业全要素生产率,且该结论具有稳健性... 本文基于2010-2021年我国31个省份的样本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了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设立对流通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首先,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设立能够显著提升流通业全要素生产率,且该结论具有稳健性;其次,机制研究发现,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设立通过增强省域创新能力、推动流通业技术进步,进而促进流通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再次,区域异质性研究发现,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设立显著提升了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流通业全要素生产率,且对中西部地区的效率提升作用要强于东部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要素集聚 流通业 全要素生产率 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发展对城市碳减排的影响研究——基于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政策的准自然实验
16
作者 姚树俊 孙铁丹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9-52,共14页
大数据发展对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基于2006—2022年中国268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以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评估大数据发展对城市碳减排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 大数据发展对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基于2006—2022年中国268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以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评估大数据发展对城市碳减排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政策能够降低城市碳排放强度。机制分析结果显示:(1)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政策通过对固定资产合理投资优化了资本要素,进而提高碳减排效率;(2)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政策通过鼓励产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优化了技术要素,进而提高碳减排效率;(3)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政策通过鼓励劳动者投身绿色产业优化了劳动力要素,进而提升城市碳减排效果。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政策的碳减排效果在东部地区、建筑行业发达的城市、大城市以及交通枢纽城市更为明显。研究结论有助于更好地发挥大数据的潜力,扩大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实施范围,实现政策对周边城市的带动效应,同时,提高城市的要素配置水平,拓宽城市碳减排的路径,从而实现城市的绿色低碳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发展 碳减排 要素配置 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政策 绿色低碳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发展的就业促进效应 ——基于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准自然实验
17
作者 李麦收 李华 《北京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6-90,共15页
利用2010—2022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数据,以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设立作为外生政策冲击,运用交错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大数据发展对企业劳动雇佣规模的影响。结果显示:大数据发展对企业劳动雇佣规模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该作用可以通... 利用2010—2022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数据,以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设立作为外生政策冲击,运用交错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大数据发展对企业劳动雇佣规模的影响。结果显示:大数据发展对企业劳动雇佣规模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该作用可以通过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和缓解企业流动性约束来实现。异质性分析发现,对于国有企业、资本密集型企业和位于中心城市的企业而言,大数据发展扩大劳动雇佣规模的作用更为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大数据发展还可以提升研发人员比例,缩小普通员工与管理层之间的工资差距,促进企业内共同富裕。因此,应把大数据发展作为国家落实稳就业方针和保就业任务的重要抓手;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缓解企业流动性约束,畅通大数据发展扩大企业雇佣规模的传导渠道;结合城市资源与企业禀赋,因地制宜因企施策,提高大数据政策的精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 劳动力就业 数字化转型 共同富裕 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政策对企业短债长用的影响研究——基于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试点政策的准自然实验
18
作者 王浩 张涛 王熹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7-77,共11页
现有文献囿于从单一理论视角分析数字经济政策对短债长用的影响,本文综合容错控制理论、信号传递理论和信息不对称理论等,从城市经济韧性的视角厘清数字经济政策影响企业短债长用的中介机理,从新质生产力、企业社会责任和高管特质3个方... 现有文献囿于从单一理论视角分析数字经济政策对短债长用的影响,本文综合容错控制理论、信号传递理论和信息不对称理论等,从城市经济韧性的视角厘清数字经济政策影响企业短债长用的中介机理,从新质生产力、企业社会责任和高管特质3个方面揭示了城市经济韧性对短债长用的调节机制。基于2010~2024年中国地级市层面和A股上市公司的整合数据,本文采用双重差分法发现数字经济政策即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试点政策的实施降低了企业的短债长用;城市经济韧性在数字经济政策与企业短债长用的关系中起到显著的中介作用;随着数字经济政策的推行,城市经济韧性不断提高,企业短债长用的现象被显著降低;在新质生产力水平较高的城市,城市经济韧性降低短债长用的效应更显著;增加响应性社会责任、减少战略性社会责任投资的企业,城市经济韧性降低其短债长用的作用更显著;CEO经历灾难的企业,城市经济韧性降低其短债长用的作用更显著。本文从理论层面解析了城市经济韧性在数字经济政策与短债长用间的中介作用,从实践层面向面临融资约束的企业提供了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政策 数据综合试验 短债长用 城市经济韧性 新质生产力 企业社会责任 高管特质 双重差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试点政策对企业开放式创新的影响研究
19
作者 廖筠 轩辕明雪 朱晗荞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8-87,共10页
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大数据技术已成为国家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本文以2012~2023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基于资源依赖理论和创新生态系统理论构建了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试点政策影响企业开放式创新的理论机制,实证检验... 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大数据技术已成为国家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本文以2012~2023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基于资源依赖理论和创新生态系统理论构建了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试点政策影响企业开放式创新的理论机制,实证检验该政策对企业开放式创新的净效应。研究发现: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设立能有效推动公司开放式创新,该政策对国有、位于东部、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企业的开放式创新有更好的推进效果;就传导机制而言,该政策通过促使企业数字化转型、缓解企业融资压力、降低信息不对称间接影响企业的开放式创新行为。为此,本文提出了深化大数据发展与企业开放式创新协同共促的战略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 开放式创新 双重差分模型 信息不对称 数字化转型 企业融资压力 资源依赖理论 创新生态系统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对企业碳排放影响研究——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作用
20
作者 张龙天 余旭涵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4-33,共10页
本文以2018~2023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新质生产力对企业碳排放的影响,并探究了大数据试点政策在其中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新质生产力显著促进企业碳减排,且大数据试点政策对此有正向调节作用。异质性分析发现,位于东部地... 本文以2018~2023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新质生产力对企业碳排放的影响,并探究了大数据试点政策在其中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新质生产力显著促进企业碳减排,且大数据试点政策对此有正向调节作用。异质性分析发现,位于东部地区、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城市的企业新质生产力减排效果显著更强;国有与非国有企业减排效果均显著,但国有企业受到的调节作用更显著。研究从政府和企业两方面提出建议:政府可制定分阶段、分类别的激励政策,通过财政补贴等方式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从而降低碳排放,并借助大数据技术提升政策效率;企业则需利用政策支持加速数字化转型,重视信号传递效应,加强碳信息披露,加大新质生产力投入,降低碳排放,助力“双碳”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碳排放 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 企业碳减排 环境影响 碳排放权交 易试点城市 数据政策 数字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