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百合试管小鳞茎高效再生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屈云慧 吴丽芳 +2 位作者 杨春梅 汪国鲜 吴伯志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58-60,共3页
以百合试管鳞茎诱导丛生芽,适宜诱导的培养基为MS+2.0 mg/L 6-BA+0.1 mg/L NAA+30 g/L蔗糖+5 500 mg/L琼脂,光照强度1 500~2 000 lx。芽长至1~2 cm时,转入鳞茎分化培养基,适宜的鳞茎分化培养基为MS+1.0 mg/L NAA+90 g/L蔗糖+300 mg/L... 以百合试管鳞茎诱导丛生芽,适宜诱导的培养基为MS+2.0 mg/L 6-BA+0.1 mg/L NAA+30 g/L蔗糖+5 500 mg/L琼脂,光照强度1 500~2 000 lx。芽长至1~2 cm时,转入鳞茎分化培养基,适宜的鳞茎分化培养基为MS+1.0 mg/L NAA+90 g/L蔗糖+300 mg/L活性炭+5 500 mg/L琼脂,黑暗条件。提高培养基中的糖浓度可以提高百合再生小鳞茎的重量;在培养基中添加活性炭可提高再生小鳞茎形态的正常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合 试管小鳞茎 高效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州百合试管小鳞茎膨大及碳水化合物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裴怀弟 李琦 +3 位作者 李淑洁 张敏敏 王立光 石有太 《甘肃农业科技》 2021年第12期5-10,共6页
为了探明兰州百合小鳞茎的生长及膨大规律,以添加不同浓度蔗糖处理为依据,明确小鳞茎生根膨大培养基以1/2MS+0.2 mg/L NAA+70 g/L蔗糖为最适。在此浓度基础上对兰州百合试管小鳞芽进行1次和2次膨大培养,分别在培养30、50、70、90 d时测... 为了探明兰州百合小鳞茎的生长及膨大规律,以添加不同浓度蔗糖处理为依据,明确小鳞茎生根膨大培养基以1/2MS+0.2 mg/L NAA+70 g/L蔗糖为最适。在此浓度基础上对兰州百合试管小鳞芽进行1次和2次膨大培养,分别在培养30、50、70、90 d时测定小鳞茎鲜重、干重、糖及淀粉含量。结果表明,随着培养天数的增加,兰州百合1次和2次膨大小鳞茎单粒鲜重和干重均呈增加趋势,且2次膨大较1次膨大效果显著。1次膨大小鳞茎可溶性糖、果糖和淀粉含量均随培养天数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且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蔗糖含量随着培养天数的增加呈上升趋势,与培养30 d相比,培养50~90 d时蔗糖含量明显增加,且达极显著差异。随培养天数的增加,2次膨大小鳞茎可溶性糖和蔗糖含量变化趋势较平缓,各培养时期差异不明显;果糖含量呈降低趋势,与培养30 d相比,培养50~90 d时果糖含量显著降低;淀粉含量呈增加趋势,在培养90 d时达最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百合 试管小鳞茎 膨大 碳水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方百合‘Siberia’无病毒原原种直接再生体系建立 被引量:1
3
作者 李雪艳 胡新颖 +4 位作者 王伟东 白一光 周俐宏 杨迎东 赵展 《辽宁农业科学》 2021年第1期5-9,共5页
为快速获得无病毒东方百合‘Siberia’原原种用经RT-PCR技术检测无CMV、LSV、LMoV病毒的‘Siberia’种球为试材,以中外层鳞片为外植体组培获得无菌试管苗,以无菌苗鳞片为次级外植体,研究了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试管内小鳞茎直接再生的... 为快速获得无病毒东方百合‘Siberia’原原种用经RT-PCR技术检测无CMV、LSV、LMoV病毒的‘Siberia’种球为试材,以中外层鳞片为外植体组培获得无菌试管苗,以无菌苗鳞片为次级外植体,研究了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试管内小鳞茎直接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试管内小鳞茎直接再生的最适培养基为MS+2,4-D 1.0 mg/L,诱导率为92.31%,诱导系数为4.15。小鳞茎膨大最适培养基为MS+蔗糖90 g/L,生根最适培养基为MS+NAA 0.2 mg/L+IBA 0.1 mg/L,移栽成活率可达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合 无病毒 试管小鳞茎 直接再生 原原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T百合Conca d'Or无病毒原原种直接再生体系建立 被引量:1
4
作者 李雪艳 白一光 +3 位作者 胡新颖 王伟东 周俐宏 杨迎东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7-42,共6页
OT百合品种Conca d’Or在生产中应用广泛,但病毒病危害严重,组织培养技术是获得无病毒种球的主要方式,因此亟需建立Conca d’Or无病毒原原种直接再生体系。以Conca d’Or种球为试材,应用RT-PCR技术检测获得无CMV、LSV、LMoV病毒的种球,... OT百合品种Conca d’Or在生产中应用广泛,但病毒病危害严重,组织培养技术是获得无病毒种球的主要方式,因此亟需建立Conca d’Or无病毒原原种直接再生体系。以Conca d’Or种球为试材,应用RT-PCR技术检测获得无CMV、LSV、LMoV病毒的种球,剥取其中外层鳞片通过组培获得无菌试管苗,以无菌苗鳞片为次级外植体,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试管内小鳞茎直接再生的影响。无病毒小鳞茎试管内直接再生最适培养基为MS+2.0 mg/L 2,4-D+0.05 mg/L KT,诱导率与诱导系数分别为100.00%、5.81;小鳞茎膨大最佳培养基为MS+90 g/L蔗糖;生根最优培养基为MS+0.1 mg/L NAA+0.1 mg/L IBA,移栽成活率可达100.00%。本研究建立了观赏百合Conca d’Or无病毒原原种试管鳞茎高效直接再生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合 无病毒原原种 试管小鳞茎 直接再生 培养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