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改进的方法测中草药与抗生素联用的体外抑菌试验 被引量:2
1
作者 司红彬 梁松林 +2 位作者 王世坤 匡秀华 胡功政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06年第2期29-30,共2页
关键词 体外抑菌试验 中草药 抗生素 鸡大肠杆菌 试管二倍稀释法 临床应用 杀菌浓度 提取技术 实验基础 药物配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测定方法对聚维酮碘杀菌效果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陈璇 张飞飞 +7 位作者 陈志永 隗黎丽 范玉顶 张家奇 徐敏 汤百福 刘彧 钟其旺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48-353,共6页
以6株黄鳝源嗜水气单胞菌分离株作为受试菌,研究聚维酮碘在两种测定方法下的杀菌率、有效碘含量,及其对黄鳝的急性毒性,评价不同测定方法的准确性及应用安全性。试验结果显示,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在溶菌肉汤、营养肉汤和双倍浓度营养肉... 以6株黄鳝源嗜水气单胞菌分离株作为受试菌,研究聚维酮碘在两种测定方法下的杀菌率、有效碘含量,及其对黄鳝的急性毒性,评价不同测定方法的准确性及应用安全性。试验结果显示,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在溶菌肉汤、营养肉汤和双倍浓度营养肉汤培养基中,聚维酮碘对6株菌的24h最小抑菌质量浓度和最小杀菌质量浓度均为24g/L(溶菌肉汤=营养肉汤≥双倍浓度营养肉汤)。采用直接作用法时,5mg/L和10mg/L聚维酮碘在10min内的杀菌率分别为99.99%、100%。试管二倍稀释法中有效碘的含量(溶菌肉汤>营养肉汤>双倍浓度营养肉汤)也远低于直接作用法,且有效碘含量在24h后均下降。聚维酮碘对黄鳝的24h半致死质量浓度为173.91mg/L,这一质量浓度远高于直接作用法测定的有效杀菌质量浓度。试验结果表明,聚维酮碘对嗜水气单胞菌具有良好的杀灭性,且在黄鳝养殖中可安全使用。但其有效性易受有机物影响,故在水产养殖中推荐使用直接作用法来测定其有效杀菌质量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维酮碘 嗜水气单胞菌 黄鳝 试管二倍稀释法 直接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同时测定刺山柑果实正丁醇部位中3种成分及该部位抑菌活性 被引量:5
3
作者 包晓玮 赵文燕 +2 位作者 曾兰君 魏晨业 金渭荃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567-2569,共3页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刺山柑Capparis spinosa L.果实正丁醇部位中3种成分的含量,并评价该部位抑菌活性。方法该药材正丁醇部位的分析采用岛津Inertsil ODS-3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含0.1%甲酸)-乙酸铵(含0.1%甲...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刺山柑Capparis spinosa L.果实正丁醇部位中3种成分的含量,并评价该部位抑菌活性。方法该药材正丁醇部位的分析采用岛津Inertsil ODS-3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含0.1%甲酸)-乙酸铵(含0.1%甲酸)(25∶75);体积流量0.8 mL/min;柱温40℃;检测波长280 nm。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该部位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和最低杀菌浓度。结果芦丁、对羟基苯甲酸、异槲皮苷分别在0.5~16μg/mL(r=0.9994)、1~32μg/mL(r=0.9998)、0.5~16μg/mL(r=0.9981)范围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0.62%、100.84%、91.82%,RSD分别为3.45%、3.02%、4.62%。正丁醇部位对3种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25、25、6.25 mg/mL,最小杀菌浓度分别为50、50、12.5 mg/mL。讨论该方法稳定可靠,可用于刺山柑的质量控制,而且其正丁醇部位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均有一定抑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山柑果实 正丁醇部位 芦丁 对羟基苯甲酸 异槲皮苷 抑菌活性 HPLC 试管二倍稀释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种中药对猪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活性的测定方法比较 被引量:13
4
作者 王俊丽 张要齐 +4 位作者 孙雪峰 张新蕾 陈静 张妍 张玲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26期12947-12948,12951,共3页
