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自译与发挥译语优势——以林语堂自译为例
被引量:4
- 1
-
-
作者
武敏
-
机构
广东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
-
出处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5期7-13,共7页
-
基金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林语堂自译研究"(编号为GD16XWW23)阶段性成果
-
文摘
关于翻译中是否应提倡"发挥译语优势"一直富有争议,文章以对翻译具有示范价值的自译为例,从"抽象"与"形象""严谨"与"简洁""紧凑"与"节律""平实"与"文采"四个方面比较分析了英汉各自的优势,列举了发挥译语优势的语言资源,提出通过"发挥译语优势"促进翻译与创作,促进语言文字的健康发展,促进文学和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
关键词
发挥译语优势
自译
他译
忠实
-
Keywords
making tull use of the good expressions in the target language
self-translation
other-translation
loyalty
-
分类号
H059
[语言文字—语言学]
-
-
题名优势竞赛论视域下的汉语典籍外译策略
- 2
-
-
作者
朱亚敏
-
机构
郑州轻工业学院外国语学院
-
出处
《海外英语》
2019年第1期143-144,共2页
-
文摘
中国典籍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典籍外译是对外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渠道。由于文化具有相对不可译性,古代汉语同现代汉语在表达方式上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在词义上存在着很大的偏差,进行典籍外译时难以完全传达原作意义。许渊冲在大量的文学翻译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势竞赛论,主张译者发挥译语优势,大胆创造,使译文达到可与原文竞赛的水平。该理论摒弃了传统的忠实观,可以充分调动译者的主观能动性进行创造性的翻译活动,从而实现译文同原文在文艺美学层次上最大程度的对等,增加译文的可读性,对我国的典籍外译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
关键词
典籍外译
译语优势
中华文化
翻译策略
-
分类号
H315.9
[语言文字—英语]
-
-
题名评诗歌翻译中的“优势”、“竞赛”、“超越”
- 3
-
-
作者
彭长江
-
机构
衡阳师范学院外语系 湖南衡阳
-
出处
《山东外语教学》
2003年第6期101-103,108,共4页
-
文摘
尽量利用译语最恰当的表达方式,同其他译者竞赛,力争自己的译本超越别人的译本,应是诗歌译者的追求,也是其他文本译者的追求.但一种语言对另一种语言没有优势,只有自己的特点,两种语言之间不可能进行竞赛,译诗在表达原诗内容方面不可能跟原诗竞赛,更不用说超越.
-
关键词
诗歌
文学翻译
“译语优势”
“竞赛”
“超越”
-
Keywords
poetry translation
advantage
rivalry
surpass
-
分类号
H315.9
[语言文字—英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