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高原水库目笋白鲑网箱养殖试验探讨
- 1
-
-
作者
王振吉
申志新
王国杰
李春雨
-
机构
青海省渔业环境监测站
青海省高原水生生物与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青海民泽龙羊峡生态水殖有限公司
-
出处
《青海农林科技》
2013年第1期5-8,共4页
-
文摘
本文首次报道了在我国高原地区目笋白鲑水库网箱养殖试验情况。经过537d和496d网箱养殖,两批目笋白鲑平均规格分别达到441.2g/尾和280.8g/尾。该试验对我国开展白鲑鱼网箱养殖示范推广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
关键词
目笋白鲑
网箱
养殖
试验探讨
-
Keywords
Coregonus muksum
Cages
Culture
Test Discussion
-
分类号
S961.2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
-
题名营口稻区水稻不同种植密度试验探讨
被引量:2
- 2
-
-
作者
张喜成
-
机构
辽宁营口鹏昊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
出处
《北方水稻》
CAS
2015年第4期36-37,42,共3页
-
文摘
对盐丰47、盐粳456品种的不同插秧密度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营口稻区盐丰47、盐粳456品种以30.0 cm×(16.5~20)cm为宜,增收12~42元/667㎡。
-
关键词
水稻
插秧密度
试验探讨
-
Keywords
Rice
Density of transplant
Test
-
分类号
S511.04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欧亚种葡萄避雨栽培引种试验探讨
被引量:1
- 3
-
-
作者
杜浩
张华
-
机构
西安市长安区园艺工作站
-
出处
《农业与技术》
2015年第24期116-116,共1页
-
文摘
本文主要对7种欧亚种葡萄进行避雨栽培,对这些葡萄在生长过程中的物候期、结果情况、果实品质以及抗病性这4种性能进行试验评估,京秀、森田尼无核、矢富罗莎以及意大利、秋黑这5种品种在避雨栽培下生长良好,经济效益较好,但是对于美人指等品种的葡萄在生长过程中出现了开花难、裂果的情况,不适宜进行广泛推广。巨星穗大容易感染白腐病,并且不耐运输,也不适宜推广。
-
关键词
欧亚种葡萄
避雨栽培
试验探讨
-
分类号
S663
[农业科学—果树学]
-
-
题名海东市85个树种引种试验探讨
- 4
-
-
作者
王南英
-
机构
海东市乐都区自然资源和林业草原局
-
出处
《绿色科技》
2023年第15期93-96,100,共5页
-
文摘
海东市随着造林范围扩大、造林林种增加,造林树种单纯的矛盾日益突出。自2013年以来,先后从国内20个省、市(区)购买引进树种85种,并逐块栽植进行了全面的引种试验工作。结果表明:生长良好的有23个树种,生长正常的有24个树种,生长衰弱引种不成功的有38个树种。得出了在引进的85个树种中有47个树种是可以引种的,这些树种的引种成功,丰富了海东市原有的造林树种,为林业造林树种的引种选择提供了参考。
-
关键词
树种
引种
引种技术
试验探讨
-
Keywords
varieties of trees
introduction
introduction techniques
experimental exploration
-
分类号
S722.7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
-
题名晚播小麦覆膜技术试验探讨
- 5
-
-
作者
张伟霞
刘志华
-
机构
濮阳县农业农村局
-
出处
《河南农业》
2022年第34期27-27,共1页
-
文摘
2021年7月以来,豫北地区出现多次降水,造成大部分地块农田积水、田间湿度大,小麦播种期较往年推迟。因此,针对以上问题,濮阳县农业技术推广站根据濮阳县小麦播种情况,在濮阳县鲁河镇高庙村设置针对晚播小麦覆膜技术的试验,研究该方式在晚播麦田增产增收、节本增效方面的作用,为晚播麦田增产推广应用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
关键词
农业技术推广站
晚播小麦
田间湿度
小麦播种
节本增效
覆膜技术
试验探讨
豫北地区
-
分类号
S51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山塘亩产鲜鱼过吨技术措施的探讨
- 6
-
-
作者
陈傧
-
机构
益阳市畜牧水产局
-
出处
《湖南水产》
1985年第4期18-20,共3页
-
文摘
为摸索市郊传统山塘在无机械增氧设备和不进行大量投资改造情况下的池塘生产潜力,促进群众性渔业生产大发展。从一九八一年开始,笔者在市郊桃花仑村两口山塘,水面5.27亩(3.02亩,2.25亩)进行探讨性试验。当年获得3.02亩塘平均亩产1531.1斤,2.25亩塘平均亩产1613.3斤,分别比上年产量翻了一番多。
-
关键词
山塘养鱼
探讨性试验
平均亩产
放养标准
技术措施
-
分类号
S964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
-
题名机插水稻密度与产量关系探索
被引量:6
- 7
-
-
作者
严克华
彭亚明
蔡晓祥
-
机构
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新洋试验站
盐都区步凤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
出处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09年第1期19-22,共4页
-
文摘
试验表明,机插水稻不同的栽插密度,对水稻的茎蘖动态、干物质积累、产量构成因素和最终产量影响较大,栽插密度以5.36万/667 m2较好,机插水稻高产是由多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适宜的栽插密度能较好地协调个体与群体间的矛盾,最终获得高产。
-
关键词
机插水稻
密度
产量
试验探讨
-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S513.023
[农业科学—作物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