[目的]比较2种体外抑菌试验结果,筛选猪大肠杆菌的抑菌中药,为临床用药及开发中兽药制剂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水煎法制备18种中药水提物,分别通过试管二倍稀释法和管碟法进行体外抑菌试验。[结果]试管二倍稀释法中18种中药均表现出一定... [目的]比较2种体外抑菌试验结果,筛选猪大肠杆菌的抑菌中药,为临床用药及开发中兽药制剂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水煎法制备18种中药水提物,分别通过试管二倍稀释法和管碟法进行体外抑菌试验。[结果]试管二倍稀释法中18种中药均表现出一定的抑菌效果,但管碟法测定部分中药表现出耐药性。2种测定方法中黄连、大黄抑菌效果最强,对猪大肠杆菌的MIC均为7.82 mg/ml,MBC值也相对较高,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5.28和22.84 mm,而穿心莲、白头翁、防风等抑菌效果相对较差。[结论]不同中药对猪大肠杆菌的抑菌活性不同,采用不同的测定方法所得试验结果既有一致性又有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猪大肠杆菌 试管二倍稀释法 管碟 体外抑菌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喹赛多对家禽常见病原菌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黄玲利 袁宗辉 +3 位作者 范盛先 刘登才 陈品 王大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81-83,共3页
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喹赛多对家禽6种13株常见病原菌的体外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喹赛多对家禽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鸡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氏菌抑菌活性最明显,其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0 62、1... 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喹赛多对家禽6种13株常见病原菌的体外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喹赛多对家禽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鸡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氏菌抑菌活性最明显,其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0 62、1 25和0 62μg/mL.该药对大肠杆菌还表现出杀菌活性,最小杀菌浓度(MBC)≥80μg/mL.喹赛多抗菌活性与喹乙醇相近,强于磺胺二甲嘧啶,比盐酸金霉素略差.这些结果表明,喹赛多是一种活性较强的抑菌剂,可推荐用作家禽常见病原菌感染的预防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喹赛多 家禽 病原菌 体外抗菌活性 试管二倍稀释法 抗病促生长药物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杆菌和益生菌对抗生素和化学药物的敏感性试验 被引量:12
6
作者 刘玉庆 张玉忠 +3 位作者 颜世敢 车程川 李晔 高培基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81-184,共4页
用试管二倍稀释法、试管稀释涂布法检测大肠杆菌、嗜酸乳杆菌对常用饲料药物添加剂和治疗用抗生素的敏感性 ,结果表明饲料药物添加剂和治疗药物对大肠杆菌和沙门氏杆菌无效或产生明显的抗药性 ,却对外源的益生素乳杆菌很敏感 ;痢菌净、... 用试管二倍稀释法、试管稀释涂布法检测大肠杆菌、嗜酸乳杆菌对常用饲料药物添加剂和治疗用抗生素的敏感性 ,结果表明饲料药物添加剂和治疗药物对大肠杆菌和沙门氏杆菌无效或产生明显的抗药性 ,却对外源的益生素乳杆菌很敏感 ;痢菌净、庆大霉素等抗生素对大肠杆菌较敏感 ,但在MIC浓度庆大霉素培养基连续传代2 4 0h ,大肠杆菌对庆大霉素MIC大幅度提高。这提示使用乳杆菌时 ,不可同时使用敏感药物 ;治疗时要选择敏感药物 ,控制抗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益生菌 抗生素 化学药物 敏感性试验 试管二倍稀释法 试管稀释涂布 饲料药物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种抗菌药物对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刘明春 佟恒敏 +2 位作者 何剑斌 张秀华 李传甲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76-178,共3页
