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文学翻译中译者的角色与翻译策略的选择
被引量:2
- 1
-
-
作者
苏文军
薛伟超
-
机构
宝鸡文理学院外语系
-
出处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2期67-69,136,共4页
-
文摘
中外文化在交流的过程中,人们一般都从文化平等的角度探讨文学和学术问题。但是随着文化翻译观的提出,人们发现越来越多的文化冲突及随之而来的翻译问题接踵而来。在文学翻译理论相关研究中,绝大多数探讨基本都是围绕"怎么译"的问题,而很少触及"为什么"的问题。本文提出文学翻译与文化交流中要充分发挥译者的能动性,对文化态势分析和把握是译者首要考虑的因素,并进而采取相对应的翻译策略,达到最佳译介效果。
-
关键词
译者的能动性
文化态势
翻译策略
文化自信
-
Keywords
Cultural stance
strategies of translation
initiative of the translators
cultural confidence
-
分类号
H315.9
[语言文字—英语]
-
-
题名试论后殖民翻译理论的实践价值
- 2
-
-
作者
杨超
-
机构
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
-
出处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8-92,共5页
-
文摘
后殖民翻译理论因过度强调翻译与政治的关系而常被诟病为空谈理论,笔者认为这是对后殖民理论的实践价值缺乏研究的表现。文章从异化、归化策略、重新表意以及跨学科启示这四个角度探讨了后殖民理论的实践价值。作者认为,归化、异化等翻译策略作为抵抗或外宣的手段并不具有内在的道德判断,而朱迪斯·巴特勒的"重新表意"概念提供了抵抗的实用路径,可以帮助我们跳脱归、异化二元对立,释放更多的翻译实践中的可能性和译者发挥干预作用的能动性。
-
关键词
后殖民翻译
归化-异化
重新表意
译者能动性
-
分类号
H059
[语言文字—语言学]
-
-
题名陕北说书文本英译的障碍及策略
被引量:1
- 3
-
-
作者
李小玺
屈彩娥
-
机构
延安大学外语学院
-
出处
《榆林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59-60,共2页
-
基金
陕西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口头文学视野中的陕北说书英译研究"
项目编号:12JK0265
-
文摘
在国家推动文化大繁荣的今天,挖掘民族民间资源,以积极的策略有效传播民族民间艺术,发挥其应有的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已成为当前的重要课题。陕北说书作为陕北民间古老的"活形态"说唱草根艺术,以其独特的说史功能记录和保存了许多弥足珍贵的史料,蕴含着巨大的文化、史学价值。如何将陕北说书艺术推向世界,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我国的文学翻译实践中,民间口头文学作品的对外翻译从数量上少之又少,对"活形态"的口头文学陕北说书文本的翻译研究更是少得可怜,几乎是个空白,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阻碍原因就是地域文化的差异和翻译策略的选择。本文将探析通过翻译策略异化的应用及译者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来克服陕北说书文本英译的文化障碍。
-
关键词
陕北说书文本翻译
异化翻译
译者主观能动性
文化障碍
-
分类号
H159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略论翻译的基本问题
- 4
-
-
作者
许青
-
机构
湖北大学外语系
-
出处
《语言与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44-47,共4页
-
-
关键词
论翻译
翻译标准
翻译研究
译文
“信”
翻译过程
忠实于原文
译者的主观能动性
语言学
“雅”
-
分类号
H059
[语言文字—语言学]
-