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GGE双标图的玉米区域试验品种丰产稳产性和试点代表性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宁龙龙 梁晓伟 +2 位作者 李小东 张芳 雷晓兵 《中国种业》 2025年第5期93-96,103,共5页
为分析2022年河南省科企共赢联合体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中参试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以及各试点的区分力和代表性,利用基于Genstat软件的GGE双标图对区域试验的11个品种、14个试点的产量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洛玉2456(G1)和新单9... 为分析2022年河南省科企共赢联合体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中参试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以及各试点的区分力和代表性,利用基于Genstat软件的GGE双标图对区域试验的11个品种、14个试点的产量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洛玉2456(G1)和新单96(G6)的丰产性和稳产性较好,豫单519(G5)和新科2010(G7)的产量高但稳产性较差,14个试点被分为4个类型区,其中宝丰县农业科学研究所是理想的试点,具有较好的区分力和代表性。利用GGE模型对玉米区域试验产量数据进行的分析准确且直观,为河南省玉米品种的鉴定与推广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GGE双标图 丰产性 稳产性 适应性 试点代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GE双标图的甘肃春小麦区试品系稳产性和试点代表性分析 被引量:36
2
作者 柳娜 曹东 +2 位作者 王世红 张雪婷 杨文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9-48,共10页
【目的】鉴定甘肃春小麦区试品系的适应性、稳产性及试点代表性,为优良新品种的推广和品种的区域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2007-2014年甘肃省春小麦区域试验40个品系在7个试点的试验数据,采用GGE双标图法分析参试品种(系)的适应... 【目的】鉴定甘肃春小麦区试品系的适应性、稳产性及试点代表性,为优良新品种的推广和品种的区域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2007-2014年甘肃省春小麦区域试验40个品系在7个试点的试验数据,采用GGE双标图法分析参试品种(系)的适应性、稳产性及试点的代表性,并分析环境因子及相关农艺性状与产量构成因子的相关性。【结果】环境及品系与环境交互作用对产量的影响均大于品系,分别是品系效应的3.71倍和3.12倍;品系7095属于适应性和稳产性均表现较好的品系;在7个试点中,黄羊点的代表性和鉴别力最好。产量及9个相关农艺性状与5个环境因子间有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结论】环境间的差异是造成甘肃春小麦区试试验参试品种(系)产量差异最主要的因子。筛选出了在甘肃局部地区有推广价值的春小麦品种(系)以及具有代表性和良好鉴别力的区试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GE双标图 春小麦 品系适应性 品种稳产性 试点代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GGE双标图分析广西旱藕品种产量稳定性和试点代表性 被引量:2
3
作者 何虎翼 杨鑫 +3 位作者 谭冠宁 何新民 唐洲萍 李丽淑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00-204,共5页
为了筛选适合广西种植的旱藕新品种,用GGE双标图分析了5个旱藕品种在广西4个不同海拔区域的产量稳定性和试点代表性。结果表明,兴芋3号属高产稳产型;兴芋2号稳定性好,产量较高;田林旱藕产量最低,稳定性较差;马山旱藕产量较高,但稳定性... 为了筛选适合广西种植的旱藕新品种,用GGE双标图分析了5个旱藕品种在广西4个不同海拔区域的产量稳定性和试点代表性。结果表明,兴芋3号属高产稳产型;兴芋2号稳定性好,产量较高;田林旱藕产量最低,稳定性较差;马山旱藕产量较高,但稳定性差。从品种对试点的特殊适应性分析,兴芋3号特殊适应性最广。从产量水平来看,兴芋3号表现较好,其次为兴芋2号,可加大力度推广。田林县和大化县试点区分能力强,都安县试点代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GE双标图 旱藕品种 产量稳定性 试点代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GE双标图的甘肃胡麻区试品系稳定性与试点代表性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何丽 张文斐 +1 位作者 张金 王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8-65,共8页
【目的】评价胡麻高代品系在不同试点的适应性、高产性及稳定性,筛选出适应性强的优良高代胡麻品系,为胡麻新品种鉴定及推广工作的完善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方法】2017-2018年在甘肃兰州、景泰、榆中、清水、定西、张掖、白银、平凉... 【目的】评价胡麻高代品系在不同试点的适应性、高产性及稳定性,筛选出适应性强的优良高代胡麻品系,为胡麻新品种鉴定及推广工作的完善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方法】2017-2018年在甘肃兰州、景泰、榆中、清水、定西、张掖、白银、平凉、镇原9个试点种植甘肃省区域试验的12个胡麻高代品系,收获后测产,采用联合方差分析和Genstat GGE双标图模型对产量性状适应性、高产性和稳定性及试点鉴别力和代表性进行分析。【结果】参试的12个胡麻品系产量在基因型、环境及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产量性状适应性结果显示,对兰州和景泰适应性最强的品系是99012-3(G10);对榆中、清水、定西、平凉和镇原适应性最强的品系是10287(G4);对张掖、白银适应性最强的品系是988-1(G11)。