通过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了16种常用抗菌药物对大肠杆菌O78的最小抑菌浓度。结果表明,大肠杆菌标准株对司帕沙星最敏感,MIC为0 .0 0 6 2 5μg·m L- 1 ;其次是环丙沙星,MIC为0 .0 12 5μg·m L- 1 ;大肠杆菌分离株对链霉素最敏... 通过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了16种常用抗菌药物对大肠杆菌O78的最小抑菌浓度。结果表明,大肠杆菌标准株对司帕沙星最敏感,MIC为0 .0 0 6 2 5μg·m L- 1 ;其次是环丙沙星,MIC为0 .0 12 5μg·m L- 1 ;大肠杆菌分离株对链霉素最敏感,MIC为4μg·m L- 1 ,对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和司帕沙星较敏感,MIC为8μg·m L- 1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物 大肠杆菌 体外抑菌 试管二倍稀释法 最小抑菌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诺氟沙星对溶藻弧菌和恩诺沙星对迟缓爱德华菌的抗生素后效应 被引量:12
8
作者 房文红 周凯 《海洋渔业》 CSCD 2005年第1期44-48,共5页
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诺氟沙星对溶藻弧菌s6 2 2、恩诺沙星对迟缓爱德华菌 75 1的最小抑菌浓度(MIC) ;采用菌落计数法测定诺氟沙星对溶藻弧菌、恩诺沙星对迟缓爱德华菌的抗生素后效应 (PAE)。结果显示 ,诺氟沙星对溶藻弧菌s6 2 2在 1/... 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诺氟沙星对溶藻弧菌s6 2 2、恩诺沙星对迟缓爱德华菌 75 1的最小抑菌浓度(MIC) ;采用菌落计数法测定诺氟沙星对溶藻弧菌、恩诺沙星对迟缓爱德华菌的抗生素后效应 (PAE)。结果显示 ,诺氟沙星对溶藻弧菌s6 2 2在 1/2MIC、1MIC、2MIC和 4MIC浓度时的PAE分别为 :0 .4 7h、0 .76h、1.2 6h和2 .0 5h ;恩诺沙星对迟缓爱德华菌 75 1在 1/2MIC、1MIC、2MIC和 4MIC浓度时的PAE分别为 :0 .2 9h ,0 .4 8h ,1.97h ,2 .30h。结果表明 ,诺氟沙星和恩诺沙星具有明显的PAE ;该结果提示 ,在制定给药方案时可以适当延长给药间隔时间 ,减少给药次数 ,仍能维持抗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氟沙星 MIC 爱德华菌 PAE 抗生素后效应 溶藻弧菌 迟缓 恩诺沙星 试管二倍稀释法 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面神枝叶水提物抑菌有效部位的筛选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彭伟文 王英晶 +3 位作者 陆丹倩 梅全喜 戴卫波 吴飞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4年第12期2937-2939,I0026,共4页
目的:筛选黑面神枝叶水提物的抑菌有效部位。方法:运用系统溶剂萃取法将黑面神枝叶水提物分为氯仿、乙酸乙酯、水饱和的正丁醇及剩余水层部位,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分别进行4个不同极性部位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及铜绿假... 目的:筛选黑面神枝叶水提物的抑菌有效部位。方法:运用系统溶剂萃取法将黑面神枝叶水提物分为氯仿、乙酸乙酯、水饱和的正丁醇及剩余水层部位,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分别进行4个不同极性部位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及铜绿假单胞菌的体外抑菌实验研究,用以筛选抑菌作用的有效部位,并测定对敏感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结果:乙酸乙酯部位对3种菌种的抑菌作用最强,其MIC均为62.5 mg/m L,MBC均为250 mg/m L;其次为水饱和的正丁醇部位和剩余水层部位,其对试验菌种的MIC分别为125 mg/m L和62.5 mg/m L,正丁醇部位的MBC分别为500 mg/m L、500 mg/m L、250 mg/m L;氯仿部位对试验菌种均无抑菌作用。结论:黑面神枝叶水提物抑菌有效成分主要集中于乙酸乙酯部位和正丁醇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面神 系统溶剂萃取 试管二倍稀释法 抑菌作用 有效部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芩主要成分黄芩苷和黄芩素的体外抑菌试验 被引量:27
10
作者 张春辉 张雯 +4 位作者 张慧 马志伟 吕全建 邱国鑫 张卫宪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20年第4期83-85,共3页
考察黄芩主要成分黄芩苷和黄芩素的体外抑菌作用。选氟苯尼考、头孢噻呋等药物作对照,用试管二倍稀释法和K-B纸片法测定黄芩苷等对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抑菌作用。结果表明,氟苯尼考、头孢噻呋对大肠埃希菌临床菌株的抗菌... 考察黄芩主要成分黄芩苷和黄芩素的体外抑菌作用。选氟苯尼考、头孢噻呋等药物作对照,用试管二倍稀释法和K-B纸片法测定黄芩苷等对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抑菌作用。结果表明,氟苯尼考、头孢噻呋对大肠埃希菌临床菌株的抗菌活性远低于标准菌株,黄芩苷和黄芩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都有抗菌活性,黄芩苷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比大肠埃希菌稍高,黄芩素对大肠埃希菌的抗菌活性稍高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结果提示,与预防治疗单一感染性疾病相比较,黄芩更适合兽医临床的混合感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 黄芩苷 黄芩素 试管二倍稀释法 K-B纸片 抗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草药对奶牛乳房炎致病菌的体外抑菌试验 被引量:14
11
作者 崔一喆 张秀英 王秋菊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06年第3期35-36,共2页
关键词 中草药制剂 奶牛乳房炎 体外抑菌试验 致病菌 体外抗菌活性 感染性疾病 奶牛乳腺炎 试管二倍稀释法 细菌抗药性 抗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黏杆菌素的体外抑菌活性测定 被引量:1
12
作者 黄艳艳 颜世敢 +2 位作者 胡北侠 吴加强 任素芳 《中国兽药杂志》 2003年第9期26-27,共2页
 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了硫酸黏杆菌素对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最低抑菌浓度,结果表明硫酸黏杆菌素对试验菌株有良好的生长抑制效果。
关键词 兽药 硫酸黏杆菌素 体外抑菌活性 测定方 试管二倍稀释法 大肠杆菌 沙门氏菌 最低抑菌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志贺氏菌的耐药性研究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2
13
作者 司红彬 李海洲 +2 位作者 贾艳华 张万江 胡功政 《畜牧兽医杂志》 2005年第4期3-5,共3页
志贺氏菌能感染雏鸡,主要引起雏鸡拉脓血样粪便,该菌耐药性在兽医领域报道较少,本试验通过药敏试验,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三代头孢抗生素诱导志贺氏菌后可产生多重耐药性。
关键词 志贺氏菌 耐药性 防治对策 试管二倍稀释法 头孢抗生素 药敏试验 雏鸡 粪便 血样 兽医 三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孢拉定对鸡大肠杆菌病的疗效试验
14
作者 乔健 李艳春 《湖南畜牧兽医》 2004年第6期6-7,共2页
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头孢拉定对鸡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 (MIC) ,并进行了高、中、低剂量的临床疗效试验 ,结果表明 :头孢拉定对鸡大肠杆菌标准株、分离株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 2~4mg/L、0 5~ 32mg/L ;质量分数为 30 0× 1 ... 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头孢拉定对鸡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 (MIC) ,并进行了高、中、低剂量的临床疗效试验 ,结果表明 :头孢拉定对鸡大肠杆菌标准株、分离株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 2~4mg/L、0 5~ 32mg/L ;质量分数为 30 0× 1 0 - 6的头孢拉定饮水时 ,可完全控制鸡大肠杆菌病发生 ,质量分数为 1 0 0~ 2 0 0× 1 0 - 6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大肠杆菌病 疗效试验 试管二倍稀释法 饮水 分离株 最小抑菌浓度(MIC) 发生 头孢拉定 治疗作用 低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至油及其主要成分的体外抑菌实验 被引量:24
15
作者 许璐 喻毅 +4 位作者 曹宇 李瑶 谢艳华 李捷 王四旺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14期2072-2075,共4页
目的:比较牛至油、香芹酚、百里香酚和对伞花烃对6株标准菌的抑菌效果。方法:采用滤纸片法以及试管二倍稀释法,以头孢曲松钠和氟康唑作为阳性对照,分别采用牛至油、香芹酚、百里香素、对伞花烃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粪肠球... 目的:比较牛至油、香芹酚、百里香酚和对伞花烃对6株标准菌的抑菌效果。方法:采用滤纸片法以及试管二倍稀释法,以头孢曲松钠和氟康唑作为阳性对照,分别采用牛至油、香芹酚、百里香素、对伞花烃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粪肠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葡萄牙念珠菌进行体外抑菌实验,测定抑菌圈的大小,最小抑菌浓度(MIC)以及最小杀菌浓度(MBC)。评价各试药的抑菌效果。结果:牛至油、香芹酚、百里香酚对不同标准菌株均有明显抑菌效果;滤纸片法显示牛至油、香芹酚、百里香酚对选定的6株菌株皆高度敏感,对伞花烃对其菌株耐药。