试点间相关性结果显示,榆中、平凉、镇原之间存在着密切正相关关系,兰州、景泰、定西、张掖、白银之间存在密切正相关关系。高产性和稳定性结果显示,参试胡麻品系中高产不稳产的品种有200617-8(G7)、09162(G8)、99012-3(G10)和0523-2-1-3(G12),低产稳产的品种有0354(G1)、1S×980369(G2)、9894-4(G3)、陇亚13号(G5,对照)、0818-6-13(G6)和1S×QS3(G9),不稳定且低产品种是988-1(G11),高产稳产品种有10287(G4)。试点鉴别力和代表性结果显示,景泰和兰州试点对12个胡麻高代品系最具鉴别力和代表性。【结论】GGE能够直观显示胡麻多点多年高代品系试验结果,客观评价品种的适应性、丰产和稳产性及试点的代表性和鉴别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试验 胡麻产量 GGE双标图 试点代表性 甘肃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水稻品种区试点综合评价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陈双龙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05年第1期1-5,共5页
根据福建省2002年早籼迟熟组和2003年晚籼A组两组区试结果,从试点生产水平、精度、分辨力、代 表性和有效性等5个方面对福建省14个水稻区试点进行初步的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4个区试点生产水平有 高有低,代表着不同的大田生产水平;1... 根据福建省2002年早籼迟熟组和2003年晚籼A组两组区试结果,从试点生产水平、精度、分辨力、代 表性和有效性等5个方面对福建省14个水稻区试点进行初步的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4个区试点生产水平有 高有低,代表着不同的大田生产水平;14个区试点的试验精度较高,试验均有效,说明试点的试验技术水平均较 高.有利于保证我省水稻品种审定的科学性与准确性;同安场、新罗场、明溪场、龙海场等4个试点具有较强的 品种分辨力;邵武场、明溪场、南平所、省稻麦所、荔城场、沙县场等6个试点普遍代表性高,适于鉴别具有广 泛适应性的品种,是我省理想的双季水稻区试点和育种点。同时,用主效可加互作可乘模型法和变异系数法分别 对试点的分辨力进行估算,并对两种估算方法进行比较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品种 区域试验 试点分辨力 试点代表性 AMMI模型 相关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AMMI模型和GGE双标图评价裸燕麦品种在华北高寒区的适应性 被引量:23
6
作者 王星宇 程静 +7 位作者 高生 李默涵 杨满霞 葛军勇 周海涛 李云霞 臧华栋 左文博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76-84,共9页
为全面地评价裸燕麦在华北高寒区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以及试点的代表性和区分能力,本研究应用AMMI模型和GGE双标图对2019年6个参试品种和6个区试点进行了联合分析与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同时采用AMMI模型和GGE双标图分析评价裸燕麦... 为全面地评价裸燕麦在华北高寒区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以及试点的代表性和区分能力,本研究应用AMMI模型和GGE双标图对2019年6个参试品种和6个区试点进行了联合分析与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同时采用AMMI模型和GGE双标图分析评价裸燕麦区域试验,结果更为准确,结论更为全面。影响裸燕麦籽粒产量的变异来源,即基因型、环境以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200910-28-4-3(G_(2))是籽粒丰产稳产性均较好的品种,其次是200910-5-2(G_(3))和200910-22-1(G_(4))。从品种区域适应性试点选择来看,内蒙古乌兰察布试点既有很好的代表性又有较强的鉴别力,为最理想的试点,崇礼狮子沟原种场和张北基地作为试点也较为理想。本研究为华北高寒区裸燕麦品种的选育推广及试点布局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裸燕麦 AMMI模型 GGE双标图 品种适应性 试点代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中下游水稻育种基地选址的评价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马晓春 张俊江 +1 位作者 高前宝 王凯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2期55-58,62,共5页
[目的]探求育种基地选址的评价方法,为育种基地的选址提供参考。[方法]采用2011—2015年国家南方稻区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区域试验产量数据,比较分析13个区试点代表性,以及试点对品种的判别力。[结果]不同试点间产量差异较大。其中,江苏... [目的]探求育种基地选址的评价方法,为育种基地的选址提供参考。[方法]采用2011—2015年国家南方稻区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区域试验产量数据,比较分析13个区试点代表性,以及试点对品种的判别力。[结果]不同试点间产量差异较大。其中,江苏盐城、江苏扬州、安徽芜湖和河南信阳4个试点产量表现与整体产量表现的相关性最强,说明这4个试点具有较强的区域代表性。AMMI分析表明,福建建阳、湖北宜昌、江苏盐城和浙江富阳4个试点的稳定性参数D j最大,分别为34.72、31.91、31.42和30.89,说明这4个试点对品种的判别力最强。结合试点代表性和试点对品种判别力分析,江苏盐城、湖北宜昌、安徽合肥和河南信阳4个试点不仅具较强的试点代表性,同时其对品种的判别力也较强。[结论]江苏盐城、湖北宜昌、安徽合肥和河南信阳4个试点所在的区域比较适合建设育种基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育种基地 试点代表性 判别力 AMMI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