试管二倍稀释法结果表明,牛至油、香芹酚抑菌效果稍强于百里香酚,但这3种植物挥发油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抑菌效果与其他菌株相比较弱。结论:牛至油、香芹酚和百里香酚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粪肠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葡萄牙念珠菌具有显著体外抑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至油 香芹酚 百里香素 植物精油 试管二倍稀释法 最小抑菌浓度 最小杀菌浓度 抑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肤螨灭”治疗犬皮肤病体外抑菌试验及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6
作者 钱莉 左之才 +2 位作者 金世强 欧阳俊 余杰 《中国工作犬业》 2009年第12期7-9,共3页
采用药敏纸片法和试管二倍稀释法对犬蠕形螨皮肤病分离细菌进行体外抑菌试验,观察复方中药制剂肤螨灭、庆大霉素、青霉素等对犬蠕形螨皮肤主要致病菌(中间型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的抑菌效果及肤螨灭的最小抑菌浓度(HIC)... 采用药敏纸片法和试管二倍稀释法对犬蠕形螨皮肤病分离细菌进行体外抑菌试验,观察复方中药制剂肤螨灭、庆大霉素、青霉素等对犬蠕形螨皮肤主要致病菌(中间型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的抑菌效果及肤螨灭的最小抑菌浓度(HIC)。通过肤螨灭对犬蠕形螨皮肤病的临床疗效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抑菌试验 复方中药制剂 临床疗效试验 蠕形螨 皮肤病 疗效观察 试管二倍稀释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种中草药提取物对4种常见病原菌体外抑菌试验 被引量:28
17
作者 吕彪 宋志元 +2 位作者 储君 孙雪峰 张要齐 《中兽医学杂志》 2016年第4期4-6,共3页
为了观察中草药对病原菌的体外抑菌效果,本试验采用水煎煮法提取大黄、黄连和黄芩等20种中草药活性成分,利用试管二倍稀释法分别测定中草药提取物对4种常见病原菌(猪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巴氏杆菌和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 为了观察中草药对病原菌的体外抑菌效果,本试验采用水煎煮法提取大黄、黄连和黄芩等20种中草药活性成分,利用试管二倍稀释法分别测定中草药提取物对4种常见病原菌(猪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巴氏杆菌和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显示,大黄、黄连、黄芩、地锦草、石榴皮和白头翁等对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较好,其中大黄和黄连的效果最好;大黄对巴氏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较好,MIC为62.5 mg/ml;黄连、黄柏和白头翁对猪链球菌的体外抑菌效果较好,其中黄连的MIC<1.95 mg/ml,MBC为31.25 mg/ml;黄连、黄柏、大黄和柴胡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抑菌效果较好,其中黄连和黄柏的MIC分别为3.91和15.6 m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抑菌 试管二倍稀释法 最小抑菌浓度 最小杀菌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环丙沙星等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抑菌试验 被引量:3
18
作者 郭建华 李天真 +1 位作者 苗刚 于占松 《畜禽业》 2011年第6期59-60,共2页
本试验选用了乳酸环丙沙星、头孢噻肟等几种药物,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来测定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分离株的敏感性,测得单药头孢噻肟、氟苯尼考、水溶性罗红霉素、庆大霉素、乳酸环丙沙星的MIC分别为8μg/mL、32μg/mL、64μg/mL、2μg... 本试验选用了乳酸环丙沙星、头孢噻肟等几种药物,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来测定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分离株的敏感性,测得单药头孢噻肟、氟苯尼考、水溶性罗红霉素、庆大霉素、乳酸环丙沙星的MIC分别为8μg/mL、32μg/mL、64μg/mL、2μg/mL、0.01μg/mL。另外,选用乳酸环丙沙星与头孢噻肟两种药进行联合用药,采用棋盘法测得其FIC指数值为0.5。结果显示:乳酸环丙沙星、头孢噻肟、庆大霉素的抗菌效果较好,而大环内酯类的作用效果并不明显;头孢噻肟与乳酸环丙沙星联合用药呈现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 FIC 试管二倍稀释法 棋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